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梁、轨道系统及空轨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112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梁、轨道系统及空轨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轨运输系统零部件多,检修繁琐的技术问题。所述轨道梁包括梁体、轨道、支承部以及驱动件,梁体为封闭箱型结构;轨道设有两条,两条轨道相互平行,分别设于所述梁体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梁体外;支承部设于所述梁体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墩柱;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梁体的底部,所述驱动件为直线电机的定子或动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梁梁体为封闭箱型结构且采用直线电机作为牵引力,减少了结构件数量,零部件少,维护检修更方便;箱型梁体强度高,运行中稳定性好,直线电机作为牵引力对坡度要求低,适用于高落差的矿山、山城等运输场景。输场景。输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梁、轨道系统及空轨运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梁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梁、轨道系统及空轨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悬挂式单轨具备占地面积小、绿色环保等优点,且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已陆续推向市场,该装备可以运输人员,也可以运送货物。悬挂式货运单轨可以运输货物,以标准化集载单元为运输载体,其车辆轴重为客运的3到4倍左右,具备速度慢,载重大的特点。
[0003]目前工程化应用产品中,轨道梁基本以普通牵引电机,每辆集运动车设有两对车轮,配备两台牵引电机,每台牵引电机驱动一对车轮,导致零部件多,维护和更换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梁、轨道系统及空轨运输系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维护更换作业。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梁,安装于墩柱,所述轨道梁包括:
[0006]梁体,为封闭箱型结构;
[0007]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分别设于所述梁体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梁体外;
[0008]支承部,设于所述梁体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墩柱;
[0009]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梁体的底部,所述驱动件为直线电机的定子或动子。
[00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梁体包括顶板、轨道安装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轨道安装板的两个腹板,两个所述腹板相对设置,所述顶板、所述腹板以及所述轨道安装板合围成封闭箱;
[0011]所述轨道安装板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往外延伸并凸出于两个所述腹板,两条所述轨道安装于所述轨道安装板凸出于两个所述腹板的部分上,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
[001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梁还包括:
[0013]两个以上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且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轨道位于所述轨道安装板的两侧,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
[00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两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梁体的轴向延伸,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轨道位置对应。
[001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梁还包括与所述支撑件相互连接且呈角度设置的横向加强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横向加强件合围成多个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驱动件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
[001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加强件包括三个以上横向加强板,相邻两个所述横向加强板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的两侧;
[0017]所述横向加强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横向加强件沿所述梁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001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加强件还包括两个侧围加强板,两个所述侧围加强板分别连接于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横向加强板的外侧,且所述侧围加强板与所述轨道安装板连接;
[0019]所述侧围加强板与所述横向加强板以及所述纵向加强部均呈角度设置。
[002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呈T型,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的底部,位于同一所述支撑件两侧的两个所述横向加强板均搭设于所述横板上,所述横向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竖板和/或所述横板。
[002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通过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支撑件的横板,所述连接板、所述轨道安装板以及两个所述支撑件合围成封闭环形。
[002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加强件的数量为五个以上,位于所述梁体的中部的所述横向加强件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所述梁体的端部的所述横向加强件之间的间隔。
[002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梁还包括扣件,所述扣件至少部分压紧所述轨道;所述扣件通过紧固装置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且所述紧固装置伸入于所述空腔结构;
[0024]或者,所述轨道梁还包括扣件和垫块,所述扣件至少部分压紧所述轨道,所述扣件连接于所述垫块,所述扣件和/或所述垫块通过紧固装置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且所述紧固装置伸入于所述空腔结构。
[002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梁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箱的内腔中的内加强板,所述内加强板与所述顶板、所述轨道安装板、两个所述腹板中的至少之一者连接;
[0026]所述内加强板的数量为五个以上,位于所述梁体的中部的所述内加强板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所述梁体的端部的所述内加强板之间的间隔;
[0027]所述内加强板上设有减重孔。
[002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梁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箱的内腔中的内加强筋;所述内加强筋沿所述梁体的轴向延伸,且所述内加强筋与所述内加强板沿所述梁体的轴向交替设置;所述内加强筋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内加强板和所述腹板。
[0029]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往外延伸并凸出于两个所述腹板,所述支承部包括两个第一牛腿,所述第一牛腿连接于所述顶板凸出于所述腹部的部分上和/或所述腹板。
[003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沿所述梁体轴向的两端顶面设有加强结构。
[003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定子,所述定子设有多段,多段所述定子沿所述梁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0032]基于与第一方面相同的技术构思,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系统,包括:
[0033]墩柱,设有牛腿总成和设于所述牛腿总成上的支座;
[0034]第一方面的轨道梁,所述轨道梁的支承部设于所述支座上。
[003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牛腿总成包括支柱和第二牛腿,所述支座设于所述第二牛腿上;
[0036]所述支柱的顶端与所述墩柱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牛腿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支柱的顶端与所述墩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柱的底端与所
述第二牛腿固定连接。
[003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墩柱包括横梁和连接于所述横梁的两端的两个立柱;所述牛腿总成连接于所述横梁;
[0038]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为一体式结构。
[0039]基于与第二方面相同的技术构思,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轨运输系统,包括:
[0040]第二方面的轨道系统;
[0041]运输车,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可沿所述轨道系统的轨道行走。
[004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轨道梁包括梁体、轨道、支承部以及驱动件,其中,梁体为封闭箱型结构,保证箱型轨道梁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简化了结构;轨道位于梁体外,便于对轨道进行维护和更换;支撑部位于梁体的两端实现轨道梁与墩柱的连接;驱动件为直线电机的定子或者动子,以直线电机牵引的方式,只需在集运动车上设置于驱动件匹配的动子或者定子,不需要设置传统的驱动电机,零部件减少,检修维护方便;同时直线电机依靠磁性牵引,适用于多种坡度,可应用于大坡度、高落差的矿山、山城等。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梁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44]1)梁体为封闭箱型结构,强度高,结构简单,零件少,在运输车沿着轨道梁行走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梁,安装于墩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包括:梁体,为封闭箱型结构;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分别设于所述梁体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梁体外;支承部,设于所述梁体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墩柱;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梁体的底部,所述驱动件为直线电机的定子或动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包括顶板、轨道安装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轨道安装板的两个腹板,两个所述腹板相对设置,所述顶板、所述腹板以及所述轨道安装板合围成封闭箱;所述轨道安装板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往外延伸并凸出于两个所述腹板,两条所述轨道安装于所述轨道安装板凸出于两个所述腹板的部分上,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还包括:两个以上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且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轨道位于所述轨道安装板的两侧,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两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梁体的轴向延伸,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轨道位置对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还包括与所述支撑件相互连接且呈角度设置的横向加强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横向加强件合围成多个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驱动件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件包括三个以上横向加强板,相邻两个所述横向加强板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梁体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横向加强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横向加强件沿所述梁体的轴向间隔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件还包括两个侧围加强板,两个所述侧围加强板分别连接于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横向加强板的外侧,且所述侧围加强板与所述轨道安装板连接;所述侧围加强板与所述横向加强板以及所述纵向加强部均呈角度设置。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呈T型,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连接于所述轨道安装板的底部,位于同一所述支撑件两侧的两个所述横向加强板均搭设于所述横板上,所述横向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竖板和/或所述横板。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通过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支撑件的横板,所述连接板、所述轨道安装板以及两个所述支撑件合围成封闭环形。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件的数量为五个以上,位于所述梁体的中部的所述横向加强件之间的间隔大于位于所述梁体的端部的所述横向加强件之间的间隔。11.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正新余捷李宜泽王全虎梅琨柏元强孙博姚雄柯晓乐夏宇彭瑞瑄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车智能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