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脚虾头制取虾浆干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9579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将下脚虾头中提取虾浆加工成干粉的一种方法。下脚虾头制取纯饲用虾浆干粉方法,①原料:取虾加工后的下脚虾头;②取浆:采用柔性挤压方式对虾头挤压;对挤压成的虾头壳与浆料的混合料在一定压力下由网孔板挤压分离,网孔板下方的为虾头浆,网孔板上方的为壳体;③杀酶:加温杀酶灭菌冷却;④过滤:采用网孔过滤;⑤干燥:喷雾方式进行干燥。所述纯饲用虾浆干粉制品的蛋白含量达55-65%,细度80-150目,具有浓烈的虾香味,可消化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大量丢弃、废弃的下脚虾料变废为宝;虾头中高营养价值的成分得到充分利用;有利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替代了现有高价进口的卤虫卵和鱼粉作为虾养殖的饲用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加工虾剩下下脚虾头的一种深加工方法,具体是涉及将下脚虾头 中提取虾浆加工成干粉的一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对虾养殖大国年产量几十万吨,除部分鲜食外大多以无头虾或冻虾仁方式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占虾体重量的30_35%的虾头被剔除,会产生大量 的虾头,估计每年剔除的虾头约2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生产饲料,大大降低 了虾头的利用价值。虾头大体上是由虾壳和可食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成分是甲 壳质,后者主要由虾脑、肝、卵巢、虾肉等所构成(俗称虾浆),虾浆的蛋白 质和脂肪含量很高,在常温下极易腐败变质,不易运输保存,大量的虾头及综 合利用成为冷冻虾加工厂的一大难题。目前,虾头综合利用的制品主要有虫下脑 油、虾黄酱、虾黄粉、虾精粉、虾香味素、甲壳质和甲壳质衍生物等。开发加 工这些产品的关键就是将虾壳和可食用部分分离,本专利技术针提供了一种高效分 离方法。目前,我国对虾加工多为冷冻无头虾、虾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虫下 头。但由于虾头深加工手段未能跟上,导致大量的虾头得不到有效的加工利用, 经文献报导和试验分析虾头的营养价值很高,大量废弃,或者仅仅作为一种粗 饲料不仅造成了可贵资源浪费,有些处理方式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虾头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近年来成了虾加工企业关注的焦点。我国对卤虫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由于当时海水养殖不甚发达,卤虫也 不被人们重视。70年代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养殖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我国 卤虫卵的生产,每年除满足国内少数需求外,大部分出口。进入80年代,我国 对虾育苗和养殖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全国沿海掀起大规模的对虾养殖热潮,作 为虾养殖的饲料,也使我国由原来的卤虫卵出口国,变为纯进口国。每年进口卤虫卵上百吨,价格极其昂贵。下脚虾头中含有DHA、 EPA、虾青素及多种有益元素,具有部分直接吸收、 分解迅速、消化率与生物利用率高的特点,特别对消化道发育相对低下的鱼虾 等水产动物具有明显的促生长和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虾头浆成分据 化验分析具有类似卤虫卵的营养,因此,如果能将下脚虾头提炼制取成虾养殖 的词用制品,既能替代价格昂贵进口或国产的卤虫卵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又 找到了下脚虾头的一个良好利用的出路,减少对水产资料、对环境的浪费、污 染,不失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经济价值的应用课题。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下脚虾头制成高营养价值,低成本的水产苗 种养殖饲料产品的一种制取方法,解决我国卤虫卵产量不足,卤虫卵价格昂贵 的局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下脚虾头制取纯饲用虾浆干粉方法,其特征包括-① 原料取虾加工后的下脚虾头;② 取浆采用柔性挤压方式对虾头挤压;对挤压成的虾头壳与浆料的混合料在一定压力下由网孔板挤压分离,网孔 板下方的为虾头浆,网孔板上方的为壳体;③ 杀酶加温杀酶灭菌冷却;④ 过滤采用网孔过滤;⑤ 干燥喷雾方式进行干燥。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制成的纯虾头浆干粉蛋白含量55—65%,细度80 — 150目,可消化率高,是一种极好的替代卤虫的水产苗种饲料的原料。 进一步,所述网孔板的孔径为2—6毫米。进一步,所述杀酶工序加温至90C° ,升温时间0.5 — 1.5小时,保温时间 2小时至冷却到常温。进一步,所述过滤采用二次过滤,第一次网孔为20-40目,第二次网孔为 60—80目。进一步,所述喷雾干燥的温度为180至250C° ,排气温度85 — 110C。。公开号CN1732798A文献公开了一种鲜虾精的制取方法,以各类虾的整虾 为原料,粗磨、发酵、熟化杀菌、精磨后而成。公开号CN100998377A文献公 开了一种用于特种水产品的速冻鲜饲料及生产工艺,取自龙虾头、壳、尾煮熟, 与其它动植物原料煮熟,搅拌混合在一起,制成的熟龙虾浆。这两种有关虾的 再加工方法,均是以整虾为原料,整虾的价格比较贵,因此其原料来源狭,或 者其原料成本较高,其次,它们均是以整体煮熟,或发酵等方式进行混杂处理, 或再磨成粉末加工,通过其文件的公开以及测试,其营养价值改变较大, 一般 只能作为普通饲料,或者再添加混和其它动植物原料。它们均无法代替卤虫作 为当前世界上85%以上的水产养殖动物的育苗饵料。采用本专利技术下脚虾头制取纯饲用虾浆干粉方法,原料来源为价格低廉,数 量众多的下脚虾头,几乎是一种废弃物的利用。其次,采用了一种纯物理的挤 压方式,对生鲜的下脚虾头进行挤压,将高营养含量的脑浆等精华质液从脑壳 中挤压分离出来,由分离筒方式将精华质液的虾浆通过小孔过滤出来,被取出 虾头浆的虾头壳从挤压的缝隙中取出,壳体变得很干净。取出的虾头浆在加温 的条件下杀酶灭菌,然后用喷雾方式进行干燥,成为虾浆干粉。经测试,所述 虾浆干粉具有很高、很全的营养价值,蛋白含量达55—65%。在由下脚虾头制作成虾浆干粉的过程中,除了将虾头中提取虾头浆以外, 均可采用现存的技术和加工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如下可以从虾头中提 取浆质的一种装置。虾头浆提取装置的主要结构机架的上方设置进料斗,进料斗的下部为呈开口向上的三角形虾头挤压入 口,挤压入口的一侧为旋转分离筒的一段筒壁,挤压入口的另一侧为套置在上 下倾斜布置的上滚筒和下滚筒外环形挤压皮带中的一段;环形挤压皮带的内部 由至少一根托棍将挤压皮带向分离筒方向抵压,分离筒与挤压皮带啮合相向转 动,分离筒与挤压皮带下部相互的分离口为虾头壳体出口,分离筒的筒体开设众多过滤孔,收集挤出虾头浆至分离筒内,分离筒的圆筒口为虫下头浆液出口; 所述的轮、棍、筒的轴均相互平行配置。进一步,在挤压入口贴紧分离筒设置进料导向轮,导向轮呈圆柱体,表面 沿周向排布多数凸起的拨料齿。进一步,在所述分离筒的外表面设置刮刀。再进一步,所述刮刀呈倾斜配置,刀口贴近所述分离筒筒壁,刮刀由调节 手轮调节刀口与分离筒筒壁的距离。进一步,在所述挤压皮带外侧设置张紧机构。虾头通过进料斗进入开口向上的三角形虾头挤压入口区间,在进料导向轮 和分离筒相对方向旋转的喂料下进入梨型的进料腔,进料导向轮沿圆柱等分分 布了拨料齿,以防止物料的打滑。进料架型腔由挤压皮带和分离筒切合组成, 虾头由挤压皮带向分离筒方向输送,分离筒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共同形成架型 腔,沿着输送方向间距变得越来越小,至挤压皮带带与分离筒完全贴合形成一 扇形挤压区,虾头浆在扇形挤压区内被挤出并通过分离筒的众多小孔流入分离 筒内排出,虾壳经分离筒外排出。分离筒体表面按一定的分布和排列开有众多 小孔,以回收虫下浆。在所述虾头浆提取装置提取虾头浆后,采用现有技术的杀酶灭菌和喷雾方 式进行干燥便能制取所需的纯饲用虾浆干粉,按照所述有关温度、时间进行控 制,能取得较好的虾浆干粉质量和较高的制取效率。 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和有益效果为①充分利用了大量丢弃、废弃的下脚虾料,变废为宝;②有利环境治理, 清除、消化了下脚虾料;③虾头中含有虾脑髓、脑浆、脑汁等丰富、高营养价 值的成分,得到充分挖掘、发挥、利用;④奸头浆提取装置采用物理方式提取, 不影响破坏改变虾头的营养成分,制品营养价值高;⑤本专利技术制品替代了现有 高价进口的卤虫卵,填补了该领域的一项空白,比较充裕地作为虫下养殖的饲用 制品,可以扩大水产苗种养殖饲料的供应,扩大水产养殖,改变和提高全民的 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下脚虾头制取纯饲用虾浆干粉方法,其特征包括: ①原料:取虾加工后的下脚虾头; ②取浆: 采用柔性挤压方式对虾头挤压; 对挤压成的虾头壳与浆料的混合料在一定压力下由网孔板挤压分离,网孔板下方的为虾头浆,网孔板上方的为壳 体; ③杀酶:加温杀酶灭菌冷却; ④过滤:采用网孔过滤; ⑤干燥:喷雾方式进行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脚虾头制取纯饲用虾浆干粉方法,其特征包括①原料取虾加工后的下脚虾头;②取浆采用柔性挤压方式对虾头挤压;对挤压成的虾头壳与浆料的混合料在一定压力下由网孔板挤压分离,网孔板下方的为虾头浆,网孔板上方的为壳体;③杀酶加温杀酶灭菌冷却;④过滤采用网孔过滤;⑤干燥喷雾方式进行干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脚虾头制取纯饲用虾浆干粉方法,其特征是所 述取浆网孔板的孔径为2 — 6毫米。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宗敢高翔周荣蔡淑君沈建虞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