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73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静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包括铜编织带、多芯接地线以及位于墙体上的保护线盒,保护线盒为两端开口的盒体,铜编织带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内并连接有带孔金属鼻子,多芯接地线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内并连接有铜鼻子端子,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通过固件机构相连接;固件机构包括绝缘杆,绝缘杆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的内盒底,绝缘杆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绝缘环,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均套设在绝缘杆的杆壁上,且带孔金属鼻子设置在绝缘环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进行方便快捷的连接,无需使用特殊工具进行安装拆卸,且不会对两者表面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静电
,尤其涉及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半导体器件,电子计算机,电子通讯设备、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工业领域、易燃易爆品的仓储和生产车间、高级试验室、服务器机房、配电房等特殊ESD安全防护工作场所,为减少或消除静电危害,均需在地面铺设防静电橡胶,防静电PVC地板,防静电树脂贴面块或防静电卷材等的防静电材料来控制静电过多的产生。同时,需要做好对应的有效接地,保证静电快速安全可靠泄放,避免因静电泄放危害产品,避免因静电火花的产生造成燃爆等危及生命和财产安。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873838U公开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利用导体编织带连接导电金属网与接地点,从而提高了连接的强度,特别当导体编织带设置于需要弯折的墙角时,能够大幅提升使用寿命,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断裂,确保有效的接地连接,保证静电安全泄放,进而提升场所安全防护性能,且本技术的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其结构简单,铺设方式简便,施工及应用成本低廉,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该方案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该技术方案在多芯接地线上的一端防静电接地端子处压接铜鼻子端子,然后将铜编织上的带孔金属鼻子与防静电接地端子的带孔铜鼻子,用不锈钢螺丝螺母和金属垫片对带孔金属鼻子和带孔铜鼻子进行紧固件连接,操作繁琐,极易将带孔金属鼻子和带孔铜鼻子表面损坏,且每次连接时还需要特殊工具进行安装拆卸,使用不便,固件方式过于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不锈钢螺丝螺母和金属垫片对带孔金属鼻子和带孔铜鼻子进行紧固件连接,操作繁琐,极易将带孔金属鼻子和带孔铜鼻子表面损坏,且每次连接时还需要特殊工具进行安装拆卸,使用不便,固件方式过于繁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包括铜编织带、多芯接地线以及位于墙体上的保护线盒,所述保护线盒为两端开口的盒体,所述铜编织带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内并连接有带孔金属鼻子,所述多芯接地线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内并连接有铜鼻子端子,所述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通过固件机构相连接;所述固件机构包括绝缘杆,所述绝缘杆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的内盒底,所述绝缘杆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绝缘环,所述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均套设在绝缘杆的杆壁上,且带孔金属鼻子设置在绝缘环的上端,所述铜鼻子端子设置在带孔金属鼻子的上端,所述铜鼻子端子的上端设有绝缘管,位于所述绝缘杆上方的绝缘管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穿过绝缘管的上端管口并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的内盒顶,所述绝缘管的上端管口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的内盒顶,且弹簧套设在支撑杆上。优选的,所述铜编织带远离带孔金属鼻子的一端连接有导电金属网。优选的,所述多芯接地线远离铜鼻子端子的一端连接有GND。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靠近下端位置的杆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绝缘管的内管壁上对应滑块的位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中。优选的,所述绝缘管的外管壁上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滑块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设有滚动的滚珠,所述滚珠穿过滚动槽的槽口设置,且滚珠滚动连接在滑槽的槽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固件机构,当需要将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进行连接时,对绝缘管施加向上的拉力,绝缘管向上压缩弹簧的同时从绝缘杆上脱离,再将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依次套在绝缘杆上,通过绝缘环对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进行支撑,随后取消对绝缘管施加的拉力,被压缩的弹簧推动绝缘管向下运动复位,绝缘管重新套在绝缘杆上,并对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施加压力,将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夹紧在绝缘环和绝缘管之间,对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进行方便快捷的连接,无需使用特殊工具进行安装拆卸,且不会对两者表面造成损坏。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对带孔金属鼻子和铜鼻子端子进行方便快捷的连接,无需使用特殊工具进行安装拆卸,且不会对两者表面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铜编织带、2多芯接地线、3保护线盒、4带孔金属鼻子、5铜鼻子端子、6绝缘杆、7绝缘环、8绝缘管、9支撑杆、10弹簧、11导电金属网、12滑块、13滑槽、14滚动槽、15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包括铜编织带1、多芯接地线2以及位于墙体上的保护线盒3,保护线盒3为两端开口的盒体,铜编织带1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3内并连接有带孔金属鼻子4,多芯接地线2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3内并连接有铜鼻子端子5,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通过固件机构相连接;固件机构包括绝缘杆6,绝缘杆6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底,绝缘杆6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绝缘环7,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均套设在绝缘杆6的杆壁上,且带孔金属鼻子4设置在绝缘环7的上端,铜鼻子端子5设置在带孔金属鼻子4的上端,铜鼻子端子5的上端设有绝缘管8,位于绝缘杆6上方的绝缘管8内设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上端穿过绝缘管8的上端管口并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顶,绝缘管8的上端管口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顶,且弹簧10套设在支撑杆9上,当需要将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进行连接时,对绝缘管8施加向上的拉力,绝缘管8向上压缩弹簧10的同时从绝缘杆6上脱离,再将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依次套在绝缘杆6上,通过绝缘环7对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进行支撑,随后取消对绝缘管8施加的拉力,被压缩的弹簧10推动绝缘管8向下运动复位,绝缘管8重新套在绝缘杆6上,并对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施加压力,将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夹紧在绝缘环7和绝缘管8之间,对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进行方便快捷的连接,无需使用特殊工具进行安装拆卸,且不会对两者表面造成损坏。铜编织带1远离带孔金属鼻子4的一端连接有导电金属网11。多芯接地线2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包括铜编织带(1)、多芯接地线(2)以及位于墙体上的保护线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线盒(3)为两端开口的盒体,所述铜编织带(1)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3)内并连接有带孔金属鼻子(4),所述多芯接地线(2)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3)内并连接有铜鼻子端子(5),所述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通过固件机构相连接;/n所述固件机构包括绝缘杆(6),所述绝缘杆(6)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底,所述绝缘杆(6)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绝缘环(7),所述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均套设在绝缘杆(6)的杆壁上,且带孔金属鼻子(4)设置在绝缘环(7)的上端,所述铜鼻子端子(5)设置在带孔金属鼻子(4)的上端,所述铜鼻子端子(5)的上端设有绝缘管(8),位于所述绝缘杆(6)上方的绝缘管(8)内设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上端穿过绝缘管(8)的上端管口并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顶,所述绝缘管(8)的上端管口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顶,且弹簧(10)套设在支撑杆(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久性防静电地面接地连接装置,包括铜编织带(1)、多芯接地线(2)以及位于墙体上的保护线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线盒(3)为两端开口的盒体,所述铜编织带(1)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3)内并连接有带孔金属鼻子(4),所述多芯接地线(2)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线盒(3)内并连接有铜鼻子端子(5),所述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通过固件机构相连接;
所述固件机构包括绝缘杆(6),所述绝缘杆(6)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底,所述绝缘杆(6)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绝缘环(7),所述带孔金属鼻子(4)和铜鼻子端子(5)均套设在绝缘杆(6)的杆壁上,且带孔金属鼻子(4)设置在绝缘环(7)的上端,所述铜鼻子端子(5)设置在带孔金属鼻子(4)的上端,所述铜鼻子端子(5)的上端设有绝缘管(8),位于所述绝缘杆(6)上方的绝缘管(8)内设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上端穿过绝缘管(8)的上端管口并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顶,所述绝缘管(8)的上端管口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护线盒(3)的内盒顶,且弹簧(10)套设在支撑杆(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春雷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