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77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包括实训屋,所述实训屋下端面靠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实训屋另一侧壁靠下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实训门,所述实训屋另一侧壁靠底端中间位置且位于实训门两侧安装有电动扶梯,所述实训屋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围栏,所述实训屋上端面中间位于围栏内侧位置贯穿连接有升降仓,所述升降仓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接闪杆。该建筑物结构通过设计升降框架,可以大大降低人力,通过设计支撑柱与电动扶梯,从而可以保证误入实训屋周围人员的安全,通过设计实训屋,通过雷电防护室、设备室、室外模拟雷电室可以进行实习实训,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地进行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雷电防护是指保护建筑物、电力系统及其他一些装置和设施免遭雷电损害的技术措施,雷电防护接地技术是建筑电气专业群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而对雷电防护实习实训一直没有很好的实训装置,更多的主要是到建筑物现场或雷电防护企业施工现场去学习,实习:是把学生直接安排到工作岗位上,在工作中学习,更适合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职业训练,实训,即“实习(践)”加“培训”,现场许多雷电防护设施都是隐蔽工程,很难看到,具有危险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线缆密布、系统设备繁多、微电子装备复杂,防护能力单薄,使得智能建筑及其内设备很容易受到雷击,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实训设备在雷电防护教学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实训装置建设力求贴近工程实际,拚弃那种纯粹验证性实验的装置,更加重视学生实训锻炼,拉近实训室与工程现场,实训学习与生产操作的距离。
[0003]现有的雷电防护实习大多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试验,导致学生不能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训的问题,实训场所有大量的试验设备较为贵重且危险需要特殊建筑进行保护,有许多大型的设备不方便搬运,从而导致现有的雷电防护实习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该建筑物结构通过设计升降框架,可以大大降低人力,通过设计支撑柱与电动扶梯,从而可以保证误入实训屋周围人员的安全,通过设计实训屋,通过雷电防护室、设备室、室外模拟雷电室可以进行实习实训,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地进行体验。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包括实训屋,所述实训屋下端面靠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实训屋另一侧壁靠下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实训门,所述实训屋另一侧壁靠底端中间位置且位于实训门两侧安装有电动扶梯,所述实训屋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围栏,所述实训屋上端面中间位于围栏内侧位置贯穿连接有升降仓,所述升降仓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接闪杆,所述升降仓上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面靠另一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轮,所述固定板下端面靠两侧与后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三个所述定位杆外侧壁靠底端位置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架,所述升降框架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拉环,且所述升降仓贯穿实训屋整体,所述实训
屋下内壁靠一侧后端位置设置有雷电防护室,所述实训屋下内壁靠一侧前端位置设置有室外模拟雷电室,所述实训屋下内壁靠另一侧后端位置设置有设备室,所述实训屋下内壁靠另一侧前端位置设置有储藏间;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建筑物结构通过设计升降框架,可以大大降低人力,通过设计支撑柱与电动扶梯,从而可以保证误入实训屋周围人员的安全,通过设计实训屋,通过雷电防护室、设备室、室外模拟雷电室可以进行实习实训,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地进行体验。
[0007]进一步地,靠前侧另一侧所述支撑柱一侧壁靠底端位置设置有接地装置;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雷电实习实训试验的安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实训屋前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三个分布均匀的窗户;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充足的照明。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围栏前端面靠一侧底端位置贯穿连接有下水管道;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阳台的雨水排出。
[0013]进一步地,所述拉环与收卷轮之间通过缆绳进行连接;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升降框架可以进行升降。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实训屋屋顶呈金字塔形;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可以快速从屋顶流出。
[001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仓前端面靠下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阳台门;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实训人员从户外观察天气情况。
[0019]进一步地,所述围栏外侧壁靠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接闪带;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实训试验的安全进行。
[002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中,该建筑物结构通过设计升降框架,使用过程中将实训屋需要的器材放入到升降框架上,通过电机启动,电着定位杆向上进行拉动,从而可以轻松完成大型设备的搬运,可以大大降低人力。
[0023]2、本技术中,该建筑物结构通过设计支撑柱与电动扶梯,使用过程中当进行雷电试验时,启动电动扶梯,试验人员通过电动扶梯穿过实训门进入到实训屋内部,进行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试验,当不进行实训时,将电动扶梯收起,可以使得非实训人员无法进行到实训屋内部,且通过支撑柱将实训屋架空,从而可以保证误入实训屋周围人员的安全。
[0024]3、本技术中,该建筑物结构通过设计实训屋,使用过程中特定的实训屋可以满足模拟实习实训的需求,当需要观察户外时,通过升降框架上升,从阳台门走出对户外进行观察,通过雷电防护室、设备室、室外模拟雷电室可以进行实习实训,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地进行体验。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俯剖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升降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升降框架俯剖图。
[0029]图例说明:
[0030]1、实训屋;2、窗户;3、下水管道;4、接闪带;5、阳台门;6、接闪杆;7、升降仓;8、围栏;9、电动扶梯;10、实训门;11、支撑柱;12、接地装置;13、雷电防护室;14、设备室;15、室外模拟雷电室;16、储藏间;17、升降框架;18、固定板;19、收卷轮;20、电机;21、定位杆;2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雷电防护实习实训的建筑物结构,包括实训屋(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屋(1)下端面靠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1),所述实训屋(1)另一侧壁靠下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实训门(10),所述实训屋(1)另一侧壁靠底端中间位置且位于实训门(10)两侧安装有电动扶梯(9),所述实训屋(1)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围栏(8),所述实训屋(1)上端面中间位于围栏(8)内侧位置贯穿连接有升降仓(7),所述升降仓(7)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接闪杆(6),所述升降仓(7)上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下端面靠另一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轮(19),所述固定板(18)下端面靠两侧与后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21),三个所述定位杆(21)外侧壁靠底端位置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架(17),所述升降框架(17)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拉环(22),且所述升降仓(7)贯穿实训屋(1)整体,所述实训屋(1)下内壁靠一侧后端位置设置有雷电防护室(13),所述实训屋(1)下内壁靠一侧前端位置设置有室外模拟雷电室(15),所述实训屋(1)下内壁靠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春雷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