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偌霖专利>正文

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12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属于新能源电动车辆补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车辆交直流兼容车载充电技术;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包括:交流充电模块和直流供电模块,交流充电模块为通用交流220V慢充OBC,完成车辆动力电池交流桩车载充电;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电压隔离变换单元和防倒灌单元,电压隔离变换单元将车辆动力电池,经直流电压转换、升压至直流充电桩认可的握手条件电压值,诱导直流充电桩供电,充电桩直流电源经防倒灌单元接入交流充电模块,实现车辆动力电池直流桩车载快充。快充。快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属于新能源电动车辆补能
,特别涉及电动车辆交直流兼容车载充电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新能源汽车供需旺盛,电动化进程持续加速,A级紧凑型及以下小微型电动车占据我国当前新能源市场大部分,电动车充电可分为交流充电(慢充)与直流充电(快充)两种,车载充电机为交流充电方案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国内A级以下小微型电动车的车载充电机主要有额定功率2.2kW(AC220V,10A)、3.3kW(AC220V,16A)及6.6kW(AC220V,32A),这类车型主流配置150V以下动力电池、只能支持交流慢充,如图4所示。
[0003]近年来直流充电桩快速普及,主流直流充电桩为280V~500V支持快充;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要求的不断提升及电池容量的不断扩大,车载充电机将逐步向高压大功率方向发展,如图5所示;为了解决A级以下小微型电动车的直流车载快充,关键是150V以下动力电池的车载直流快充技术,研究150V以下动力电池的车载交直流兼容充电技术,应用于A级以下小微型电动车交直流兼容车载充电器,对于新能源电动车辆推广应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实现150V以下动力电池车辆的车载交直流兼容充电,具备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功能。
[0005]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包括:交流充电模块和直流供电模块;交流充电模块包括:220V或者380V的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单元(11)、进行交直流变换,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2)、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逆变器(13)进行直、交流变换,变压器(14)、进行交流电压变换,整流输出单元(15)、输出直流充电电压和电流,形成交流充电模块(10)、对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实现交流桩车载充电;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电压隔离变换单元(16)和防倒灌单元(17);电压隔离变换单元(16):由电压小于150V的车辆动力电池,经直流电压转换、升压至直流充电桩认可的握手条件电压值,诱导直流充电桩供电;防倒灌单元(17):充电桩直流电源经防倒灌单元(17)接入交流充电模块(10),并入点为整流滤波单元(11)之后、并且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2)之前,避免交、直流干扰和电流冲击,充电桩直流电源并入交流充电模块(10)对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实现直流桩车载充电,形成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其中:交流充电时:220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单元(11)进行AC/DC变换、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2)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逆变器(13)进行DC/AC变换、变压器(14)进行AC/AC电压变换、整流输出单元(15)输出DC充电电压和电流,对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实现交流供电车载
充电;直流供电时:车辆的动力电池、电压V
P
<150V,经电压隔离变换单元(16)升压至直流充电桩认可的握手条件电压值,诱导直流充电桩供电;充电桩直流电源经防倒灌单元(17)后并入交流充电模块(10),对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实现直流供电车载充电。
[0006]上述的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直流供电模块中:直流电源经防倒灌单元(17)接入交流充电模块(10)中,并入点为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2)之后、并且逆变器(13)之前,实现高效率直流电源供电,形成一种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
[0007]上述的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直流供电模块中:省却防倒灌单元(17),供电端引入交、直流通断互锁开关,直流电源并入点为整流滤波单元(11)之前的交流供电端,实现直流电源供电,形成开关式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
[0008]上述的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直流供电模块中:电压隔离变换单元(16),由车载的12V或者24V直流电池,经直流电压转换、升压至直流充电桩认可的握手条件电压值,诱导直流充电桩供电。
[0009]上述的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为两轮、三轮、四轮电动车辆进行交流桩供电车载充电或者直流桩供电车载充电,以便实现动力电池电压小于150V的电动两轮、三轮或者四轮车辆的交直流通用充电。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提出的一种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实现150V以下动力电池车辆的车载交直流兼容充电,直流充电桩供电可以实现车辆大电流快充,具备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功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流程图;图2为一种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流程图;图3为开关式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流程图;图4为现行150V以下动力电池交流车载充电器流程图;图5为现行150V以上动力电池交直流车载充电器流程图;图6为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电路原理图;图7为一种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电路原理图;图8为开关式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电路原理图;图中:10
‑‑
交流充电模块,11
‑‑
整流滤波单元,12
‑‑
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3
‑‑
逆变器,14
‑‑
变压器,15
‑‑
整流输出单元,16
‑‑
电压隔离变换单元,17
‑‑
防倒灌单元,20
‑‑
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
实施方式
[0012]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选定一种A级以下小微型电动车,车辆的动力电池电压V
P
=96V,设定交流充电桩供电电压220V,设定直流充电桩供电电压320V,选择交流充电桩或者直流充电桩供电,由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为所选定车辆的动力电池充电。
[0013]图1所示的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流程图,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包括:交流
充电模块和直流供电模块;交流充电模块(10)为通用交流220V慢充OBC,是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的基础部分;交流充电模块包括:交流充电桩的220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单元(11)、进行交直流变换,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2)、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逆变器(13)进行直流、交流变换,变压器(14)、进行交流电压变换,整流输出单元(15)、输出直流充电电压和电流,形成交流充电模块(10)、对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实现交流桩车载充电;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电压隔离变换单元(16)和防倒灌单元(17);电压隔离变换单元(16):由电压96V的车辆动力电池,经直流电压转换、升压至320V,满足直流充电桩认可的握手条件电压值,诱导直流充电桩供电;防倒灌单元(17):充电桩直流电源经防倒灌单元(17)接入交流充电模块(10),并入点J1、J2为整流滤波单元(11)之后、并且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2)之前,避免交、直流干扰和电流冲击,完成充电桩直流电源并入交流充电模块(10),对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实现直流桩车载充电,形成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20),如图6所示;图2所示的一种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流程图,由图1所示的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包括:交流充电模块和直流供电模块;交流充电模块包括:220V或者380V的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单元、进行交直流变换,功率因数校正单元、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逆变器进行直、交流变换,变压器、进行交流电压变换,整流输出单元、输出直流充电电压和电流,形成交流充电模块、对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实现交流桩车载充电;其特征在于,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电压隔离变换单元和防倒灌单元;电压隔离变换单元:由电压小于150V的车辆动力电池,经直流电压转换、升压至直流充电桩认可的握手条件电压值,诱导直流充电桩供电;防倒灌单元:充电桩直流电源经防倒灌单元接入交流充电模块,并入点为整流滤波单元之后、并且功率因数校正单元之前,充电桩直流电源并入交流充电模块对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实现直流桩车载充电,形成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通用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供电模块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林王亚魏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高偌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