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0474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收集系统,具体涉及引流技术领域,一种引流收集系统,包括收集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容器、贴膜层和负压层,所述贴膜层与收集容器的外圈连接,所述负压层与贴膜层的外圈连接;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采样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收集容器连通,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收集袋连接,所述收集容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冲洗软管,所述采样管固定安装在引流管的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负压层,当贴膜层和负压层贴紧皮肤时,仅通过按压负压层使相应的负压腔排出空气,从而利用负压层本身具有的弹性,从而其恢复后形成负压使得整体装置挂在皮肤上,因此具有防渗漏,不易脱落的功能。不易脱落的功能。不易脱落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收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流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而肛门袋是一种供直肠、结肠或回肠肛门造口术后患者及尿便失禁患者对粪便等排泄物进行收集护理的医疗器械。
[0003]其中,专利申请号为202211204061.0的一种引流液收集计量系统及其计量方法,包括床体,床体的底部一侧安装有面板,面板的下方设置有引流袋,面板的外侧安装有两个马达和一组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包括四个滑轮和两根绳索,两个绳索分别从两个马达的输出轴为起点,依次绕过两个滑轮且向下共同连接至引流袋。该引流液收集计量系统及其计量方法中,利用间歇式的称重,并且通过重量换算为体积的方式,有效了避免人工读数不准确的问题,并且还可以连续计数,数据异常预警,在现有的基础上,不引入其他耗材,兼容多款病床;但是该技术方案主要涉及对收集的体液进行称重及计量,缺乏具体的引流收集的技术措施。
[0004]其中,专利申请号为201480050453.3的一种胸腔引流系统,包括收集装置和被配置为从所述收集装置延伸到患者的流体路径。压力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流体路径选择性地提供次气压。所述系统被配置为以基本恒定的目标压力和以偏离目标压力的动态压力从所述压力源引入次气压。还公开了一种对患者的胸膜腔进行引流的方法。所述方法涉及通过改变施加到患者的次气压来向所述胸膜腔施加动态压力,从而使得患者的胸膜在不存在任何或存在有限的患者运动的情况下移动,因此促进从所述胸膜腔移除局限性流体;但是该技术方案只针对胸腔引流,利用压力源提供次气压的方式,且不具有冲洗和采用功能,缺少防渗漏和不易脱落的功能。
[0005]由此可见,现有技术针对不同部位使用的引流装置或收集装置在防渗漏和防脱落上效果不佳,且功能大多较为单一,因此提出一种引流收集系统,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流收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流收集系统,包括收集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容器、贴膜层和负压层,所述贴膜层与收集容器的外圈连接,所述负压层与贴膜层的外圈连接;
[0008]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采样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收集容器连通,所述引
流管的另一端与收集袋连接,所述收集容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冲洗软管,所述采样管固定安装在引流管的侧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层贴近皮肤的一侧设置有呈环形的负压腔。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容器的形状设置成凹槽型,所述引流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收集容器的最低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冲洗软管穿设入收集容器的长度小于所述收集容器的深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装置的形状呈Y型形状。
[0013]进一步地,所述采样管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开关阀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与采样管夹角不大于45
°

[0015]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层的材料设置为透气性低的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
[0016]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容器的硬度低于所述冲洗软管的硬度。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8]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负压层,当贴膜层和负压层贴紧皮肤时,仅通过按压负压层使相应的负压腔排出空气,从而利用负压层本身具有的弹性,从而其恢复后形成负压使得整体装置挂在皮肤上,因此具有防渗漏,不易脱落的功能。
[0019]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冲洗软管,当需要进行冲洗时,将具有一定压强的冲洗液进入冲洗软管,对收集容器包裹的区域进行冲洗,提高该区域的清洁度;通过设置采集管和开关阀门,当需要采集时,打开开关阀门,使采样管与采样设备连通,从而顺利进行采集,采集完关闭开关阀门,即可终止采集。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收集容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负压层和负压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为:
[0024]1、收集装置;11、收集容器;12、贴膜层;13、负压层;131、负压腔;
[0025]2、引流装置;21、引流管;22、采样管;
[0026]3、冲洗软管;4、开关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的一种引流收集系统,包括收集装置1和引流装置2,收集装置1包括:收集容器11、贴膜层12和负压层13,贴膜层12与收集容器11的外圈连接,负压层13与贴膜层12的外圈连接;
[0029]引流装置2包括:引流管21和采样管22,引流管22的一端与收集容器11连通,引流管22的另一端与收集袋连接,收集容器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冲洗软管3,采样管22固定安装在引流管21的侧面。
[0030]其中,收集容器11优选贴在会产生分泌物或排泄物处,通过引流管21将分泌物或者排泄物排出;
[0031]其中,可将具有一定压强的冲洗液进入冲洗软管3,从而对收集容器11包裹的区域进行冲洗,提高该区域的清洁度;
[0032]其中,采样管22作为采集样本的引导管。
[003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负压层13贴近皮肤的一侧设置有呈环形的负压腔131;
[0034]其中,当贴膜层12和负压层13贴紧皮肤时,通过按压负压层13使相应的负压腔131排出空气,利用负压层13本身具有的弹性,从而其恢复后形成负压使得整体装置挂在皮肤上,因此具有防渗漏,不易脱落的功能。
[003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收集容器11的形状设置成凹槽型,引流装置2的一端位于收集容器11的最低处,以便于分泌物和排泄物能够顺利的从收集容器11流入引流装置2的引流管21。
[003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冲洗软管3穿设入收集容器11的长度小于收集容器11的深度,以便冲洗软管3能够接近分泌处或排泄处而不接触。
[003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引流装置2的形状呈Y型形状,以便于引流装置2中的采集管22更方便的采集到样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收集系统,包括收集装置(1)和引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1)包括:收集容器(11)、贴膜层(12)和负压层(13),所述贴膜层(12)与收集容器(11)的外圈连接,所述负压层(13)与贴膜层(12)的外圈连接;所述引流装置(2)包括:引流管(21)和采样管(22),所述引流管(22)的一端与收集容器(11)连通,所述引流管(22)的另一端与收集袋连接,所述收集容器(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冲洗软管(3),所述采样管(22)固定安装在引流管(21)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层(13)贴近皮肤的一侧设置有呈环形的负压腔(1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容器(11)的形状设置成凹槽型,所述引流装置(2)的一端位于所述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秀英朱守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