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元件及其磁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17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性元件,其包含初级线圈组、次级线圈组及磁芯结构。初级线圈组的第一初级线圈及第二初级线圈分别缠绕于磁芯结构的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且第一初级线圈的圈数与第二初级线圈的圈数不同,次级线圈组的第一次级线圈及第二次级线圈分别缠绕于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且第一次级线圈的圈数与第二次级线圈的圈数不同。与第二次级线圈的圈数不同。与第二次级线圈的圈数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性元件及其磁芯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磁性元件及其磁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缩小整体尺寸且维持良好的能量转换效率的磁性元件及其磁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磁性元件是广泛运用在各类电子产品的重要零组件之一,近年来因环保意识的抬头,已有诸多行动载具如公交车、汽车等改以电力驱动取代燃油驱动,因而这类行动载具需内建车载式电池充电器(On

Board Battery Charger,OBC),充电器将依据电池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动态地调节行动载具充电时的电流或电压参数,并执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完成充电程序。
[0003]由于使用于车载式电池充电器的磁性元件本身具有较大的体积,造成整体电路在设计时会占用太多的空间,从而影响其他电器组件的安装。然而,若仅是单纯将磁性元件的体积缩减,又将限制线圈的绕线空间,进而影响传换效率。
[0004]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缩小整体尺寸且维持良好的能量转换效率的磁性元件及其磁芯结构,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磁性元件及其磁芯结构,用以解决安装于车载式电池充电器的磁性元件本身具有较大体积,造成整体电路在设计时会占用太多空间,从而影响其他电器组件的安装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7]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性元件,其包含:
[0008]初级线圈组,具有第一初级线圈及第二初级线圈;
[0009]次级线圈组,具有第一次级线圈及第二次级线圈;以及
[0010]磁芯结构,包含:
[0011]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
[0012]中心柱,连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且中心柱与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之间不具有气隙;以及
[0013]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分别位于中心柱的二相对侧;
[0014]其中,第一初级线圈及第二初级线圈分别缠绕于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且第一初级线圈的圈数与第二初级线圈的圈数不同,第一次级线圈及第二次级线圈分别缠绕于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且第一次级线圈的圈数与第二次级线圈的圈数不同。
[0015]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连接第一盖板,且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与第二盖板之间具有气隙。
[0016]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分别连接中心柱。
[0017]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更包含一第一支撑柱及一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及第
二支撑柱分别连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且第一绕线柱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及中心柱之间,第二绕线柱设置于第二支撑柱与中心柱之间。
[0018]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第一绕线柱或第二绕线柱具有气隙。
[0019]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更包含一第三绕线柱及一第四绕线柱,第三绕线柱及第四绕线柱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且初级线圈组的一第三初级线圈及一第四初级线圈分别缠绕于第三绕线柱及第四绕线柱,次级线圈组的一第三次级线圈及一第四次级线圈分别缠绕于第三绕线柱及第四绕线柱。
[0020]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第一绕线柱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柱,第一绕线柱的另一端与中心柱具有气隙,第二绕线柱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柱,第二绕线柱的另一端与中心柱具有气隙。
[0021]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第一绕线柱具有一第一截面积,第二绕线柱具有一第二截面积,第一截面积不等于第二截面积。
[0022]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初级线圈组的第一初级线圈的线径不等于第二初级线圈的线径。
[0023]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次级线圈组的第一次级线圈的线径不等于第二次级线圈的线径。
[0024]于本申请的磁性元件中,第一初级线圈经由一第一外接电路与第二初级线圈电性连接,或第一次级线圈经由一第二外接电路与第二次级线圈电性连接。
[002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磁芯结构,其包含:
[0026]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
[0027]中心柱,连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且中心柱与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之间不具有气隙;以及
[0028]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分别位于中心柱的二相对侧。
[0029]于本申请的磁芯结构,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连接第一盖板,且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与第二盖板之间具有气隙。
[0030]于本申请的磁芯结构,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分别连接中心柱。
[0031]于本申请的磁芯结构,更包含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分别连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且第一绕线柱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及中心柱之间,第二绕线柱设置于第二支撑柱与中心柱之间。
[0032]于本申请的磁芯结构,第一绕线柱或第二绕线柱分别具有气隙。
[0033]于本申请的磁芯结构,更包含第三绕线柱及第四绕线柱,第三绕线柱及第四绕线柱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
[0034]于本申请的磁芯结构,第一绕线柱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柱,第一绕线柱的另一端与中心柱具有气隙,第二绕线柱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柱,第二绕线柱的另一端与中心柱具有气隙。
[0035]于本申请的磁芯结构,第一绕线柱具有第一截面积,第二绕线柱具有第二截面积,第一截面积不等于第二截面积。
[003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乃是以中心柱与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之间皆不存在气隙的设计方式,使磁性元件及其磁芯结构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使本案的磁性元件及其磁芯结构在
具有更为缩小的整体尺寸下,仍能维持优异的能量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3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8]图1A、1B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0040]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0041]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态样示意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0043]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0044]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五实施例的另一态样示意图。
[0045]图6A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
[0046]图6B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六实施例的另一态样示意图。
[004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七实施例示意图。
[004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八实施例示意图。
[0049]图9A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九实施例示意图。
[0050]图9B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性元件的第九实施例的另一态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初级线圈组,具有第一初级线圈及第二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组,具有第一次级线圈及第二次级线圈;以及磁芯结构,包含: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中心柱,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且所述中心柱与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之间不具有气隙;以及第一绕线柱及第二绕线柱,分别位于所述中心柱的二相对侧;其中,所述第一初级线圈及所述第二初级线圈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及所述第二绕线柱,且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圈数与所述第二初级线圈的圈数不同,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及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及所述第二绕线柱,且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圈数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圈数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及所述第二绕线柱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且所述第一绕线柱及所述第二绕线柱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具有气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及所述第二绕线柱分别连接所述中心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及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一绕线柱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及所述中心柱之间,所述第二绕线柱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中心柱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柱或所述第二绕线柱具有气隙。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第三绕线柱及第四绕线柱,所述第三绕线柱及所述第四绕线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及所述第二支撑柱,且所述初级线圈组的第三初级线圈及第四初级线圈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三绕线柱及所述第四绕线柱,所述次级线圈组的第三次级线圈及第四次级线圈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三绕线柱及所述第四绕线柱。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绕线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柱具有气隙,所述第二绕线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绕线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柱具有气隙。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具有第一截面积,所述第二绕线柱具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震卢德嘉钟肇林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