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锌溶液中分离氟或氯离子的连续净化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237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酸锌溶液中分离氟或氯离子的连续净化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湿法冶金净化技术领域。该硫酸锌溶液中分离氟或氯离子的连续净化装置,由n级结构相同的分离单元串联构成,每个分离单元均包括阳极室K1、处理室K2、阴极室K3、净化液进口F1、净化液出口F2、富集液出口F3、阴极电极液出口F4、阴极电极液进口F5、阳极电极液出口F6、阳极电极液进口F7、离子通道F8、阴极电极F9、阳极电极F10、阴离子交换膜F11和阳离子交换膜F12。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环保、低成本的从硫酸锌溶液中分离杂质离子,净化深度可控,避免传统方法中成本高,脱除率低,不便于工业化的缺点。不便于工业化的缺点。不便于工业化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锌溶液中分离氟或氯离子的连续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酸锌溶液中分离氟或氯离子的连续净化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湿法冶金净化


技术介绍

[0002]在锌电积过程中,氟、氯离子的存在会导致各种危害。氯离子的存在会腐蚀阳极,使铅基阳极溶解,导致获得的锌品质下降;且易产生氯气污染工作环境。氟离子的存在会腐蚀阴极,导致电积所得的锌难以剥离。故在工业生产中,通常要求溶液中氯离子含量不高于100mg/L,氟离子含量不高于80mg/L。
[0003]现有脱除氯离子主要有以下工艺:铜渣除氯法、萃取法以及离子交换法。其中铜渣除氯法难以建立Cu与Cu
2+
的平衡点,难以深度净化溶液;萃取法中使用的萃取剂难以于硫酸锌溶液完全分离,导致电积过程中电流效率降低;离子交换法的脱除率较低。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于铜渣除氯法和萃取法。针对铜渣除氯法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通过调节体系中铜渣与氯离子的摩尔比、调节pH及温度;或额外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来建立Cu与Cu
2+
的平衡点,以最大可能的去除硫酸锌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锌溶液中分离氟或氯离子的连续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n级结构相同的分离单元串联构成,每个分离单元均包括阳极室(K1)、处理室(K2)、阴极室(K3)、净化液进口(F1)、净化液出口(F2)、富集液出口(F3)、阴极电极液出口(F4)、阴极电极液进口(F5)、阳极电极液出口(F6)、阳极电极液进口(F7)、离子通道(F8)、阴极电极(F9)、阳极电极(F10)、阴离子交换膜(F11)和阳离子交换膜(F12);处理室(K2)内部两侧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F11)和阳离子交换膜(F12)分隔成阴极室(K3)、离子通道(F8)和阳极室(K1),阳极室(K1)内部设有阳极电极(F10),阴极室(K3)内部设有阴极电极(F9),阳极电极(F10)和阴极电极(F9)外接电场,阳极室(K1)下端侧部设有阳极电极液进口(F7)和上部侧端设有阳极电极液出口(F6),阴极室(K3)下端侧部设有阴极电极液进口(F5)和上部侧端设有阴极电极液出口(F4);处理室(K2)上端上设有净化液进口(F1)连通离子通道(F8),离子通道(F8)底部分别在阳极室(K1)旁设有富集液出口(F3),在阴极室(K3)旁设有净化液出口(F2);n级分离单元中n

1级分离单元的净化液出口(F2)连通n级分离单元的净化液进口(F1),n级分离单元的富集液出口(F3)连通n

1级分离单元的净化液进口(F1),其中分离单元(1)中的富集液出口(F3)富集液经化学法脱除氟或氯离子后返回到分离单元(1)中净化液进口(F1)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锌溶液中分离氟或氯离子的连续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通道(F8)用硅粉、石墨粉、石墨烯、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江李启坤沈庆峰常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