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试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42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试剂及其应用。所述受体包含够与活性氧反应产生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的受体微球;所述受体微球的内部填充有化学发光剂,且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连接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包含所述受体试剂的试剂盒利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可以有效缩短窗口期,且检测结果快,30min以内报告结果;检测通量大,可达到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试剂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2月26日,申请号为202110220410.7,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试剂及其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试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3]冠状病毒是一组有包膜的正义单链RNA病毒,属巢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亚科,已知26种,并根据不同的抗原交叉反应和遗传组成被分为4个属(α、β、γ和δ),其中只有α

属和β

属含有对人致病的毒株。长期以来,冠状病毒作为重要的动物病原体,可引发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呼吸道及肠道疾病。已知冠状病毒中,有6种可引发人类疾病,包括:HCoV

229E、HCoV

OC43、HCoV

NL63、HCoV

HKU1、SARS

CoV和MERS

CoV。其中,前4种为局部流行性疾病,主要引起轻度自限性疾病,而后两种可引发重症。2002年和2012年发现的SARS

CoV和MERS

CoV属于β

冠状病毒,并由于其对人类的高威胁性被列入WHO高威胁清单。冠状病毒引发的高患病率对人类健康构成持续威胁。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成为第七个能够引发人类疾病的离散冠状病毒种属,表征为β

冠状病毒。
[0004]由于2019

nCoV分布于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在采集咽拭子标本时需要受试者深咳才能获得理想的标本,采集过程对于医护人员暴露风险极大。此外,医护人员获得标本后需要立即送检分离核酸进行检测。核酸检测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技术的复杂性远高于免疫学检测方法,核酸检测不易在一般实验室开展。
[0005]而针对2019

nCoV抗体的检测窗口期较长(病毒感染人体后到人体产生抗体),容易造成假阴性的判断同时耽搁病情。因此,目前临床实验室亟需要提供一种针对2019

nCoV血清学检测的体外诊断试剂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试剂及其应用,采用包含所述受体试剂的试剂盒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可有效缩短窗口期,且操作简便、精密性和特异性好,检测速度快、检测通量大。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试剂,其包含够与活性氧反应产生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的受体微球;所述受体微球的内部填充有化学发光剂,且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连接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不包被多糖。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包被有多糖,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与多糖相连,且每毫克所述受体微球的总糖含量不低于25微克;优选地,每毫克所述受体微球的总糖含量不低于30微克;进一步优选地,每毫克所述受体微球的总糖含量
不低于35.1微克;更进一步优选地,每毫克所述受体微球的总糖含量不低于45.8微克。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总糖含量是通过蒽酮法检测的;
[0011]优选地,所述糖选自含有三个或更多个未修饰或修饰的单糖单元的碳水化合物,优选选自葡聚糖、淀粉、糖原、菊粉、果聚糖、甘露聚糖、琼脂糖、半乳聚糖、羧基葡聚糖和氨基葡聚糖;更优选选自葡聚糖、淀粉、糖原和聚核糖。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受体微球在受体试剂中的Zeta电位在

5mV至

45mV电位之间;优选在

5mV至

43.4mV电位之间;更优选在

25.2mV至

30.6mV电位之间。
[001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包括:
[0014]受体试剂,所述受体试剂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
[0015]捕获试剂,所述捕获试剂包含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2连接的特异性配对成员中的一员;
[0016]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2与受体试剂中受体微球上连接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能同时与待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2所针对的抗原表位为N抗原、S抗原或N+S融合抗原;优为N抗原。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N抗原、S抗原和N+S融合抗原为相应抗原的全长片段或部分片段。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S抗原包括S1蛋白、S1

RBD蛋白和S2蛋白。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异性配对成员选自抗体、抗体片段、配体、寡核苷酸、寡核苷酸结合蛋白、凝集素、半抗原、抗原、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抗生物素蛋白、亲和素或生物素组成的一对物质;优选地,所述特异性配对成员为生物素

亲和素。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素选自带有不同活化基团的生物素,优选选自能与氨基反应的带NHS活化基团的生物素,更优选为NHS

LC

LC

生物素。
[0022]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试剂盒检测待测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其包括:首先制备包括受体微球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2

供体微球的复合物;然后利用能量或者活性化合物处理上述复合物,激发供体微球产生活性氧,受体微球与接收到的活性氧反应生成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最后分析所述化学发光信号情况,判断待测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含量。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化学发光信号的值≥定性参考样品的化学发光信号值时,则待测样本为阳性样本;当所述化学发光信号的值<定性参考样品的化学物发光信号值时,则待测样本为阴性样本。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样本选自人血清、鼻咽拭子或咽拭子。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核酸检测因取样手法等原因,容易造成假阴性;而利用对2019

nCoV抗体的检测的窗口期较长,同样容易造成假阴性的判断同时耽搁病情。本专利技术含有所述受体试剂的试剂盒利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可以有效缩短窗口期,且检测结果快,30min以内报告结果;检测通量大,可达到2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试剂,其包含够与活性氧反应产生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的受体微球;所述受体微球的内部填充有化学发光剂,且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连接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体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不包被多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体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包被有多糖,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与多糖相连,且每毫克所述受体微球的总糖含量不低于25微克;优选地,每毫克所述受体微球的总糖含量不低于30微克;进一步优选地,每毫克所述受体微球的总糖含量不低于35.1微克;更进一步优选地,每毫克所述受体微球的总糖含量不低于45.8微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体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糖含量是通过蒽酮法检测的;优选地,所述糖选自含有三个或更多个未修饰或修饰的单糖单元的碳水化合物,优选选自葡聚糖、淀粉、糖原、菊粉、果聚糖、甘露聚糖、琼脂糖、半乳聚糖、羧基葡聚糖和氨基葡聚糖;更优选选自葡聚糖、淀粉、糖原和聚核糖。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受体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微球在受体试剂中的Zeta电位在

5mV至

45mV电位之间;优选在

5mV至

43.4mV电位之间;更优选在

25.2mV至

30.6mV电位之间。6.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包括:受体试剂,所述受体试剂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捕获试剂,所述捕获试剂包含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2连接的特异性配对成员中的一员;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2与受体试剂中受体微球上连接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能同时与待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1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2所针对的抗原表位为N抗原、S抗原或N+S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刘宇卉黄正铭李临
申请(专利权)人: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