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11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了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处理技术,具体涉一种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棉织物是一种亲水性织物,很容易被水浸润,同时也易受到其它液体污渍的影响,并且还具有易发霉、易燃等缺点,这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克服这些缺点,研究人员对棉织物进行功能性整理,具有抗菌、自清洁、防冰、导电等功能。对棉织物进行疏水整理,既有简单的涂层整理,例如静电纺丝、喷涂法、溶胶

凝胶法等物理方法,又可以通过化学接枝反应,利用棉纤维表面羟基的反应活性,接入不同种类的功能单体,也可以实现超疏水织物。但是现有接枝处理得到的织物性能还需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利用全氟聚醚羧酸二次疏水化修饰,使PS改性棉织物接触角从144.8
ꢀ±ꢀ
3.6
°
提高到155.2
ꢀ±ꢀ
3.5
°
,表现出超疏水性能。整理织物具有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在经过10次油水分离循环试验后,其油水分离效率保持为98.6%。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溴源与棉织物反应,得到棉

Br;然后以苯乙烯与棉

Br反应,得到棉

PS;然后将棉
/>PS与全氟聚醚羧酸反应,得到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
[0005]本专利技术中,溴源为有机溴化合物,比如2

溴异丁酰溴;碱化棉织物由原棉织物经过氢氧化钠处理得到。优选的,溴源与棉织物的质量比为(0.5~2.5)∶1,优选为(1.5~2.2)∶1。
[0006]本专利技术中,溴源与棉织物反应的温度为5~45℃,时间为5~30小时,优选的,现在5℃~室温下反应1~5小时,再于室温~45℃反应20~25小时。
[0007]本专利技术中,溴源与棉织物的反应在有机碱以及有机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优选的,有机碱为三乙胺,有机催化剂为吡啶类化合物,比如4

二甲氨基吡啶。有机催化剂的用量为棉织物质量的1~8%,优选3~6%,比如4~5%。
[0008]本专利技术中,苯乙烯与棉

Br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优选的,苯乙烯与棉

Br反应时,苯乙烯的浓度为0.1~1mol/L,优选0.5~1mol/L,再优选0.6~0.8mol/L;优选的,苯乙烯与棉

Br反应时,浴比为1∶(50~150),优选1∶(100~130)。
[0009]本专利技术中,苯乙烯与棉

Br的反应在有机配体以及铜盐存在下进行;优选的有机配体为PMDETA、铜盐为溴化亚铜;优选的,棉

Br、有机配体、铜盐的质量比为1∶(0.8~1.2)∶(1~1.5),优选为1∶(0.9~1.1)∶(1.2~1.3)。
[0010]本专利技术中,苯乙烯与棉

Br的反应温度为30~100℃,优选50~60℃;时间为5~30
小时,优选8~24小时,进一步优选10~16小时。
[0011]本专利技术中,棉

PS与全氟聚醚羧酸的反应在有机碱催化下进行,优选的有机碱为DBU;优选的,棉

PS、全氟聚醚羧酸、DBU的质量比为1∶(1.5~3)∶(0.1~0.2),优选为1∶(1.8~2.5)∶(0.12~0.15)。
[0012]本专利技术中,全氟聚醚羧酸的分子量为500~20000,优选500~1200,进一步优选500~750。
[0013]本专利技术中,棉

PS与全氟聚醚羧酸的反应温度为80~100℃,时间为10~15小时。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述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在制备或者作为疏水材料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述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在制备或者作为油水分离材料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以2

溴异丁酰溴在碱化棉织物上反应,使棉织物引入ATRP反应基团,以DMF作为反应溶剂,在PMDETA/CuBr体系下引发苯乙烯聚合,在棉织物上构建粗糙表面。利用全氟聚醚羧酸进行二次修饰,以制备超疏水棉织物。以SEM和WCA测试表征,研究了反应液浴比、单体浓度和接枝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液浴比为1:120,单体浓度为0.75 mol/L,反应时间为8 h以上,均可获得较好粗糙形貌的棉织物。随着接枝时间的增加,对水接触角可增加到144.8
ꢀ±ꢀ
3.6
°
。通过EDS、FT

IR和AFM证明了反应的成功进行。AFM表示利用ATRP接枝苯乙烯,可以构建表面粗糙度Rq = 61.6 nm的粗糙表面。粗糙表面的存在使得棉织物由亲水变成疏水。利用全氟聚醚羧酸的二次修饰,使对水接触角144.8
ꢀ±ꢀ
3.6
°
从提高到155.2
ꢀ±ꢀ
3.5
°
,EDS、FT

IR和XPS证明了反应的成功进行。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具有优异的油水分离效率和耐摩擦牢度,在经过10次油水分离循环试验后,其油水分离效率保持为98.6%。通过XRD测试证明对棉织物接枝改性基本上发生在纤维表面,对纤维的微细结构不会造成损伤和改变。
[0017]本专利技术采用可控接枝苯乙烯在纤维表面构筑粗糙形貌,并进一步利用全氟聚醚羧酸二次疏水化修饰。通过可控接枝在纤维表面生成的粗糙物理结构可以在织物接触水滴时包裹空气,大大减少纤维与水滴直接接触面积,结合全氟聚醚提供的低表面能化学元素,提供超疏水功能。这是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接枝改性及二次修饰实验流程。
[0019]图2为棉

Br大分子引发剂的红外和EDS表征:(a)红外;(b)EDS。
[0020]图3为棉

Br大分子引发剂的SEM图及对水接触角测试:(a)原棉;(b)棉

Br大分子引发剂。
[0021]图4为不同反应浴比对形貌的影响(浓度为0.5 mol/L,反应时间为8 h):(a, a1)1:50;(b, b1)1:120。
[0022]图5为不同单体浓度对织物形貌的影响及对水接触角(反应液浴比为1:120,反应时间为12 h):(a, a1)0.5 mol/L;(b, b1)0.75 mol/L。
[0023]图6为不同接枝时间对棉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反应液浴比为1:120,浓度为0.75 mol/L):(a)8 h;(b)12 h;(c)16 h;(d)24 h。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溴源与棉织物反应,得到棉

Br;然后以苯乙烯与棉

Br反应,得到棉

PS;然后将棉

PS与全氟聚醚羧酸反应,得到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溴源为有机溴化合物;溴源与棉织物的质量比为(0.5~2.5)∶1;溴源与棉织物反应的温度为5~45℃,时间为5~30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溴源与棉织物的反应在有机碱以及有机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有机催化剂的用量为棉织物质量的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控接枝苯乙烯二次修饰超疏水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苯乙烯与棉

Br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苯乙烯与棉

Br反应时,苯乙烯的浓度为0.1~1mol/L;苯乙烯与棉

Br反应时,浴比为1∶(50~1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控接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战雄吕存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