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93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包括机座、若干个移动轮、控制器以及混料箱,若干个所述移动轮对称活动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混料箱设置在机座上,控制器设置在混料箱上,所述预注浆加固装置还包括:监控系统,设置在机座的一侧且和机座连接,用于监控围岩洞内壁漏水位置;混料系统,设置机座和混料箱之间,用于对混合搅拌浆泥;以及注浆执行系统,活动设置在机座上且与混料系统连通,用于将混料箱内的浆泥注入到围岩洞内;通过搅拌模块和调节模块之间联动结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浆泥进行无死角搅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对隧道围岩壁的加固效果。隧道围岩壁的加固效果。隧道围岩壁的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隧道工程的大量兴建,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特殊的地质状况。目前,在开挖隧道前,如果开挖隧道区域遇到围岩破碎带、地质情况不均匀,隧道覆盖层较深且存在承压水情况,由于工期紧,在不影响隧道正常掘进情况下,需要预先对隧道开挖风险段进行预加固处理,保证隧道后续正常开挖掘进。
[0003]对隧道的加工方式多为在隧道围岩壁上打孔并向孔内注入浆泥,从而对围岩壁内的裂缝进行填充装置,从而避免围岩壁存在漏水现象。
[0004]现有的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结构简单,大多数通过在围岩壁内等距钻孔并注入浆泥,不能精准定位漏水点的位置,导致最终预注浆加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包括机座、若干个移动轮、控制器以及混料箱,若干个所述移动轮对称活动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混料箱设置在机座上,控制器设置在混料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注浆加固装置还包括:监控系统,设置在机座的一侧且和机座连接,用于监控围岩洞内壁漏水位置;混料系统,设置机座和混料箱之间,用于对混合搅拌浆泥;以及注浆执行系统,活动设置在机座上且与混料系统连通,用于将混料箱内的浆泥注入到围岩洞内;其中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监控顶座,设置在机座的一侧,所述监控顶座通过若干个支撑臂和机座连接,所述监控顶座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内设置有排水孔;以及监控模块,每个所述进水槽内均设置有一组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进水槽内的含水量,所述监控顶座两侧的监控模块对称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滑板,活动设置在进水槽内且两者弹性连接,所述滑板上成型有流道;电磁阀,设置在流道内;导电条,设置在进水槽内;以及导电块,设置在滑板上,所述导电条位于导电块的移动路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系统包括:搅拌模块,设置在混料箱内,用于搅拌浆泥;以及调节模块,设置在监控顶座和搅拌模块之间,用于调节搅拌模块的工作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模块包括:升降座,活动设置在混料箱上,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三号电机;搅拌轴,活动设置在混料箱内且与三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和调节模块连接;以及螺旋搅拌叶,设置在搅拌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拌叶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包括:移动座,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燕燕朱要亮俞缙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