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用静电纺丝接收杆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65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静电纺丝接收杆调节装置,包括接收杆,其呈Y状且其的分叉段的两根分支杆之间的夹角呈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用静电纺丝接收杆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静电纺丝接收杆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支架置入是治疗气道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快速、简便、微创的治疗手段。气管支架主要分为Y型气管支架、支气管残端堵瘘支架、主气管/支气管支架,其中Y型气管支架基于其主体和两分支设计能够完全符合气管隆突部位的解剖结构,且能够实现一次完成隆突部位多种病变的治疗。目前,Y型气管支架多采用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制作难度相对较大且成本较高,同时金属材料由于刚度较大,制备的气管支架支撑力通常远远超过周围组织施加的压力,置入到体内后,异物感强,容易造成患者不适。
[0003]目前,在3D打印技术应用于气管重建的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应用是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气管支架,通过支架来进行组织工程的再生。目前,用于3D打印的材料主要包括天然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与合成聚合物相比,天然聚合物拥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有利于人工气管周围组织的长入,促进气管再血管化、气管软骨及纤毛上皮的再生,但是天然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较低,限制了其在气管支架中的应用。合成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以及更高的强度,因此气管支架的制造多采用合成聚合物,包括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聚氨酯(polyurethane,PU)、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LA)、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oglycolicacid,PLGA)等。
[0004]由于Y型气管支架在制作中一体式成型,在Y型气管支架的分支结构的影响下,使得制作完成的Y型气管支架不易从设备上取下,且由于分支结构均位于打印装置的打印方向上,使得在进行单一分支结构上打印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分支结构之间影响打印操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用静电纺丝接收杆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保证了Y型仿生气管支架的制作,并降低了Y型仿生气管支架制作完后从设备上取下的难度。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3D打印用静电纺丝接收杆调节装置,包括:
[0008]接收杆,其用于供3D打印头和静电纺丝喷头依次在其上进行打印,接收杆呈Y状且其的分叉段的两根分支杆之间的夹角呈90
°

[0009]调节机构,其用于驱动接收杆的分叉段和直管段之间进行相对转动;
[0010]其中,所述分叉段还包括安装座、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分叉段通过安装座沿直管段的轴向插设并可拆卸式安装于直管段上,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通过调节机构实现两者相对安装座同步同向转动,两根分支杆分别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
[0011]所述调节机构位于安装座上,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限位杆以及第二限位杆,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实现传动连接且齿轮传动机构中的各齿轮直径均相同,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转轴之间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传动连接,第一连接座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可转动,第二连接座固定于第二转轴上,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固定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且两者相平行,第一连接座位于第一限位杆的转动行程上和第二限位杆的转动行程上。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安装座上转动设置有依次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以及第四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转轴上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实现传动连接,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上均设有与第四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第四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转动座,接收杆可拆卸式安装于转动座上,转动座通过驱动调节机构驱动接收杆以接收杆的分叉段和直管段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心来相对转动座进行竖直转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座、弧形齿条、驱动齿轮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滑动座滑动设置于转动座上且其的移动轨迹呈弧线状,弧形齿条固定于转动座上,驱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滑动座上且其与弧形齿条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滑动座上且其和驱动齿轮之间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传动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座通过驱动机构实现竖直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座、升降座以及两根螺纹转轴,转动座转动设置于升降座上,第一电机安装于升降座上,升降座的两端均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分别套设于两根螺纹转轴上,两根螺纹转轴均转动设置于驱动座上且两者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实现传动连接,驱动座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两根螺纹转轴中任意一根进行转动的第二电机。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7](一)本专利技术通过3D打印头和静电纺丝喷头在接收杆上进行Y型仿生气管支架的双层结构构建,使得气管支架具有一定弹性的同时也保障了足够的力学支撑能力,从而保障了气管支架的使用效果;
[0018](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实现接收杆上分叉段的两根分支杆与直管段之间的夹角调整,结合接收杆在驱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竖直转动,使得打印装置在接收杆上进行打印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在直管段和分支杆之间的打印过渡,并在保障两根分支杆上打印操作单独依次进行的同时两根分支杆之间不影响彼此打印操作的单独进行,从而保证了Y型仿生气管支架的制作。
[0019](三)本专利技术通过接收杆的组装式结构,使得Y型仿生气管支架在接收杆上制作完成后能够以将接收杆进行拆卸的方式来降低Y型仿生气管支架从接收杆上取下的难度,从而提高Y型仿生气管支架的完整性,利于保障后续Y型仿生气管支架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Y型仿生气管支架的3D打印制造设备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Y型仿生气管支架的3D打印制造设备内部一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22]图3是图1中所示直线驱动单元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Y型仿生气管支架的3D打印制造设备内部二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24]图5是图2中所示驱动调节机构局部一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25]图6是图2中所示驱动调节机构局部二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26]图7是图2中所示转动座上接收杆位置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2中所示转动座上接收杆位置状态二构示意图。
[0028]图9是图8中所示接收杆未安装分支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图9中所示接收杆内部一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30]图11是图9中所示接收杆内部二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用静电纺丝接收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杆,其用于供3D打印头和静电纺丝喷头依次在其上进行打印,接收杆呈Y状且其的分叉段的两根分支杆之间的夹角呈90
°
;调节机构,其用于驱动接收杆的分叉段和直管段之间进行相对转动;其中,所述分叉段还包括安装座、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分叉段通过安装座沿直管段的轴向插设并可拆卸式安装于直管段上,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通过调节机构实现两者相对安装座同步同向转动,两根分支杆分别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所述调节机构位于安装座上,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限位杆以及第二限位杆,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实现传动连接且齿轮传动机构中的各齿轮直径均相同,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转轴之间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传动连接,第一连接座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可转动,第二连接座固定于第二转轴上,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固定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且两者相平行,第一连接座位于第一限位杆的转动行程上和第二限位杆的转动行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静电纺丝接收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安装座上转动设置有依次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辰许晓东夏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