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增强型轻柔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89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候增强型轻柔光伏组件,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转换材料,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转换材料制备方法,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候增强型材料的制备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轻柔光伏组件,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光转换材料包含摩尔量份数按以下比例制得的物质:1~5份SrNO3、1~5份Eu2O3和1~10份二甲酰肼,少量去离子水,1~5份的白炭黑,1~10份的硅源。将该发光材料用于制造光伏组件以及相关产品中,将耐候增强型材料直接替代现有技术的光伏玻璃,有效实现了光伏组件封装材料的轻量化,提高安装的便利度,降低安装成本,非常适合在光伏领域规模推广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候增强型轻柔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候增强型轻柔光伏组件,属于光伏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伏组件多以玻璃封装,用的玻璃多以低铁超白钢化或者半钢化玻璃为主,这种玻璃每平方米的玻璃重量就高达8千克,这不仅为组件的生产过程带来不便,也为安装过程加大难度,尤其是在做屋顶项目时,将直接对屋顶的承受能力构成考验。随着分布式电站的普及,市场逐渐提出了高分子聚合物封装材料替代玻璃,实现无需加固屋顶结构也能满足低荷载屋顶安装的要求。
[0003]目前现有技术针对轻柔组件的封装方式和高分子聚合物封装材料已有一些研究。
[0004]CN210167364U公开了通过将常规的光伏组件的盖板由玻璃换成TFB膜层,并在TFB膜层上远离复合玻纤层的一侧喷涂有镀膜液,达到降低了光伏组件的重量,而且具有柔性的优势。同时,镀膜液能够填充TFB膜层上的凹坑,增加光的增透性,达到组件耐候的要求。但这种技术组件结构复杂、层间易分层、工艺步骤繁多、成本高昂,不适宜大面积生产应用。
[0005]CN213936204U公开了通过固化成型的特定透光耐候涂层结构的封装板材方案。在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的板材表面上施涂透光耐候涂层的原料,然后通过公知的热固化工艺成型。这种透光耐候涂层虽然可以提高耐候性能和表面硬度,但是传统的热固化工艺涂覆的涂层由于其需要挥发溶剂,导致耐紫外助剂添加量有限,耐候程度也有限,达不到作为最外层材料的苛刻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候增强型轻柔光伏组件,合成的耐候增强型材料直接替代现有技术的光伏玻璃,有效实现了光伏组件封装材料的轻量化,提高安装的便利度,降低安装成本,非常适合在光伏领域规模推广应用。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0008]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转换材料,光转换材料包含摩尔量份数按以下比例制得的物质:
[0009]1~5份SrNO3、1~5份Eu2O3和1~10份二甲酰肼,少量去离子水,1~5份的白炭黑,1~10份的硅源。
[0010]进一步的,所述硅源包括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多聚硅氧烷或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转换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
[0012]按摩尔量份数称取1~5份SrNO3、1~5份Eu2O3和1~10份二甲酰肼,加入少量去离子水直至溶液澄清,加入1~5份的白炭黑,超声分散后放入已经过预热的马弗炉内,反应后拿出;
[0013]冷却后加入1~10份的硅源,在研钵中充分研磨,置于坩埚内并加盖,放入马弗炉
内,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核壳结构的光转换材料。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候增强型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5]S1、将重量份数为50~100份的基体树脂、50~80份的固化剂、1~5份的耐水解剂、1~5份的光转换材料和1~30份的其他助剂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耐候型树脂备用。
[0016]S2、分别裁剪离型膜和玻纤布,在玻纤布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备用;
[0017]S3、将离型膜及表面处理过的玻纤布依次铺设至模具中;
[0018]S4、将耐候型树脂浇筑至模具中,直至液体充满模具,静置5~15min,直至玻纤布完全被树脂浸润;
[0019]S5、将模具放入100~160℃层压机中层压,将模具取出,脱模后,撕开离型膜,得到耐候增强型材料。
[0020]进一步的,所述S5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将材料制备成半固化状态。
[0021]进一步的,所述基体树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环状聚烯烃、环烯烃聚合物、聚丙烯、尼龙、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22]所述固化剂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23]所述耐水解剂包括聚碳化二亚胺、环氧聚合物、碳化二亚胺、双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24]所述其他助剂包括流平助剂、增粘剂、吸酸剂、热稳定剂、消泡剂、抗氧剂、填料、着色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25]所述玻纤布包括:按形态和长度包含连续纤维、定长纤维和玻璃棉;按玻璃成分,包含无碱、耐化学、高碱、中碱、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耐碱玻璃纤维。
[0026]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轻柔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中包含采用如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耐候增强型材料,所述光伏组件包含层压结构,所述层压结构为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耐候增强型材料层、胶膜层、电池片层、胶膜层以及背板层。
[0027]进一步的,所述胶膜层包括: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乙烯

辛烯共聚物POE、热塑性聚烯烃TPO、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乙烯

甲基丙烯酸共聚离子聚合物SGP其中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的复合材料。
[0028]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片层包括:MWT接触式,还包括IBC或PBC接触式、焊带串联式和叠瓦接触式。
[0029]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层包括:导电背板,PET复合背板或PO共聚背板,或为白色、或为黑色、或为彩色、或为透明。
[003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1、本专利技术合成的耐候增强型材料具有透光率好、高强度、高耐候性,高抗冲击优点。
[0032]2、本专利技术的轻柔组件层压结构中将光伏玻璃替换为耐候增强型材料层,可以有效降低组件重量。使用玻纤网格布作为骨架基材,提高了组件的抗负载抗冰雹冲击性能,使组件可以通过25mm冰雹测试(IEC61215)。将耐候型材料混入树脂中,提高了组件的耐候性。
[0033]3、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的耐候型材料不是传统光伏材料中用的有机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而是选用更稳定的无机光转换材料,不仅可以达到耐紫外的效果,又将一定的对封装材料有伤害的紫外光转变成电池片可吸收的可见光。此外,无定形的光转换材料可以减少材料表面的反射,提高发电效率。
[0034]4、本专利技术的轻柔组件层压结构简单、便捷,更便于实际大面积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轻柔组件层压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

耐候增强型材料层;2

胶膜层;3

电池片层;4

背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0038]实施例1
[003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转换材料,光转换材料包含摩尔量份数按以下比例制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转换材料,其特征在于,光转换材料包含摩尔量份数按以下比例制得的物质:1~5份SrNO3、1~5份Eu2O3和1~10份二甲酰肼,少量去离子水,1~5份的白炭黑,1~10份的硅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转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源包括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多聚硅氧烷或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3.一种光转换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按摩尔量份数称取1~5份SrNO3、 1~5份Eu2O3和1~10份二甲酰肼,加入少量去离子水直至溶液澄清,加入1~5份的白炭黑,超声分散后放入已经过预热的马弗炉内,反应后拿出;冷却后加入1~10份的硅源,在研钵中充分研磨,置于坩埚内并加盖,放入马弗炉内,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核壳结构的光转换材料。4.一种耐候增强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重量份数为50~100份的基体树脂、50~80份的固化剂、1~5份的耐水解剂、1~5份的光转换材料和1~30份的其他助剂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耐候型树脂备用;S2、分别裁剪离型膜和玻纤布,在玻纤布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备用;S3、将离型膜及表面处理过的玻纤布依次铺设至模具中;S4、将耐候型树脂浇筑至模具中,直至液体充满模具,静置5~15min,直至玻纤布完全被树脂浸润;S5、将模具放入100~160℃层压机中层压,将模具取出,脱模后,撕开离型膜,得到耐候增强型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一种耐候增强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将材料制备成半固化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一种耐候增强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文秀逯好峰李旭智孙影张宸瑜霍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