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包括横梁和在横梁上横向滑动的卷扬机,横梁两端各设有支腿立架,支腿立架包括至少两个斜撑,斜撑下端设有斜撑底板,斜撑底板下侧面设有万向轮和可调整高度的支撑地脚,地面设有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内设有多个预埋连接栓,支撑地脚下端设有法兰支撑板,预埋连接栓上端与法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解决了现有顶管施工吊装设备不满足复杂的施工现场工况的问题。吊装设备不满足复杂的施工现场工况的问题。吊装设备不满足复杂的施工现场工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工程施工土方竖向运输用提升架。
技术介绍
[0002]历史上在本领域中主要使用汽车吊进行管节吊装,采用自制简易卷扬机或“鸡公吊”进行出土。其施工步骤为:土方由设备悬臂端提升至顶管井孔口地面以上,然后水平旋转至顶管井以外地面弃土;顶管管节堆放于孔口附近,顶管施工中,现场需配备汽车吊一台,将管节起吊下放至顶管井底,与已经顶入的管节进行对接。此工艺主要缺点在于:自制简易卷扬机或“鸡公吊”为悬臂吊装设备,起重量受限,单次出土方量较小。自制简易卷扬机或“鸡公吊”通常无专业设计和计算,安全工作性能不可靠,存在侧翻的可能性较大。
[0003]为了改善该问题,现场常常采用普通的定型龙门吊作为起重吊装设备,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设备尺寸较大,对现场净空等条件要求较高;工地现场地面情况复杂,门吊基础、轨道需要避障,施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解决了现有顶管施工吊装设备不满足复杂的施工现场工况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包括横梁和在横梁上横向滑动的卷扬机,横梁两端各设有支腿立架,支腿立架包括至少两个斜撑,斜撑下端设有斜撑底板,斜撑底板下侧面设有万向轮和可调整高度的支撑地脚,地面设有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内设有多个预埋连接栓,支撑地脚下端设有法兰支撑板,预埋连接栓上端与法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0006]优选的方案中,各支腿立架上端设有套杆,套杆中套接有可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上端连接横梁,还设有顶升油缸,顶升油缸一端连接套杆,顶升油缸另一端连接伸缩杆。
[0007]优选的方案中,横梁两端各设有可横向滑动的滑架装置,滑架装置下端设有转台装置,转台装置下端与支腿立架上端连接。
[0008]优选的方案中,斜撑底板上设有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地面设有U型导向槽,U型导向槽两侧设有立边,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U型导向槽的立边。
[0009]优选的方案中,斜撑底板至少四角设有转动臂架,转动臂架中部与斜撑底板铰接,转动臂架一端设有滚动轮,滚动轮用于接触U型导向槽的立边,转动臂架的中部铰接处设有编码器。
[0010]优选的方案中,斜撑底板至少四角设有转动臂架,转动臂架中部与斜撑底板铰接,转动臂架一端设有滚动轮,滚动轮用于接触U型导向槽的立边,转动臂架的另一端设有连杆,斜撑底板上设有滑套,滑套中设有可滑动的滑杆,连杆两端分别与转动臂架和滑杆铰
接,滑杆端部设有楔形块,楔形块内设有贯穿孔,两个楔形块的贯穿孔初始对齐以使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或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射的激光穿过并照射在U型导向槽的立边上,楔形块的楔形面朝向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或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
[0011]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转动臂架中部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转动臂架端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转动臂架的中部铰接处设有阻尼套。
[0012]优选的方案中,斜撑底板下端设有驱动轮装置。
[0013]优选的方案中,斜撑底板前端设有前端挡板。
[0014]优选的方案中,套杆和伸缩杆设有多个沿高度方向的横向贯穿孔,插销插入套杆和伸缩杆的横向贯穿孔中。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预先施工的混凝土预制块和预埋连接栓,提升架可现场拼装并与预埋连接栓连接,多点支撑使得吊装更加稳定;预埋连接栓与法兰支撑板可拆卸,拆卸后提升架,对于地面及空中障碍物小的工况,可以当行走式龙门吊使用;具有多维调节能力,可改变净空、支腿立架间距、并且支腿立架可自转,提高了避障能力、增加了转向行走能力;提升架转运行走时具有自动居中和碰撞预检测功能,可以实时调整提升架居中行走,避免发生危险,减少转运时的操作人员,提高了转运心走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地基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地基处详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杆锁定结构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避障行走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斜撑底板处检测居中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编码器及阻尼套安装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斜撑底板处检测居中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中:支腿立架1;斜撑101;套杆102;伸缩杆103;斜撑底板104;万向轮105;驱动轮装置106;支撑地脚107;前端挡板108;法兰支撑板109;混凝土预制块110;预埋连接栓111;插销112;横梁2;卷扬机3;横移滑动架301;吊钩302;转台装置4;顶升油缸5;滑架装置6;U型导向槽7;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8;转动臂架801;滚动轮802;第一弹簧803;第二弹簧804;阻尼套805;编码器806;连杆807;滑杆808;楔形块809;滑套810;贯穿孔811;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
‑
9中,一种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包括横梁2和在横梁2上横向滑动的卷扬机3,横梁2两端各设有支腿立架1,支腿立架1包括至少两个斜撑101,斜撑101下端设有斜撑底板104,斜撑底板104下侧面设有万向轮105和可调整高度的支撑地脚107,地面设有混凝土预制块110,混凝土预制块110内设有多个预埋连接栓111,支撑地脚107下端设有法兰支
撑板109,预埋连接栓111上端与法兰支撑板109可拆卸连接。
[0028]安装前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在顶杆工程竖井孔口外围施工至少四个混凝土预制块110,并在其中预埋预埋连接栓111,混凝土预制块110下端弯曲也可和另一预埋连接栓111利用横向钢筋连接。
[0029]在地面施工两条平行的轨道,将提升架沿着轨道移动至顶杆工程竖井孔口,将法兰支撑板109安装到预埋连接栓111露出端并锁紧。
[0030]卷扬机3钢丝端设有吊钩302,横梁2为工字形钢,横移滑动架301设有多组滚轮,滚轮抵靠在工字钢的边沿上,卷扬机3通过横移滑动架301与横梁2连接。
[0031]优选的方案中,各支腿立架1上端设有套杆102,套杆102中套接有可伸缩的伸缩杆103,伸缩杆103上端连接横梁2,还设有顶升油缸5,顶升油缸5一端连接套杆102,顶升油缸5另一端连接伸缩杆103。
[0032]两个支腿立架1均设有顶升装置,顶升油缸5工作时可同时顶起横梁2的两端,将横梁2的高度提升,横梁2升降功能能够保证提升架在工地转运时,避开净空不足的区域。
[0033]优选的方案中,横梁2两端各设有可横向滑动的滑架装置6,滑架装置6下端设有转台装置4,转台装置4下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其特征是:包括横梁(2)和在横梁(2)上横向滑动的卷扬机(3),横梁(2)两端各设有支腿立架(1),支腿立架(1)包括至少两个斜撑(101),斜撑(101)下端设有斜撑底板(104),斜撑底板(104)下侧面设有万向轮(105)和可调整高度的支撑地脚(107),地面设有混凝土预制块(110),混凝土预制块(110)内设有多个预埋连接栓(111),支撑地脚(107)下端设有法兰支撑板(109),预埋连接栓(111)上端与法兰支撑板(109)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其特征是:各支腿立架(1)上端设有套杆(102),套杆(102)中套接有可伸缩的伸缩杆(103),伸缩杆(103)上端连接横梁(2),还设有顶升油缸(5),顶升油缸(5)一端连接套杆(102),顶升油缸(5)另一端连接伸缩杆(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其特征是:横梁(2)两端各设有可横向滑动的滑架装置(6),滑架装置(6)下端设有转台装置(4),转台装置(4)下端与支腿立架(1)上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其特征是:斜撑底板(104)上设有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8)和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9),地面设有U型导向槽(7),U型导向槽(7)两侧设有立边,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8)和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9)用于检测U型导向槽(7)的立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顶管工程施工用提升架,其特征是:斜撑底板(104)至少四角设有转动臂架(801),转动臂架(801)中部与斜撑底板(104)铰接,转动臂架(801)一端设有滚动轮(802),滚动轮(802)用于接触U型导向槽(7)的立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何洋,钟伟,姚春宇,梁育生,谯良,邱科瑞,宋稳,李正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成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