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直接电阻式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48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尤其为一种大功率直接电阻式电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加热器本体下端两侧通过支座进行支撑,加热器本体一侧端面设置有用于接电的接线端,其另一侧端面设置有与加热器本体内部连通的出口端,加热器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凸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加热器本体内设置加热结构,通过加热结构内的多级加热腔以及多级加热组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液体实现快速的加温,较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的电热元件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热迅速,加热量大的特点,直接电阻式的三级加热组件可实现同时加热,通过连通的多级加热腔,对流经的液体实现快速加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液体流动存在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的问题。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直接电阻式电加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具体为一种大功率直接电阻式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加热器是一种对物质预先加热的节能设备,它安装在物质设备之前,实现对物质直接加温,使其在高温中循环加热作用,最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直接在管道加热器中的反应釜中插入管道加热器中的管状电热元件或在管道加热器的壁四周均匀分布电热管是管道加热器的常用结构,目前采用的管状电热元件直接置于管道加热器内部,电热元件由若干电阻杆件连接而成,通电发热,通过外表的导热绝缘材料导热,对液体实现加热,但是在对流动液体加热,需要一定时间,整体的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直接电阻式电加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大功率直接电阻式电加热器,包括:
[0006]加热器本体,加热器本体下端两侧通过支座进行支撑,加热器本体一侧端面设置有用于接电的接线端,其另一侧端面设置有与加热器本体内部连通的出口端,加热器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凸部,且凸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进口端;
[0007]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通过若干支撑组件设置于加热器本体内部,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加热筒、内筒以及隔层,所述加热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有第一级加热腔,且第一级加热腔内部设置有第一级加热组件,隔层与内筒之间形成有第二级加热腔,所述隔层一端外侧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连通槽,第二级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二级加热组件,且隔层内部设置有第三级加热腔,第三级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三级加热组件,且第二级加热腔分别与第一级加热腔、第三级加热腔之间连通,所述加热筒、出口端同一端部连接有中部开设有通孔的圆形板体,圆形板体与加热筒、出口端同一端部之间设置有流通槽,圆形板体中部连接有向内延伸的连接圈,且连接圈与隔层配合对接,圆形板体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出口端对接的凸端;
[0008]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与进口端对接的对接端,分流结构与第一级加热组件配合对接将液体分流输送至第一级加热组件内,液体通过进口端进入,通过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加热结构采用三级加热腔,三级加热腔内部分别设置加热组件,可实现独立、同时加热,对流经三级加热腔内的液体实现全程加热,加热流道长,整体加热效率高。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级加热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第一级加热腔内部的加热件,相邻所述加热件之间形成有分流腔,且每个所述加热件内部均设置有加热板,加热件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凹点,所述第二级加热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呈圆周阵列设置于第二级加热腔内部,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电阻管,且电阻管外侧设
置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凸翼,所述第三级加热组件包括由若干电阻加热件连接成环状的第二加热件,且第二加热件为位于第三级加热腔内部,第一级加热组件具有若干分流腔,对进入的液体实现分流加热,加热面积更大,加热效率更高,凸点的设置可增加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更快速的导热,第二加热组件通过电阻管发热,通过绝缘外壳,采用导热材质制成,传导热量,并通过凸翼增大与液体接触面积,实现更加快速的加热效果,进入到第三级加热腔内的液体通过第三级加热组件实现再次加热,第三级加热组件加热范围更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分流筒,分流筒与对接端固定连接且内部连通,分流筒一侧端面设置有若干中空的分流管,且若干分流管分别与若干分流腔配合对接,分流筒通过若干分流管将液体倒入不同的分流腔内部,使液体实现更加均匀的导热。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加热器本体内侧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件,若干支撑件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筒,隔热通上等间距贯穿设置有若干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支撑管,若干所述中空支撑管设置加热筒外侧对其限位支撑,所述支撑件采用中空铝合金材制成,支撑板采用低导热的材料制成,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的损失,配合采用中空铝合金材质制成的支撑件,整体热量传导少,热量利用率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中空支撑管与加热筒相邻的端面均设置有一组凸条,凸条截面呈弧形状,中空支撑管通过凸条与加热筒外侧相抵接,空支撑管采用凸条与加热筒实现较小面积的接触,能够减少热量的传导,中空支撑管整体热量传导小。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热筒与加热器本体之间形成有隔热腔,且隔热筒与加热筒之间填充设置有绝缘填充物,隔热腔以及绝缘填充物的设置均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加热器本体内设置加热结构,通过加热结构内的多级加热腔以及多级加热组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液体实现快速的加温,较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的电热元件而言,本专利技术具有加热迅速,加热量大的特点,直接电阻式的三级加热组件可实现同时加热,通过连通的多级加热腔,对流经的液体实现快速加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液体流动存在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流结构、加热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流结构、加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中:加热器本体1、接线端2、凸部3、进口端4、出口端5、温度传感器6、支座7、加热筒8、分流筒9、对接端10、分流管11、第一加热件12、凸端13、隔层14、内筒15、连接圈16、第二加热件17、加热件18、凹点19、绝缘外壳20、连通槽21、连通筒体22、分流腔23、加热结构24、
支撑件25、隔热腔26、中空支撑管27、绝缘填充物28、凸翼29、电阻管30、加热板31、分流结构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直接电阻式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本体(1),加热器本体(1)下端两侧通过支座(7)进行支撑,加热器本体(1)一侧端面设置有用于接电的接线端(2),其另一侧端面设置有与加热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出口端(5),加热器本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凸部(3),且凸部(3)上端固定连接有进口端(4);加热结构(24),所述加热结构(24)通过若干支撑组件设置于加热器本体(1)内部,所述加热结构(24)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加热筒(8)、内筒(15)以及隔层(14),所述加热筒(8)与内筒(15)之间形成有第一级加热腔,且第一级加热腔内部设置有第一级加热组件,隔层(14)与内筒(15)之间形成有第二级加热腔,所述隔层(14)一端外侧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连通槽(21),第二级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二级加热组件,且隔层(14)内部设置有第三级加热腔,第三级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三级加热组件,且第二级加热腔分别与第一级加热腔、第三级加热腔之间连通,所述加热筒(8)、出口端(5)同一端部连接有中部开设有通孔的圆形板体,圆形板体与加热筒(8)、出口端(5)同一端部之间设置有流通槽,圆形板体中部连接有向内延伸的连接圈(16),且连接圈(16)与隔层(14)配合对接,圆形板体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出口端(5)对接的凸端(13);分流结构(32),所述分流结构(32)包括与进口端(4)对接的对接端(10),分流结构(32)与第一级加热组件配合对接将液体分流输送至第一级加热组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直接电阻式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加热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第一级加热腔内部的加热件(18),相邻所述加热件(18)之间形成有分流腔(23),且每个所述加热件(18)内部均设置有加热板(31),加热件(18)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凹点(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直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昆仑杨萍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东方电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