一种平疫结合的特殊航班近远机位航站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29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平疫结合的特殊航班近远机位航站楼结构,通过在机场航站楼的第一建筑结构层设置闸机、防疫通道并通过第一扶梯、第二扶梯分别自闸机内外两侧连通第一建筑结构层与第二建筑结构层,方便国内国际旅客在疫情期间自第二建筑结构层先由第一扶梯下第一建筑结构层进行检验检疫并分流后正常旅客再由第二扶梯返回第二建筑结构层继续入关,而异常旅客经防疫通道专用车接送直接前往隔离酒店或防疫医院,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间利用率高、通行性能好、节约了防疫成本提高了防疫效率。成本提高了防疫效率。成本提高了防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疫结合的特殊航班近远机位航站楼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平疫结合的特殊航班近远机位航站楼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机场在疫情期间,对于到达航班,特别是国际到达航班通常采用的检验检疫方式是临时增加检验检疫装置及措施,在无疫情期间拆除或闲置,检验检疫环境简陋且拆除造成浪费而闲置又容易影响通行。同时疫情期间的国际国内航班通常采用远机位停靠后通过摆渡车将旅客摆渡至机场航站楼的做法,导致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造成极大的不便。
[0003]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合理高效的检验检疫航站楼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疫结合的特殊航班近远机位航站楼结构,包括:第一建筑结构层、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三建筑结构层、第四建筑结构层,第一建筑结构层的机场内侧通道连通至机场跑道地面,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三建筑结构层、第四建筑结构层的机场内侧通道连通至登机廊桥,第一建筑结构层、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三建筑结构层、第四建筑结构层的机场外侧通道连通机场外部交通路面;
[0005]第一建筑结构层、第二建筑结构层用于疫情期间国际国内到达检验检疫分流,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三建筑结构层、第四建筑结构层分别用于国际到达、国内到达出发、国际出发;无疫情情况下,国际到达、国内到达出发、国际出发分别自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三建筑结构层、第四建筑结构层各自通行,互不干扰,机场内侧均能直接自登机廊桥登机或下机,机场外侧均能直接至机场外部交通路面乘车到达或离开;
[0006]第一建筑结构层设有第一扶梯、第二扶梯分别连通至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一建筑结构层内设有闸机,闸机用于检验检疫,闸机将第一扶梯、第二扶梯位于第一建筑结构层的出入口分隔于闸机的内外两侧,第一建筑结构层设有防疫通道,防疫通道的入口位于闸机的未检验检疫一侧,防疫通道的出口连通至机场外部交通路面;疫情时,远机位航班旅客经摆渡车摆渡至第一建筑结构层,然后进入第一建筑结构层内的闸机进行检验检疫,经检验检疫后正常旅客通过闸机后经第二扶梯上至第二建筑结构层,然后与无疫情情况下相同的入关流程,通过国际到达通廊办理入境登记手续,在闸机处检验检疫异常的旅客不再通行闸机,而是自入口进入防疫通道然后自出口出航站楼直接乘检验检疫专用车离开机场去隔离酒店或防疫医院;疫情时,近机位航班旅客通过登机廊桥下机至第二建筑结构层的第一扶梯后下至第一建筑结构层,然后进入第一建筑结构层内的闸机进行检验检疫,经检验检疫后正常旅客通过闸机后经第二扶梯上至第二建筑结构层,然后与无疫情情况下相同的入关流程,通过国际到达通廊办理入境登记手续,在闸机处检验检疫异常的旅客不再通行闸机,而是自入口进入防疫通道然后自出口出航站楼直接乘检验检疫专用车离开机场去隔离
酒店或防疫医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三建筑结构层之间设有第三扶梯连通上下,第三建筑结构层、第四建筑结构层之间设有第四扶梯连通上下,第三扶梯、第四扶梯均为双向上下扶梯,第三扶梯、第四扶梯方便旅客在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三建筑结构层之间、第四建筑结构层之间快速通行,与第二扶梯配合更能够方便国际到达旅客经检验检疫后快速前往第二建筑结构层、第三建筑结构层、第四建筑结构层进行国际国内中转。
[0008]更优的,所述第二扶梯、第三扶梯、第四扶梯位于航站楼的同一竖直位置内,同一竖直位置内的扶梯方便旅客提高中转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扶梯、第二扶梯为双向上下扶梯;双向上下扶梯能够根据旅客流程及机场安排进行调整扶梯是上行还是下行,以便行成所需的流程通道。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第二建筑结构层的国际到达通廊、第一扶梯、第二扶梯均为封闭负压通道,负压通道内设有抽风空调系统,能够将通道内的空气抽出后集中进行防疫处理,防止通道内的病毒随空气外溢。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建筑结构层顶高4.2米,第三建筑结构层顶高7.5米,第四建筑结构层顶高14.5米。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位于机场内侧处设有国际到达入口,国际到达入口位于闸机的未检验检疫一侧,国际到达入口连通至机场跑道地面;国际到达入口用于对接远机位航班运送旅客摆渡车到达后,旅客自机场地面进入第一建筑结构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在机场航站楼的第一建筑结构层设置闸机、防疫通道并通过第一扶梯、第二扶梯分别自闸机内外两侧连通第一建筑结构层与第二建筑结构层,方便国内国际旅客在无疫情期间正常经第二建筑结构层入关,而在疫情期间自第二建筑结构层先由第一扶梯下第一建筑结构层进行检验检疫并分流后正常旅客再由第二扶梯返回第二建筑结构层继续入关,而异常旅客经防疫通道专用车接送直接前往隔离酒店或防疫医院,本技术在充分合理的利用了机场航站楼的空间,使得非疫情期间不会对旅客造成任何影响,而疫情期间又能够高效充分进行检验检疫,因此本技术空间利用率高、通行性能好、节约了防疫成本提高了防疫效率。
[0015]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建筑结构层设置闸机、防疫通道,并将第一建筑结构层、第二建筑结构层的国际到达通廊、第一扶梯、第二扶梯均建设为封闭负压通道,使得国内国际航班能够在疫情期间直接近机位停靠登机廊桥,使得旅客能够直接通过登机廊桥进入机场航站楼并进行检验检疫后正常入关,因此,本技术方便了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的检验检疫及入关流程,提高了疫情期间机场检验检疫流程的友好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平疫结合的特殊航班近远机位航站楼结构的第一建筑结构层局部放大俯视图;
[0017]图2是第二建筑结构层局部放大俯视图;
[0018]图3是第二建筑结构层局部整体俯视图;
[0019]图4是第三建筑结构层局部放大俯视图;
[0020]图5是第四建筑结构层局部放大俯视图。
[0021]图中:1、第一建筑结构层;2、第二建筑结构层;3、第三建筑结构层;4、第四建筑结构层;5、登机廊桥;6、第一扶梯;7、第二扶梯;8、闸机;9、防疫通道;10、入口;11、出口;12、第三扶梯;13、第四扶梯;14、国际到达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考图1~5,一种平疫结合的特殊航班近远机位航站楼结构,包括:第一建筑结构层1、第二建筑结构层2、第三建筑结构层3、第四建筑结构层4,第一建筑结构层1的机场内侧通道连通至机场跑道地面,第二建筑结构层2、第三建筑结构层3、第四建筑结构层4的机场内侧通道连通至登机廊桥5,第一建筑结构层1、第二建筑结构层2、第三建筑结构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疫结合的特殊航班近远机位航站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建筑结构层(1)、第二建筑结构层(2)、第三建筑结构层(3)、第四建筑结构层(4),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1)的机场内侧通道连通至机场跑道地面,所述第二建筑结构层(2)、第三建筑结构层(3)、第四建筑结构层(4)的机场内侧通道连通至登机廊桥(5),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1)、第二建筑结构层(2)、第三建筑结构层(3)、第四建筑结构层(4)的机场外侧通道连通机场外部交通路面;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1)、第二建筑结构层(2)用于疫情期间国际国内到达检验检疫分流,所述第二建筑结构层(2)、第三建筑结构层(3)、第四建筑结构层(4)分别用于国际到达、国内到达出发、国际出发;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1)设有第一扶梯(6)、第二扶梯(7)分别连通至第二建筑结构层(2),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1)内设有闸机(8),所述闸机(8)用于检验检疫,所述闸机(8)将所述第一扶梯(6)、第二扶梯(7)位于第一建筑结构层(1)的出入口分隔于闸机(8)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1)设有防疫通道(9),所述防疫通道(9)的入口(10)位于闸机(8)的未检验检疫一侧,所述防疫通道(9)的出口(11)连通至机场外部交通路面;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1)、第二建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军王刚郭鹤儿于芳刘月超郭栋杜东林王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