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黔专利>正文

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45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种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外部嵌套有外挡框,所述集水池上放置有隔板,所述外挡框的高度高于所述集水池与所述隔板的高度之和,所述隔板上成型有若干个种植孔,所述隔板上方对应所述种植孔的位置可拆卸连接固定有若干个假山体,所述假山体下端成型有与所述种植孔配合安装的定位凸环,所述假山体上成型有栽种腔,所述集水池一侧侧壁上镶嵌有观察窗。有益效果在于:1、模块化组合,安装方便,移动方便,栽种和更换方便;2、自吸水养护方式,使养护更简单,植物存活率高;3、植物、假山有机结合,自然和谐,观赏性高。观赏性高。观赏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种
,尤其是涉及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会选择在家庭内绿化,家庭绿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花台栽植技术种植活的植物,另一种是摆放假植物。
[0003]现有的花台栽种技术,在室外还可以,但在室内则有如下问题:
[0004]1、花台固定搭建,不能移动。2、安装复杂,后期问题多。需要做好地面墙面防水;砌墙,外框装饰;必须有出水管,以防渍水烂根。后期一旦漏水,只能拆掉重来。3、花台整体高度太高,在室内观赏性不佳。因为要栽种植物,必须要有一定高度的泥土,因此花台必须要达到一定高度。4、养护艰难。花台较大的时候要做到每棵植物都能浇到水以及为每棵植物做清洁,必需要进入花台中去进行,很不方便。5、成活率低。花台中组合栽种的植物较多,喜水不喜水的习性不一样,浇水必须分别进行,由于都栽在一起,无法区分进行,造成植物死亡率高。6、更换艰难。植物死亡后需要更换时,必须刨开土层,取出死亡植物,然后栽入新的植物,非常麻烦。7、青苔不容易成活。由于青苔需水量太大,和其它植物完全不同,所以在室内没有办法与其它植物共生。8、卫生状况差。由于植物栽种在土中,栽种和更换及日常养护时都会造成室内太脏,甚至造成高档地板变色。
[0005]现有的仿真植物景观,适合摆放在室内,但有如下问题:
[0006]1、植物均为仿真植物,无法提供制造氧气、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等植物特有的功能。2、观赏性比真植物差太多。3、档次低。4、有些产品甚至有毒有害。
[0007]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可在室内进行栽植的造景平台来满足家庭绿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0]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外部嵌套有外挡框,所述集水池上放置有隔板,所述外挡框的高度高于所述集水池与所述隔板的高度之和,所述隔板上成型有若干个种植孔,所述隔板上方对应所述种植孔的位置可拆卸连接固定有若干个假山体,所述假山体下端成型有与所述种植孔配合安装的定位凸环,所述假山体上成型有栽种腔,所述集水池一侧侧壁上镶嵌有观察窗,所述外挡框侧壁上对应所述观察窗的位置成型有透视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挡框两侧对称成型有两组外卡槽,所述外卡槽上滑动配合安装有手柄或换水组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挡框内壁上成型有内凸台,所述内凸台位于所述集水池边缘上方,所述内凸台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集水池的上表面上,所述集水池的外壁与所述外挡框的内壁尺寸匹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等间距成型有若干透水孔,所述隔板下表面胶粘固定有泡沫板,所述泡沫板对应所述种植孔的位置成型有通孔,所述泡沫板堵塞所述透水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假山体上端通过可拆卸连接固定有植株固定器,所述植株固定器包括与所述栽种腔配合安装的下环体,所述下环体上端一体成型有上凸缘,所述上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弹性板的直径,所述下环体内壁上端一体成型有若干弹性板,所述弹性板活动端向所述下环体中心靠下位置倾斜,所有的所述弹性板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弹性板之间成型有间隔槽。
[0015]进一步的,至少一片所述弹性板上表面成型有面卡槽,所述下环体内壁上成型有贯穿到所述面卡槽端部的棉线孔。
[0016]进一步的,所述栽种腔内放置有移栽盆,移栽盆采用陶料或吸水石制成,移栽盆底部与所述集水池内底部接触。
[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模块化组合,安装方便,移动方便,栽种和更换方便;2、自吸水养护方式,使养护更简单,植物存活率高;3、植物、假山有机结合,自然和谐,观赏性高;4、植物自由搭配,乐趣更多;5、青苔以棉线从集水池引水方式进行养护,轻松实现室内简单养活;6、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主剖视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假山体剖视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植株固定器立体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8]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0]1、外挡框;11、透视孔;12、内凸台;13、外卡槽;2、集水池;21、观察窗;3、隔板;31、种植孔;32、透水孔;4、假山体;41、定位凸环;42、栽种腔;5、植株固定器;51、下环体;52、上凸缘;53、棉线孔;54、弹性板;55、间隔槽;56、面卡槽;6、手柄;7、泡沫板;8、移栽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1

图10所示,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包括集水池2,集水池2为塑料盘或泡沫盘,不需要固定在地面上,可以随意移动,集水池2外部嵌套有外挡框1,外挡框1的高度为10

20cm,摆放在室内不占用空间,外挡框1外部成型有花纹,可以增加美感,同时在外挡框1外壁上固定有拉灯增加美感,外挡框1内壁上成型有内凸台12,内凸台12位于集水池2边缘上方,内凸台12的下表面贴合在集水池2的上表面上,集水池2的外壁与外挡框1的内壁尺寸匹配,集水池2安装在外挡框1内部,内凸台12上放置有隔板3,隔板3上表面低于外挡框1上端面,隔板3表面加工有山石纹,增加自然感,隔板3上成型有若干个种植孔31,隔板3上方对应种植孔31的位置可拆卸连接固定有若干个假山体4,假山体4下端成型有与种植孔31配合安装的定位凸环41,假山体4可以随意旋转朝向,假山体4上成型有栽种腔42,集水池2一侧侧壁上镶嵌有观察窗21,外挡框1侧壁上对应观察窗21的位置成型有透视孔11,通过透视窗11可以时刻观察集水池2内的水位高低,便于及时补充清水,集水池2、挖矿提1、隔板3、假山体4模块化设计,搬运移动、组装、拆卸方便,在进行清理集水池2时,直接抬起外挡框1即可连带植株一起抬起,将集水池2单独取出清洗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包括集水池(2),所述集水池(2)外部嵌套有外挡框(1),所述集水池(2)上放置有隔板(3),所述外挡框(1)的高度高于所述集水池(2)与所述隔板(3)的高度之和,所述隔板(3)上成型有若干个种植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上方对应所述种植孔(31)的位置可拆卸连接固定有若干个假山体(4),所述假山体(4)下端成型有与所述种植孔(31)配合安装的定位凸环(41),所述假山体(4)上成型有栽种腔(42),所述集水池(2)一侧侧壁上镶嵌有观察窗(21),所述外挡框(1)侧壁上对应所述观察窗(21)的位置成型有透视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框(1)两侧对称成型有两组外卡槽(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框(1)内壁上成型有内凸台(12),所述内凸台(12)位于所述集水池(2)边缘上方,所述内凸台(12)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集水池(2)的上表面上,所述集水池(2)的外壁与所述外挡框(1)的内壁尺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模块化植物造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上等间距成型有若干透水孔(32),所述隔板(3)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黔
申请(专利权)人:谢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