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16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再生沥青: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沥青混合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再生沥青混合料由于自身各种优良性能,早已成为道路施工中路面的主要成分,在当前再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薄层罩面(也称微表处理技术)主要用来修复基层基本稳定但面层已有相当程度损坏的道路表面,是对路面的常见问题和裂缝进行处理的有效方式和主要措施。
[0003]现有的,在传统的薄层罩面技术上进行改良优化后产生技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抗滑、平整、降噪、耐磨、环保等特点,并且可快速施工,提升混合料路用性能,并结合温拌技术,降低混合料摊铺温度要求,能适应更小的摊铺厚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技术比传统的薄层罩面具有更小的摊铺厚度,为了达到更小的摊铺厚度,对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的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再生沥青:30

60份;集料:15

25份;矿粉:20

30份;聚氨酯纤维:10

30份;所述改性再生沥青由再生沥青、抗压强度改性剂、聚丙烯酰胺、纳米二氧化钛和乳化剂改性制得。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抗压强度改性剂、聚丙烯酰胺和纳米二氧化钛对再生沥青进行改性,改性剂起到改善再生沥青表面的粘合作用,纳米二氧化钛和聚丙烯酰胺分散和附着在再生沥青表面,使再生沥青更好的与集料混合均匀,更好地提高改性再生沥青与集料和矿粉的相容性;改性后的再生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通过改性再生沥青、集料、矿粉和聚氨酯纤维的共同配合,可以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加入聚氨酯纤维可以填充改性再生沥青的空隙,提高改性再生沥青和集料的堆积密集程度,提高了改性再生沥青与集料和矿粉的粘结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
[0008]优选的,所述抗压强度改性剂由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丙烯酸丁酯制成,所述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丙烯酸丁酯的重量比为(1.7

1.9):(1.3

1.5):1:(0.5

0.7)。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和聚丙烯酸丁酯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搅拌混合后再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制备的抗压强度改性剂对再生沥青进行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可以与聚丙烯酸丁酯反应,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沥青的粘合性,使改性再生沥青与集料的粘结性更好,加快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成膜速度,进而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当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丙烯酸丁酯在特定的重量配比时,改性剂可以大大提高再生沥青的粘合性,同时在四者的协同作用下制得的改性剂可以提高再生沥青表面的交联能力,使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强的抗压性能。
[0010]优选的,所述改性再生沥青、集料、矿粉和聚氨酯纤维的重量比为(2.6

2.8):1:(1.3

1.5):(1.1

1.3)。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改性再生沥青、集料、矿粉和聚氨酯纤维在特定的配比时,可以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强度,使再生沥青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拉拔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再生沥青、改性剂、聚丙烯酰胺和纳米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2.3

2.5):(0.7

0.9):1:(1.5

1.7)。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改性再生沥青的过程中,控制制备改性再生沥青原料在特定的配比时,可以提高再生沥青的水稳定性的同时增大再生沥青表层和内部的渗透压,使水的流动速度增大,制备出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优的耐高温性能,进而使再生沥青混合料获得抗压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再生沥青混合料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

20份;椰壳纤维:10

25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原料中还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椰壳纤维,其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椰壳纤维可以和改性再生沥青共同配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以提高改性再生沥青的流动性,使椰壳纤维可以均匀分布在改性再生沥青内,加强了改性再生沥青与集料和矿粉的紧密程度,进而大大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合料各组分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和抗压强度。
[0016]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卵磷脂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乳化剂可以降低体系中的截面张力,从而促进纳米二氧化钛和聚丙烯酰胺在再生沥青表面形成较稳定的界面膜。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集料和聚氨酯纤维混合搅拌后烘干,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改性再生沥青、矿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椰壳纤维加热混合搅拌,得到所述再生沥青混合料。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制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原料分步骤进行,使各种原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从而得到抗压强度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0020]优选的,所述改性再生沥青的制备方法为:将再生沥青加热后加入改性剂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
将混合物、聚丙烯酰胺和乳化剂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改性再生沥青。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再生沥青进行改性,使纳米二氧化钛和聚丙烯酰胺均能附着在再生沥青表面,使再生沥青表面具有活性基团,更好地提高改性再生沥青与集料和矿粉的相容性,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性能。
[0022]优选的,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丙烯酸丁酯在加热搅拌混合,再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挤出造粒成型,得到所述改性剂。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和聚丙烯酸丁酯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搅拌混合后再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制备的抗压强度改性剂,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沥青的粘合性,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效果:1.本申请通过抗压强度改性剂、聚丙烯酰胺和纳米二氧化钛对再生沥青进行改性,改性剂起到改善再生沥青表面的粘合作用,纳米二氧化钛和聚丙烯酰胺分散和附着在再生沥青表面,使再生沥青更好的与集料混合均匀,更好地提高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再生沥青:30

60份;集料:15

25份;矿粉:20

30份;聚氨酯纤维:10

30份;所述改性再生沥青由再生沥青、抗压强度改性剂、聚丙烯酰胺、纳米二氧化钛和乳化剂改性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强度改性剂由20

40重量份聚苯乙烯、20

30重量份聚丁二烯、12

28重量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0

26重量份聚丙烯酸丁酯制成,所述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丙烯酸丁酯的重量比为(1.7

1.9):(1.3

1.5):1:(0.5

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再生沥青、集料、矿粉和聚氨酯纤维的重量比为(2.6

2.8):1:(1.3

1.5):(1.1

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沥青、抗压强度改性剂、聚丙烯酰胺和纳米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2.3

2.5):(0.7

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宾路慧周忠义卢浩季昌伟赵露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