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73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得到一种吸音材料(1),其构成如下:纤维块(2),其中,一根或多根纤维(6)相互缠绕而成块,在块的内部具有第一空隙(8)和在第一空隙(8)中捕捉的第一树脂粒子(3);和第二树脂粒子(4),其配置于在多个纤维块(2)之间形成的第二空隙(9)中、具有比第一树脂粒子(3)的粒径大的粒径。利用在第一空隙(8)中捕捉的第一树脂粒子(3),提高高频范围的吸音性能;利用配置于第二空隙(9)中的第二树脂粒子(4),提高低频范围的吸音性能。该吸音材料在低频范围和高频范围均具有优异的吸音性能。高频范围均具有优异的吸音性能。高频范围均具有优异的吸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音材料


[0001]本公开涉及在电气设备、汽车等的噪音对策中所使用的吸音材料。

技术介绍

[0002]从空调机、冰箱等电气设备、汽车产生的噪音包含低频范围和高频范围的音波,因此需要具有从低频范围到高频范围的宽范围的吸音性能的吸音材料。目前为止,已知使玻璃棉等多孔材料附着聚氨酯树脂等粉体材料的吸音材料,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附着有微细的粉体材料的多孔材料成型为一定厚度的片材,提高高频范围的吸音性能。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44548号公报(特别是参照表1、图3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虽然通过适当地选择附着于多孔材料的微细的粉体材料的粒径,从而能够提高高频范围的吸音性能,但难以提高低频范围的吸音性能。因此,得到在提高高频范围的吸音性能的同时提高低频范围的吸音性能的吸音材料是课题所在。
[0008]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低频范围和高频范围的吸音性能优异的吸音材料。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公开的吸音材料包括:纤维块,其中,一根或多根纤维相互缠绕成块,在块的内部具有第一空隙和在第一空隙中捕捉的第一树脂粒子;和第二树脂粒子,其配置于在多个纤维块之间形成的第二空隙中,具有比第一树脂粒子的粒径大的粒径。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公开,利用在第一空隙中捕捉的第一树脂粒子,提高高频范围的吸音性能,利用配置在第二空隙中、具有比第一树脂粒子的粒径大的粒径的第二树脂粒子,提高低频范围的吸音性能,因此能够得到低频范围和高频范围的吸音性能优异的吸音材料。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吸音材料的概略构成的截面示意图。
[0014]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吸音材料的纤维块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吸音材料的吸音率的坐标图。
[0016]图4为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吸音材料的吸音率的粒径比依赖性的坐标图。
[0017]图5为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吸音材料的吸音率的第二树脂粒子的粒径依赖性的坐标图。
[0018]图6为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吸音材料的吸音率的纤维块直径依赖性的坐标图。
[0019]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吸音材料的吸音率的体积密度依赖性的坐标图。
[0020]图8为示出实施方式5中的吸音材料的概略构成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人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采用使在纤维中捕捉微细的树脂粒子的纤维块和在多个纤维块之间的粗大的树脂粒子存在的构成,能够制成低频范围和高频范围这两者的吸音性能优异的吸音材料,成为提高宽范围的频率范围的吸音性能的构成。
[0022]以下,对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3]实施方式1.
[0024]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吸音材料1的截面示意图。吸音材料1为如下构成:在多个纤维块2中分别捕捉第一树脂粒子3,在作为多个纤维块2之间的空隙的第二空隙9中配置直径比第一树脂粒子3大的第二树脂粒子4。
[0025]如图2所示,就纤维块2而言,通过一根或多根纤维6相互缠绕而形成块,在块的内部形成的第一空隙8中捕捉第一树脂粒子3,从而成为纤维块2。纤维块2是通过使一根纤维6弯曲、或使多根纤维6密集而形成的例如球状的块即可。纤维块2可为椭圆形、多边形等,也可为使它们的形状的一部分成为平面的扁平形状。可使多个纤维块2的全部为一种形状,也可例如球形和扁平形状混杂等将多种形状混合。纤维块2是能够在第一空隙8中捕捉第一树脂粒子3、能够形成可配置比第一树脂粒子3的粒径大的第二树脂粒子的第二空隙9的大小即可。例如,纤维块2的直径可为0.1mm以上且100mm以下左右。其中,所谓纤维块2的直径,是指平均直径,例如,使用游标卡尺测定20处左右,进行算术平均而求出。
[0026]纤维6从例如玻璃棉、岩棉、碳纤维、氧化铝纤维、硅灰石、钛酸钾纤维等无机纤维材料、棉、麻等天然纤维材料、聚酯树脂纤维、芳族聚酰胺树脂纤维等有机纤维材料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即可。就纤维6的线径而言,从适度地形成捕捉第一树脂粒子3的第一空隙8的观点出发来决定即可,例如可使其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其中,纤维6的线径例如由在使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倍至5000倍左右的纤维6的截面像中测定20处左右的平均值求出。
[0027]第一树脂粒子3例如从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即可。使第一树脂粒子3的粒径成为获得高频范围的吸音性能、使第一树脂粒子3被第一空隙8捕捉的大小即可。就第一空隙8的大小而言,可根据第一树脂粒子3的粒径,改变纤维6的线径而调整。例如,在使第一树脂粒子3的粒径为1mm的情况下,可使纤维6的线径为7μm。其中,所谓第一树脂粒子3的粒径,是指平均粒径,例如,在使用SEM、放大1000倍至5000倍左右的纤维块2的表面或截面的像中,测定20处左右捕捉的第一树脂粒子3的粒径,进行算术平均而求出。
[0028]第二空隙9设置在多个纤维块2之间。第二空隙9的大小和在吸音材料1中所占的总体积与纤维块2的大小有关系。在纤维块2的填充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纤维块2变小,则在相同的体积中的吸音材料1中所占的第二空隙9的总体积的比例变大。如果第二空隙9变大,则能够将粒径大的第二树脂粒子4配置在第二空隙9中。另外,通过使纤维块2分散,从而能够将第二树脂粒子4分散地配置。
[0029]第二树脂粒子4从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酯树脂、聚
酰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即可。如果将粗大的粒子用于第二树脂粒子4,则将低频范围的音波的振动能量有效地转变为热能,因此能够提高低频范围的吸音性能。因此,将粒径比第一树脂粒子3大的树脂粒子用于第二树脂粒子4。例如,在第一树脂粒子3的粒径为0.6mm、纤维块2的直径为26mm的情况下,第二树脂粒子4的粒径可为21mm。所谓第二树脂粒子4的粒径,是指平均粒径,例如,使用光学显微镜或游标卡尺,测定20处左右,进行算术平均而求出。
[0030]其中,从在第一空隙8中捕捉第一树脂粒子3、在第二空隙9中配置第二树脂粒子4的观点出发,纤维块2的重量与将第一树脂粒子3和第二树脂粒子4合并的总树脂粒子重量之比可为70:30~95:5。优选地,可为80:20~90:10,如果为80:20~90:10,则能够在第一空隙8中有效地捕捉第一树脂粒子3,在第二空隙9中有效地配置第二树脂粒子4。另外,第一树脂粒子3的重量与第二树脂粒子4的重量之比可为5:95~50:50。优选地,可为20:80~40:60,为20:80~40:60时,容易使第二树脂粒子4在第二空隙9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音材料,其具备:纤维块,其中,一根或多根纤维相互缠绕而成块,在所述块的内部具有第一空隙和在所述第一空隙中捕捉的第一树脂粒子;和第二树脂粒子,其配置于在多个所述纤维块之间形成的第二空隙中,具有比所述第一树脂粒子的粒径大的粒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粒子选自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粒子选自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粒子4的粒径与所述第一树脂粒子的粒径之比为2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粒子的粒径为1mm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块的直径为5mm以上且70mm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线径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块与所述第二树脂粒子合并的填充材料的体积密度为30kg/m3以上且200kg/m3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正木元基松本迪齐三田村昌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