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过向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施加电力而将电能转换为光,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显示和照明技术,通常包含阳极、阴极和在这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的有机层。有机发光的电子版(有机EL)的有机层可以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辅助层、发光辅助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电子缓冲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可以取决于它们的功能将有机层中使用的材料分为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空穴辅助材料、发光辅助材料、电子阻挡材料、发光材料、电子缓冲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在有机EL的装置中,通过施加电压将来自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注入到发光层中,并且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产生具有高能量的激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电子通过能量移动到激发态并由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的能量发射光。
[0003]然而,现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HOMO、LUMO能级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其中,Ar1‑
A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
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
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
C60的杂芳基;其中,Ar1‑
Ar3中至少一者选自式2所示的结构,其中,T1,T2,T3,T4,T5各自独立的选自CR或N,R选自氢或氘,且T1,T2,T3,T4,T5中至少一者选自N;L1‑
L4各自独立选自连接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1
‑
C6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
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
C60的亚杂芳基;X选自O或S;所述取代的C1
‑
C30的烷基、取代的C3
‑
C30的环烷基、取代的C5
‑
C60的芳基、取代的C3
‑
C60的杂芳基、取代的C1
‑
C6的亚烷基、取代的C6
‑
C30的亚芳基、取代的C3
‑
C60的亚杂芳基中的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C1
‑
C6的烷基、C3
‑
C30的环烷基、C5
‑
C12的芳基、C3
‑
C12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其中,Ar2‑
A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
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
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
C60的杂芳基;T1,T2,T3,T4,T5各自独立的选自CR或N,R选自氢或氘,且T1,T2,T3,T4,T5中至少一者选自N;L2‑
L3各自独立选自连接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1
‑
C6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
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
C60的亚杂芳基;X选自O或S;所述取代的C1
‑
C30的烷基、取代的C3
‑
C30的环烷基、取代的C5
‑
C60的芳基、取代的C3
‑
C60的杂芳基、取代的C1
‑
C6的亚烷基、取代的C6
‑
C30的亚芳基、取代的C3
‑
C60的亚杂芳基中的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C1
‑
C6的烷基、C3
‑
C30的环烷基、C5
‑
C12的芳基、C3
‑
C12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1‑
L4各自独立选自连接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
‑
C30的亚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
Ar3各自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
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
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
C60的杂芳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2‑
L3各自独立选自单键、C6
‑
C30的亚芳基;Ar2‑
Ar3各自独立选自C6
‑
C30的芳基、C3
‑
C18的杂芳基;X选自O或S。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T1选自N,T2,T3,T4,T5各自独立的选自CR;或,T2选自N,T1,T3,T4,T5各自独立的选自CR;或,T1,T5选自N,T2,T3,T4各自独立的选自CR;或,T2,T5选自N,T1,T3,T4各自独立的选自CR;或,T1,T4选自N,T2,T3,T5各自独立的选自CR;R选自氢或氘。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2‑
L3各自独立选自单键、亚苯基、亚萘基;Ar2‑
Ar3各自独立选自苯基、萘基、吡啶基、嘧啶基。8.根据权利要求1
‑
7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选自如下:
9.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
‑
8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如下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其中,Ar
W1
、Ar
W2
、Ar
W3
各自独立选自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6
‑
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宽,刘风娇,周仁美,缪振扬,邹清华,丁欢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