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的
,具体而言,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而交通基础设施则指的是运用于交通中的建筑结构等,例如桥梁、铁路、公路、隧道以及边坡等等。
[0003]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耐久性及正常使用功能,对交通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危及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0004]为了保证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需要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状态进行监测,以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可能出现的损伤变化进行预警等。
[0005]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接采用各种传感器布置在交通基础设施上,通过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判断交通基础设施的损伤变化,但是,现有的监测方法存在监测精度较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固定位置且固定布置的基准站以及监测站,所述监测站布置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待监测的监测位置上;所述基准站与北斗系统通讯,并通过北斗系统实时获得基准站的空间位置的基准位置数据;所述监测站与北斗系统通讯,并通过北斗系统实时获得监测站的空间位置的监测位置数据;所述基准站将基准位置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所述监测站将监测位置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将基准位置数据与监测位置数据进行实时差分运算,获得监测位置实时的空间移动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基础设施为桥梁或隧道或公路或边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站以及基准站分别具有北斗接收机,所述北斗接收机与北斗系统通讯,接收北斗系统发出的信息,获得所述基准位置数据以及监测位置数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具有可视化的展示平台,所述展示平台具有可视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当所述监测位置的空间移动数据超过设定值时,所述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上显示相应的预警信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基准位置数据以及监测位置数据后,对所述基准位置数据以及监测位置数据进行数据解算,所述数据解算包括以下解算步骤:1)、利用伪距观测信息分别对基准位置数据以及监测位置数据进行最小二乘算法估计,获得基准站以及监测站的估计坐标数据;2)、获得估计坐标数据后,对估计坐标数据进行对双差运算,消除大气误差和钟差;3)、利用载波观测信息固定模糊度,获得高精度基线向量;4)、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步骤1)、步骤2)以及步骤3)进行迭代,获得高精度的精确坐标数据。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站包括监测桩,所述监测位置为非土质地基,所述监测位置上具有混凝土层,所述监测桩内设有电池;所述监测桩的底部设有钢板,所述监测桩与钢板呈垂直布置,所述监测桩的顶部设有支座,所述北斗接收机连接在支座上;所述监测桩的顶部套设有罩体,所述罩体罩设在北斗接收机的外部,将所述北斗接收机封闭在罩体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层中设有安装孔,所述钢板抵接在混凝土层中,所述钢板中穿设有膨胀螺钉,所述膨胀螺钉穿进在安装孔中,与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将所述钢板与混凝土层固定连接;所述制作包括条状杆以及设置在条状杆中间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条状杆垂直布置;所述条状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监测桩的顶部的两侧,且与监测桩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朝上背离监测桩的顶部布置,所述北斗接收机与安装杆螺纹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中部朝上拱起,形成拱起部,所述拱起部的底部形成朝上凹陷的拱起腔,所述拱起腔的底部具有底部开口;所述拱起部的外周形成有外环部,所述膨胀螺钉穿过外环部,且所述外环部的底部贴设有黏胶层;
所述监测桩连接在拱起部上,且朝下延伸,形成穿设在拱起腔中的穿入部,所述穿入部的底部位于拱起腔的底部开口的上方;所述拱起腔中通过灌胶填充有弹性胶体,所述弹性胶体包裹着穿入部,与穿入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胶体的顶部与拱起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胶体的底部朝下延伸出拱起腔,形成外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芳,江建,张宪彬,林明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