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39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清洁装置包括固定部件、刮板、弹性部件和缆绳,固定部件连接套管,固定部件中设置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固定部件,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夹槽,夹槽中设置刮板,刮板接触内窥镜的镜头,夹槽连接缆绳,缆绳穿过刮板、过线通道、套管中的次腔道,通过该装置可擦拭镜头,保证手术视野,同时还无需内窥镜从套管中取出,易于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节省了医疗资源。源。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种内窥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消化科等各个科室的手术中。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内窥镜技术有着显著的优势。一方面,使用内窥镜技术的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小,仅需在手术部位的四周开一至数个“钥匙孔”大小的小孔,或直接经人体自然腔道进入手术部位。这使得患者伤口小、恢复快且不会像传统手术一样留有长线状的手术疤痕。另一方面,以内窥镜的镜头替代肉眼,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对体腔内各组织脏器进行观察,并且更容易对深部结构进行观察,使得检查效果更加直观,减少漏诊和误诊。
[0003]由于手术时,患者体腔内温度比室内温度高且手术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可预知性,手术用内窥镜镜头在使用时镜面很容易起雾且受到手术患者体腔内血液、体液等污染,使得手术视野变得模糊不清,在现有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往往使用盐水纱球/压纱或者碘伏纱球/压纱的组合进行擦拭,在一台手术中往往需要术者多次对镜头进行擦拭,这极大的影响了手术的进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将内窥镜从套管中取出并擦拭需要一定的时间,往复多次会致手术时间大大延长,内窥镜擦拭后再插入,难以精准地回到其从套管中取出前的位置,这势必会导致手术视野发生变化,从而使医师难以延续之前的手术操作,带来极大危险与不便;同时术中由于要擦拭镜头,还需要医务人员的相互配合,不易操作,浪费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利用该装置清洁内窥镜镜头,保证手术视野,同时还无需内窥镜从套管中取出,易于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节省了医疗资源。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通过套管连接内窥镜,套管内设置主腔道和次腔道,主腔道内设置内窥镜的管体,套管的一端连接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固定部件、刮板、弹性部件和缆绳,固定部件连接套管,固定部件中设置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固定部件,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夹槽,夹槽中设置刮板,刮板接触内窥镜的镜头,刮板凸出于夹槽,所述夹槽固定连接缆绳,缆绳穿出刮板、固定部件中的过线通道、套管中的次腔道;夹槽的侧面设置导向柱,导向柱相对应的固定部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导轨,导向柱设置在导轨内,导轨靠近套管的一端与刮板齐平,使得夹槽带动刮板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弹性部件以及缆绳的控制,保证了刮板对镜头精准擦拭,导轨和导向柱具有良好的导向的作用,避免了位置的偏差,提升了工作效率。
[0007]优选地,导轨所在平面与套管的端面平行或交叉,有效保证了多角度的内窥镜的
镜头的擦拭。
[0008]优选地,固定部件由圆环状结构和圆弧状结构组成,弹性部件与圆弧状结构的下部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夹槽为弧形结构,夹槽中设置相适配的弧形的刮板,刮板的弧形朝向与圆弧状结构的弧形朝向相同。
[0009]进一步优选地,弹性部件为弯曲板,至少设置有一个,弯曲板的一端设置卡槽,卡槽中卡接圆弧状结构的一侧,弹性部件对称设置。更为优选地,弹性部件之间有缆绳穿过。
[0010]优选地,缆绳穿过刮板、固定部件中的过线通道、套管中的次腔道连接手柄上的拉绳环。进一步优选地,拉绳环活动连接手柄,拉绳环与手柄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便于控制缆绳的拉拽,进而控制刮板的擦拭频率。
[0011]优选地,固定部件靠近套管的一端设置两个对称的片状体,对称的两个片状体形成一个槽,使得固定部件与套管之间卡接。
[0012]优选地,刮板可为硅橡胶等软质材料。
[0013]一种内窥镜的清洁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0014](1)内窥镜的管体外侧设置套管,套管靠近内窥镜的镜头的一端连接清洁装置;(2)通过拉拽清洁装置上的缆绳,控制清洁装置上的刮板擦拭内窥镜的镜头。
[0015]本专利技术中的清洁装置的刮板与镜头接触,利用雨刮器的原理,通过控制缆绳张紧状态时,刮板移动至靠近圆弧状结构内壁,控制缆绳松弛状态时,刮板通过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刮板远离圆弧状内壁,并配合导向柱和导向轨,使得刮板始终一定水平范围内移动,将镜头上的烟雾、体液、碎片等刮除,使镜头变得清晰,此过程可重复使用。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在擦拭时,无需移动内窥镜,直接控制缆绳即可完成擦拭清洁,操作简单,缩减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节省了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窥镜与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清洁装置与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清洁装置从弹性部件与固定部件连接处的横向剖视图;
[0020]图4为清洁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内窥镜部分未剖)
[0021]图5为清洁装置在缆绳松弛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清洁装置在缆绳张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弹性部件和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套管的剖视图;
[0025]图9为导轨所在平面与套管端面有交叉时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导轨所在平面与套管端面有交叉时的另一种剖视图(内窥镜部分未剖);
[0027]图11为拉绳环在初始状态时的剖视图;
[0028]图12为拉绳环在向后拉的状态时的剖视图;
[0029]图中,1为清洁装置,2为套管,3为手柄,4为穿刺器,5为夹槽,6为弹性部件,7为缆绳,8为过线通道,9为刮板,10为固定部件,11为片状体,12为导向柱,13为导轨,14为镜头,15为拉绳环,16为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1]如图所示,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内窥镜包括手柄3、管体和镜头14,清洁装置1设置在靠近镜头14的套管2的一端,清洁装置1通过套管2连接内窥镜,套管2的另一端连接内窥镜的手柄3,套管2内设置主腔道和次腔道,主腔道内设置内窥镜的管体,套管2的一端连接清洁装置1,通过卡接或者粘接连接;清洁装置1包括固定部件10、刮板9、弹性部件6和缆绳7,固定部件10中设置弹性部件6,弹性部件6的一端连接固定部件10,通过卡接或粘接,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连接手段,弹性部件6的另一端连接夹槽5,夹槽5中设置刮板9,刮板9凸出于夹槽5,刮板9接触内窥镜的镜头14,夹槽5与镜头14之间有空隙,夹槽5固定连接缆绳7,缆绳7穿出刮板9、固定部件10中的过线通道8、套管2中的次腔道;夹槽5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导向柱12,导向柱12相对应的固定部件10的侧壁设置有导轨13,导向柱12设置在导轨13内,导轨13靠近套管2的一端与刮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清洁装置(1)通过套管(2)连接内窥镜,套管(2)内设置主腔道和次腔道,主腔道内设置内窥镜的管体,套管(2)的一端连接清洁装置(1);所述清洁装置(1)包括固定部件(10)、刮板(9)、弹性部件(6)和缆绳(7),固定部件(10)连接套管(2),固定部件(10)中设置弹性部件(6),弹性部件(6)的一端连接固定部件(10),弹性部件(6)的另一端连接夹槽(5),夹槽(5)中设置刮板(9),刮板(9)接触内窥镜的镜头(14),刮板(9)凸出于夹槽(5);所述夹槽(5)固定连接缆绳(7),缆绳(7)穿出刮板(9)、固定部件(10)中的过线通道(8)、套管(2)中的次腔道;所述夹槽(5)的侧面设置导向柱(12),导向柱(12)相对应的固定部件(10)的侧壁上设置有导轨(13),导向柱(12)设置在导轨(13)内,所述导轨(13)靠近套管(2)的一端与刮板(9)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3)所在平面与套管(2)的端面平行或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10)由圆环状结构和圆弧状结构组成,弹性部件(6)与圆弧状结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清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谦吴波申家祥王晓晨吕美丁伟张相满李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颐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