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235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环状间隙,内桶底部开设有内桶流入口,内桶的底部呈倒锥形,上述内桶流入口设置在倒锥形顶部处,所述倒锥形为倒圆锥形,上述环状间隙的底部开设有外桶流出口,隔膜泵的进液口与外桶流出口之间通过外桶流出管连接,隔膜泵的出液口与热交换机进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热交换机出液口与内桶流入口之间通过内桶流入管连接,该浸渍容器已经在电加热浸漆固化和紫外光固化的工艺设备中得到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树脂的高效冷却、并保证树脂液面的保持不变,简化了工艺设备对绕组浸入深度的控制,还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树脂自动补充功能和停机循环流动功能。循环流动功能。循环流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绕组浸渍容器的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特别涉及其多层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电机绕组13进行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是电机制造的重要工艺,浸渍容器作为绝缘漆的容器是浸渍工艺的主要部件,广泛应用在电机绕组(包括变压器绕组)的浸漆固化工艺设备中。绝缘漆为一种电气绝缘树脂,常温下为液态,温度升高至特定温度时会凝胶甚至固化,而对于电机绕组在浸入前需要预热和干燥,因此浸入的绕组会不断向树脂加热,为保持工艺稳定,一般需要对容器内的树脂进行冷却,以避免其温度过高而凝胶甚至固化。目前常用冷却方式通过在容器内壁布置螺旋状的水管,冷水机将设定温度的循环水注入水管,使其与容器内的树脂进行热交换,以达到树脂冷却的效果。同时,由于树脂的不断消耗,液面会下降,需要对液面高度进行检测,并及时补充树脂。
[0003]目前的浸渍容器普遍存在的问题:1)冷却效率较低,速度慢:采用螺旋式水管,为避免占据过多空间,只能排布在容器内壁的四周,通过水管壁与绝缘漆之间的热传导以及缸内的冷热树脂的对流实现温度控制,速度较慢;与水管接触进行热交换的树脂占缸内所有树脂的比例很小,热交换效率低;2)由于浸漆工艺会消耗容器内的树脂,液面会不断下降,需要不断调整浸入工件的深度,如果在自动化工艺设备中,需要不断检测液面高度并相应调整每一工件浸入的深度,由于液面检测误差和工件体积差异,导致浸入深度控制误差大;3)需要频繁人工补充绝缘漆或者采用额外的自动加注设备,增加了人工或设备费用;4)当设备较长时间停机时,容器内的树脂没有流动,容易凝固而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该容器既能快速对树脂进行充分冷却,又能始终保持树脂液面的稳定不变,并具备树脂储存和自动补充功能,从而保证浸漆质量,并提升效率,降低能耗,简化作业过程和设备复杂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由外桶和内桶构成,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环状间隙,内桶底部开设有内桶流入口,内桶的底部呈倒锥形,上述内桶流入口设置在倒锥形顶部处,所述倒锥形为倒圆锥形,上述环状间隙的底部开设有外桶流出口,隔膜泵的进液口与外桶流出口之间通过外桶流出管连接,隔膜泵的出液口与热交换机进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热交换机出液口与内桶流入口之间通过内桶流入管连接,外桶内壁与内桶外壁之间设有至少三片连接板,该连接板处开设有半圆形缺口,容器本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支撑脚。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该浸
渍容器已经在电加热浸漆固化和紫外光固化的工艺设备中得到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树脂的高效冷却、并保证树脂液面的保持不变,简化了工艺设备对绕组浸入深度的控制,还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树脂自动补充功能和停机循环流动功能,为工艺设备提供了一个更高效、更稳定的工艺实施容器。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
[0009]图3本技术俯视图。
[0010]图4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1]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
实施方式
[0012]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00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由外桶1和内桶2构成,两者内外嵌套,共用侧壁,内桶为绕组浸渍区域,外桶作为树脂储存容器,树脂从外桶的底部流出,内桶2与外桶1之间形成/,内桶2底部开设有内桶流入口4,内桶2的底部呈倒锥形,上述内桶流入口4设置在倒锥形顶部处,上述环状间隙3的底部开设有外桶流出口12,隔膜泵5的进液口与外桶流出口12之间通过外桶流出管6连接,隔膜泵5的出液口与热交换机7进液口之间通过管路8连接,热交换机7出液口与内桶流入口4之间通过内桶流入管9连接,外桶1内壁与内桶2外壁之间设有至少三片连接板10,该连接板处开设有半圆形缺口14,连接板用于连接和加固,容器本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支撑脚11。
[0014]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内桶2与外桶1均为圆形桶,也可以是矩形桶或其它形状的桶。
[0015]运行前,树脂倒入内桶,直至溢出,树脂倒入外桶至一定高度。
[0016]运行时,绕组浸入内桶,内桶内的树脂溢出,通过其外侧壁流入外桶(环状间隙);隔膜泵启动,将外桶的树脂抽出,送至换热器,经过换热器冷却的树脂通过内桶底部注入内桶,使得内桶上部的树脂不断溢出至外桶,由此,内桶上部被浸入绕组加热的树脂被底部注入的经冷却的树脂替换,溢出流入外桶,如此反复循环,使得内桶内的树脂被循环冷却;由于内桶的液面始终保持在溢出状态,从而保持了液面的稳定;而外桶存有一定量的树脂,当树脂不断消耗时,内桶的液面不变,树脂的消耗体现在外桶树脂液面的不断下降,也就是说,外桶存储的树脂可以对内桶的树脂进行自动补充;当外桶树脂的液面低于下限时,可人工进行树脂补充。
[0017]设备停机时,定时启动自动泵,使内外桶的树脂循环流动,避免长时间停机时树脂自然凝固变质。
[0018]关键技术点和替代技术方案:1、内外桶嵌套和共用侧壁的结构方式;2、树脂循环冷却方式;3、液面保持和树脂自动补充方式。
[001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譬如,被固定物体为非蓄能器的圆形物体,或者是蓄能器下支座、蓄能器上支座的结构不同,但安装固定机理相同等等。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绕组的绝缘漆浸渍和固化工艺的浸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由外桶(1)和内桶(2)构成,内桶(2)与外桶(1)之间形成环状间隙(3),内桶(2)底部开设有内桶流入口(4),内桶(2)的底部呈倒锥形,上述内桶流入口(4)设置在倒锥形顶部处,上述环状间隙(3)的底部开设有外桶流出口(12),隔膜泵(5)的进液口与外桶流出口(12)之间通过外桶流出管(6)连接,隔膜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石磊陈立成
申请(专利权)人:睿贞上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