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及其更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964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轮毂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及其更换方法,其包括上模与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构成型腔,下模的一侧活动设置有贯穿至型腔的顶出机构,下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顶出机构的限位机构,还包括以下更换步骤:首先将固定组件与侧挡组件以及顶出机构分离;接着对固定组件进行转动后,将整个顶出机构从下模的侧壁上取出;然后组将新的顶出机构重新安装到下模的侧壁,最后再将固定组件进行转动后并与侧挡组件相连接,完成更换。本申请能够便于对顶针进行更换修复,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及其更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轮毂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及其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环保减排、使用方便和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
[0003]目前的自行车一体轮,主要由模具一体铸造而成,轮毂轴与轮毂之间通过多个辐条连接而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成型效果好。其中,在使用模具来对轮毂进行成型生产时,首先需要将料液沿着上模的浇道注入轮毂型腔内,在上模与下模的作用下使轮毂在轮毂型腔内成型,然后使上模与下模相互分离,并通过设置在下模处的顶出机构来对露出的轮毂进行顶出,实现成型轮毂的快速出料。
[0004]由于现有的自行车一体车轮的轮毂轴处的结构厚重,采用顶出机构的中的顶针形式来对自行车一体车轮成型的轮毂进行顶出出模容易造成断针损耗,或出现顶出不平衡等现象,故需要经常更换顶针来进行修复以保证成型轮毂的出料效率,造成生产效率的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便于对顶针进行更换修复,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及其更换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构成型腔,所述下模的一侧活动设置有贯穿至型腔的顶出机构,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顶出机构的限位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能够是顶出机构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稳定地安装在下模远离上模的一侧侧壁上,使顶出机构能够稳定地对成型在型腔内部的自行车轮毂进行稳定地顶出,从而提升顶出机构的单次使用寿命,而在需要对顶出机构进行更换时,可以直接将限位机构与顶出机构进行分离,使得顶出机构能够脱离限位机构对其的限位作用,以便于后续将顶出机构快速地从下模上取出更换,达到提升顶出机构更换效率的目的,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对轮毂进行成型生产的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侧挡组件与快拆组件,所述侧挡组件设置于下模上且位于顶出机构的侧壁处,所述快拆组件活动设置于侧挡组件的侧壁且与顶出机构的一侧相抵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出机构安装在侧挡组件之间,并通过快拆组件来对顶出机构进行限位固定,以使顶出机构能够稳定地对型腔内的成型的轮毂进行顶出,另外,当需要对顶出机构进行更换时,能够直接通过将快拆组件从侧挡组件上拆出,来达到快速取出顶出机构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行车轮毂的生产效率。
[0010]优选的,所述侧挡组件包括垫块与安装块,所述垫块设置于下模的外侧且与顶出机构的侧壁相抵接,所述安装块设置于垫块的侧壁且与快拆组件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快拆组件包括定位块与定位条,所述定位块通过定位条活动设置于侧挡组件的侧壁,所述定位块与顶出机构的侧壁相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顶出机构安装在垫块之间,并将定位条与安装块相连接,使顶出机构在定位块与定位条以及垫块的相互作用下,稳定地安装在下模的侧壁上,从而达到增强顶出机构使用稳定性的目的,同时还能通过对定位块与定位条的拆除,来方便对顶出机构的快速拆装更换,进而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对自行车轮毂的成型生产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侧挡组件与固定组件,所述侧挡组件活动设置于下模上且与顶出机构的侧壁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活动设置于侧挡组件的侧壁且与顶出机构的侧壁相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挡组件能够对顶出机构的两侧进行阻挡限位,同时通过固定组件来对顶出机构的外侧进行限位固定,使得顶出机构能够在侧挡组件与固定组件的同时作用下稳定地进行顶出工作,达到提升顶出机构单次使用寿命的目的。
[0015]优选的,所述侧挡组件包括垫块与连接件,所述垫块设置于下模的外侧且与顶出机构的侧壁相抵接,所述连接件活动设置于垫块的侧壁且与顶出机构插接配合。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件与稳定件,所述稳定件通过转动件活动设置于垫块的侧壁。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能够对顶出机构的两侧侧壁进行抵接限位,而设置的连接件,则能够通过与顶出机构的滑插配合来达到进一步提高顶出机构工作稳定性的目的,稳定件能够与顶出机构进行连接,以达到更好地限制顶出机构安装位置的目的,有效地增加了顶出机构的使用寿命,而设置的转动件,便于对稳定件整体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对顶出机构进行更为快速地拆装更换的操作。
[0018]优选的,所述稳定件贯穿至顶出机构的内侧且与连接件相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固定组件与侧挡组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顶出机构的工作稳定性。
[0020]优选的,所述上模的侧壁设置有辅助下料机构,所述辅助下料机构的输出端延伸至上模内且用于使成型轮毂与废料分离。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下料机构能够对型腔中成型后的自行车轮毂进行流道内料饼的切除分离,从而使成型后自行车轮毂重量得到降低,便于顶针对成型后自行车轮毂从下模上更加快速地顶出,进而达到进一步有效地提升顶针使用寿命的目的。
[0022]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的顶针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固定组件与侧挡组件以及顶出机构分离;步骤二:对所述固定组件进行转动后,将整个顶出机构从下模的侧壁上取出;步骤三:将新的顶出机构重新安装到下模的侧壁,再将所述固定组件进行转动后并与侧挡组件相连接,完成更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为便捷地对顶出机构进行更换,从而达到节约单次更换顶针的时间成本的目的,进而有效地提升自行车轮毂成型生产的效率。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工作时,导出机构能够将经过加工后的卷材原料导送至裁切机构处进行裁切,经过裁切后的卷材原料再沿着导出机构而转移至收集机构内进行储存收集,达到减少卷材原料对工作台位置占用的目的,另外,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便于对导出机构的输出方向进行灵活地调整,从而便于提高对废料收集的连续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对双金属碟片成型加工的效率,在行业内具备较大的推广作用;2.通过设置升降组件,能够对导出机构的输出方向进行调整,以便于通过改变经过裁切后的卷材原料的移动方向,来达到提高废料收集连续性的目的,另外,通过设置邻接组件,能够对经过裁切后的卷材原料作进一步地导向,从而实现对废料收集稳定性的有效提升;3. 通过设置集料组件,能够对从导出机构输出的废料进行储存收集,而通过感应组件的设置,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压力变化来将电信号传递至升降组件处,以通过升降组件来改变导出机构输出端的方向,从而提高了集料组件对废料进行收集储存的连续性;4. 通过设置匀放组件,能够在接收到感应组件的电信号后,对料桶的倾斜角度进行灵活地调整,以便于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与下模(2),所述上模(1)与下模(2)之间构成型腔(3),所述下模(2)的一侧活动设置有贯穿至型腔(3)的顶出机构(4),所述下模(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顶出机构(4)的限位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侧挡组件(51)与快拆组件(52),所述侧挡组件(51)设置于下模(2)上且位于顶出机构(4)的侧壁处,所述快拆组件(52)活动设置于侧挡组件(51)的侧壁且与顶出机构(4)的一侧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组件(51)包括垫块(511)与安装块(512),所述垫块(511)设置于下模(2)的外侧且与顶出机构(4)的侧壁相抵接,所述安装块(512)设置于垫块(511)的侧壁且与快拆组件(5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组件(52)包括定位块(521)与定位条(522),所述定位块(521)通过定位条(522)活动设置于侧挡组件(51)的侧壁,所述定位块(521)与顶出机构(4)的侧壁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顶针更换的自行车轮毂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侧挡组件(51)与固定组件(53),所述侧挡组件(51)活动设置于下模(2)上且与顶出机构(4)的侧壁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53)活动设置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阳春晋战喜邹国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镁利好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