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5751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以聚乳酸纤维、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和棉花纤维为原料制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三种纤维的配比为:聚乳酸纤维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
,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絮片在纺织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装饰用、服装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用量巨 大。絮片品类繁多,按原料分,有棉絮片、蚕丝絮片、涤纶絮片、丙纶絮片等;按加 工技术分,有普通梳理成絮、喷胶成絮、复合技术成絮等。原料和加工技术的不同, 带来了絮片性能、品质的巨大差异。众所周知,传统的纯棉胎厚重、使用一段时间后 会出现板结、破洞、发黄,没有回弹性等现象,并且易滋生细菌,严重影响其舒适性、 保暖性和人体健康。目前,床品絮片除羽绒、羊毛、蚕丝外,大部分用涤纶絮片,它 的制造采用化学方式,排放有害、有毒气体,在洗涤和晾晒时会释放出涤纶微粒,污 染空气和水道土壤,影响人的健康。
[0003]材料的变革是纺织品绿色低碳的必经之路。只要动用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些化 石原料,就不可能实现碳中和。生物基纤维特别是聚乳酸纤维作为当代绿色纺织品中 全降解、集多种天然功能的典范,纺织品从传统温饱型转向绿色健康、时尚护理型创 新材料已成为今后小康型经济社会与之匹配的纺织品的绿色低碳环保的重要材料,达 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断追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迎合纺织品绿色低碳的要求,开发一种绿色环保的可生物降 解的家纺用品、服装的填充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以聚 乳酸纤维、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和棉花纤维为原料制成,按重量百分比 计,所述三种纤维的配比为:
[0006]聚乳酸纤维:50%

85%;
[0007]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12%

40%;
[0008]棉花纤维:10%

3%。
[0009]优选的,所述三种纤维的配比为:
[0010]聚乳酸纤维:70%;
[0011]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25%;
[0012]棉花纤维:5%。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乳酸纤维由聚乳酸的左旋体和右旋体以1:1的比例共混、并 经熔融纺丝而得到。
[0014]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纤维的分子量为38万~45万,断裂强度为2.8cN/dtex~ 5cN/dtex,纤维的粗细度在1D~6D,纤维长度38mm~40mm。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8cN/ dtex
~2.1cN/dtex,纤维的粗细度在1D~6D,纤维长度38mm~40mm。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棉花纤维的棉纤等级为2

3级,纤维长度38mm~40mm。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18]步骤一:按以下重量配比将三种纤维投放到带有计量器的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
[0019]聚乳酸纤维:50%

85%;
[0020]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12%

40%;
[0021]棉花纤维:10%

3%;
[0022]步骤二:混合纤维由传送带输入梳理机,使单根纤维成卷状,勾连成纤网;
[0023]步骤三:纤网进一步进入铺网机成层网;
[0024]步骤四:层网进一步送入针刺机,集聚、蓬松,经加工处理,复合、裁切后,获 得所需尺寸和重量的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乳酸纤维由聚乳酸的左旋体和右旋体以1:1的比例共混、并 经熔融纺丝工艺得到。
[0026]进一步的,所述熔融纺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将原料聚乳酸切片喂入熔融纺丝机,由熔融纺丝送到加热区,加热区温度控 制在195℃~220℃,经过挤压、熔融,向前送至计量泵;
[0028]S2:计量泵控制并确保聚合物熔体稳定流入纺丝箱,在箱中熔体被过滤并被压入 多孔喷丝板中喷出熔体细流,再经调温风箱吹出的冷风快速冷凝而成固化丝束纤维;
[0029]S3:固化丝束纤维依次经导丝辊和摩擦辊引导后,通过卷丝筒被卷绕成一定形状 的卷状,得到聚乳酸初生纤维。
[003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用作家纺用品、服装的 填充物的应用。
[003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相比传统采用化学助剂配上改性的PET的纺织面料,本专利技术的聚乳酸纤维复 合絮片无需化学助剂处理,也因此在生产、使用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化学物残留。
[0033]2、本专利技术的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在制造、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与PET相比 成倍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0034]3、以聚乳酸纤维为原料生产的复合絮片会向外溢出L

乳酸,与人体内正常的糖 代谢产物融合,体内含有分解L

乳酸的酶,进而产生具有抑菌作用的乳酸,防止细 菌等微生物繁殖,抗过敏防臭抗菌等生物质,保养肌肤。絮片填充棉用于纺织品用量 最多,对人体的接触面大,因而对人的保护也是最大。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PLLA单体的DSC表征结果。
[0036]图2为PDLA单体的DSC表征结果。
[0037]图3为PLLA和PDLA共混形成的混合物的DSC表征结果。
制1,3

丙二醇(PDO),副产物少,原材来自天然的可再生资源,特別以甘油作为底 物,进行甘油生物化的制备1,3

PDO,它是生产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 主要原料。而1,3

PDO纤维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有易 于染色、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伸长性同氨纶纤维一样好,与弹性纤维氨纶相比更易 于加工,非常适合纺织服装面料。曾对其进行多次重复拉伸试验,结果表明10次20% 的拉伸,仍然能100%回复,表明它具有优异的拉伸回弹性。它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可回收循环利用,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将逐步替 代涤纶和锦纶而成为21世纪的大型纤维。
[0052]三、棉花纤维:
[0053]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棉 花大多是一年生植物。它是由棉花种子上滋生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的。周围温度较高 时,纤维中含的水分会全部蒸发散去,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使人感觉舒适。空气 又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所以,纯棉纤维纺织品具有良好的保温性,穿着纯棉织品服 装使人感觉到温暖。耐热能良好、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
[0054]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聚乳酸(PLA)纤维、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纤维、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以聚乳酸纤维、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和棉花纤维为原料制成,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三种纤维的配比为:聚乳酸纤维50

85%;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12

40%;棉花纤维3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纤维的配比为:聚乳酸纤维70%;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25%;棉花纤维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纤维由聚乳酸的左旋体和右旋体以1:1的比例共混、并经熔融纺丝而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分子量为38万~45万,断裂强度为2.8cN/dtex~5cN/dtex,纤维的粗细度在1D~6D,纤维长度38mm~4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8cN/dtex~2.1cN/dtex,纤维的粗细度在1D~6D,纤维长度38mm~4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复合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花纤维的棉纤等级为2

3级,纤维长度38mm~40mm。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明陈中碧忻浩忠张入兵李聿建韩云钢徐大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澳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