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头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09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2
一种夹头的结构,其包含:一夹座、一驱动件以及多个夹具,该驱动件相对契合组装并容设于该夹座的中心槽室,并通过该驱动件的第一、第二驱动块交错链接所述夹具,且该第一、第二驱动块间具有错动间隙的设计,使该第一、第二驱动块间能相对位移错动,当该夹座经由该驱动件连动所述夹具夹持工件时,能再经由单独控制该第一驱动块推回复位,进而将对应的夹具放松工件以便于将夹爪更换成长型夹爪,进一步增加该工件被夹持的面积,达到稳定工件夹持的目的,以利于进行工件中、后段的切削作业,大幅提升工件加工效率及良率。工件加工效率及良率。工件加工效率及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头的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机的夹头,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夹持且具有两段夹持效果的夹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按,夹头是一般车床等机具加工时夹持固定工件必要的工具,近年来为求加工锁固工具的平稳安全及操作控制的迅速,其目前的夹头包含有一本体,本体具有一供待加工工件穿设的轴孔与三个以轴孔为中心而呈放射状排列的滑槽,其中本体的轴孔可供一传动机构(如拉杆)容设,而本体的各滑槽则可供一夹具容设。各夹具可受传动机构的传动而于各滑槽中沿本体的径向朝轴孔移动,用以夹持待加工的工件。然而此类夹头也适用于夹持长条体或柱状体的工件,且工件常有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的切削加工,当该工件前段加工完成后欲再进行中、后段的切削加工时,其工件的中、后段后容易因地心引力而使旋转时产生偏移,使得工件切削作业时失去真圆度,很容易造成工件的某部位被过度切削,而工件的某部位则切削量不足,不仅影响加工精度,也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夹持以及两段夹持效果的夹头结构。
[0005]上述夹头的结构,其包含:一夹座、一驱动件以及多个夹具,该夹座具有一中心槽室、多个以该中心槽室为中心且放射状排列的滑槽、多个分别连通所述滑槽底部的容置槽,以及多个由该夹座周边分别横向贯通所述容置槽的限位轴孔,该夹座的中心槽室外端更组设一外盖;该驱动件概呈圆柱状并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夹座的中心槽室,其具有一第一驱动块、一第二驱动块、一链接螺栓、一掣动座以及一结合环,该第一驱动块的一端以放射状并相通外径设一契合空间,并于该第一驱动块外径形成有多个交错排列的开口以及外壁,所述外壁表面皆设一第一嵌槽,该第一驱动块的另一端设一中心透孔与该契合空间相通,该第二驱动块可滑动地组入该契合空间内,并对应所述开口形成多个凸部,所述凸部表面皆设有一第二嵌槽,且该第二驱动块中心对齐该中心透孔设一组合螺孔,又该第二驱动块厚度小于该契合空间的深度,以令该第二驱动块于该契合空间内更形成一错动间隙,该连结螺杆具有一大螺纹段、一小螺纹段以及介于该大、小螺纹段间的一穿设段,该连结螺杆以该大螺纹段锁设于该第二驱动块的组合螺孔,并使该小螺纹段穿出该第二驱动块外,该掣动座具一中心穿孔且可位移地穿设于该连结螺杆的小螺纹段,并将该掣动座往前抵靠该第一驱动块端部,该结合环穿套限制该掣动座外,再连结固定于该第一驱动块端部,进一步将该掣动座固定于该第一驱动块端部;所述夹具包括一滑座、一夹爪以及一曲柄,该滑座可滑动地组设于该夹座的滑槽内,其外端面组设一该夹爪,而内端面设一契接孔用以连结一该曲
柄,并将该曲柄容设于该夹座的容置槽内,所述曲柄概呈L状于两端设一枢接部以及一连接部,更邻近该枢接部设一偏心轴孔,所述枢接部连结所述滑座的契接孔,所述连接部则分别连结所述第一、第二驱动块的第一、第二嵌槽,最后经由该夹座的各该限位轴孔分别穿入一限位轴栓与所述偏心轴孔栓接定位。
[0006]较佳地,该第一驱动块的外壁一端皆设有至少一组合孔,该掣动座概呈圆柱状,并于一端部外扩形成一限位盘,该结合环内径以阶状设一挡止缘抵靠限制该限位盘,且该限位环外周设有多个穿孔对齐该第一驱动块的组合孔,再利用多个螺杆通过该结合环的穿孔与该第一驱动块的组合孔螺锁固定。
[0007]较佳地,该夹具的夹爪具有至少长、短两种尺寸以供更换。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专利技术的驱动件的第一、第二驱动块交错链接所述夹具,并通过该第一、第二驱动块间具有错动间隙的设计,使该夹座经由该驱动件控制所述夹具夹持工件时,能再单独控制该第一驱动块放松工件,以便于将对应夹具的夹爪更换成长型夹爪,进一步增加该工件被夹持的面积,达到稳定工件夹持的目的,以利于进行工件中、后段的切削作业,大幅提升工件加工效率及精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剖视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组合剖视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前视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工件的剖视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工件的前视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放松第一驱动块及其夹具的剖视图。
[0018]图9为本专利技术放松其中三夹具的剖视图。
[001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将放松的夹具更换成长型夹爪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将放松的夹具再次夹持工件的示意图。
[0020]符号说明:
[0021]10:夹座
[0022]11:中心槽室
[0023]12:滑槽
[0024]13:容置槽
[0025]14:限位轴孔
[0026]141:限位轴栓
[0027]15:外盖
[0028]20:驱动件
[0029]21:第一驱动块
[0030]211:契合空间
[0031]212:开口
[0032]213:外壁
[0033]214:第一嵌槽
[0034]215:组合孔
[0035]216:中心透孔
[0036]22:第二驱动块
[0037]221:凸部
[0038]222:第二嵌槽
[0039]223:组合螺孔
[0040]224:错动间隙
[0041]23:连结螺杆
[0042]231:大螺纹段
[0043]232:小螺纹段
[0044]233:穿设段
[0045]24:掣动座
[0046]241:限位盘
[0047]242:中心穿孔
[0048]25:结合环
[0049]251:挡止缘
[0050]252:穿孔
[0051]253:螺杆
[0052]26:第一拉杆
[0053]27:第二拉杆
[0054]30:夹具
[0055]31:滑座
[0056]311:契接孔
[0057]32:夹爪
[0058]32a:夹爪
[0059]33:曲柄
[0060]331:枢接部
[0061]332:连接部
[0062]333:偏心轴孔
[0063]4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为进一步了解与认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详述如后:
[0065]首先,请由图1、2所示,一种夹头的结构,其包含:一夹座10,其具有一中心槽室11、多个以该中心槽室11为中心且放射状排列的滑槽12、多个分别连通所述滑槽12底部以及中
心槽室11的容置槽13,以及多个由该夹座10周边分别横向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夹座,该夹座具有一中心槽室、多个以该中心槽室为中心且放射状排列的滑槽、多个分别连通所述滑槽底部的容置槽,以及多个由该夹座周边分别横向贯通所述容置槽的限位轴孔,该夹座的中心槽室外端更组设一外盖;一驱动件,该驱动件概呈圆柱状并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夹座的中心槽室,其具有一第一驱动块、一第二驱动块、一链接螺栓、一掣动座以及一结合环,该第一驱动块的一端以放射状并相通外径设一契合空间,并于该第一驱动块外径形成有多个交错排列的开口以及外壁,所述外壁表面皆设一第一嵌槽,该第一驱动块的另一端设一中心透孔与该契合空间相通,该第二驱动块可滑动地组入该契合空间内,并对应所述开口形成多个凸部,所述凸部表面皆设有一第二嵌槽,且该第二驱动块中心对齐该中心透孔设一组合螺孔,又该第二驱动块厚度小于该契合空间的深度,以令该第二驱动块于该契合空间内更形成一错动间隙,该连结螺杆具有一大螺纹段、一小螺纹段以及介于该大、小螺纹段间的一穿设段,该连结螺杆以该大螺纹段锁设于该第二驱动块的组合螺孔,并使该小螺纹段穿出该第二驱动块外,该掣动座具一中心穿孔且可位移地穿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壹
申请(专利权)人:贝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