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及其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944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及其集成系统,包括换热器芯体、冷流体进口集箱、冷流体出口集箱、热流体进口集箱及热流体出口集箱,其中,冷流体进口集箱及热流体出口集箱位于换热器芯体的一端,冷流体出口集箱及热流体进口集箱位于换热器芯体的另一端,多个上述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堆叠成大规模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系统,该换热器系统的占地面积小,紧凑性高。紧凑性高。紧凑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及其集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
,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及其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比水工质朗肯循环具有更高的循环效率和更加灵活的负荷调节性能,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替代蒸气朗肯循环,可以显著降低我国火电机组的碳排放强度且有助于发挥火电机组的调峰调频性能。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是一种极为紧凑的换热器,被认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中回热器和预冷器的最佳选择之一。对于发电功率为十兆瓦及以上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而言,回热器和预冷器的换热功率很大,同时因为换热温差较小,导致回热器和预冷器的换热面积极大。而当前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单个芯体尺寸约为1500mm
×
600mm
×
450mm,回热器或预冷器往往需要多个芯体才能满足换热需求。以一台50MW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为例,其高温回热器的换热功率约为150MW,低温回热器的换热功率约为90MW,预冷器的换热功率约为65MW。根据目前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制造能力,高温回热器需要约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芯体(14)、冷流体进口集箱(20)、冷流体出口集箱(19)、热流体进口集箱(18)及热流体出口集箱(21),冷流体进口集箱(20)、冷流体出口集箱(19)、热流体进口集箱(18)及热流体出口集箱(21)与换热器芯体(14)相连接,其中,冷流体进口集箱(20)及热流体出口集箱(21)位于换热器芯体(14)的一端,冷流体出口集箱(19)及热流体进口集箱(18)位于换热器芯体(14)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器芯体(14)包括上盖板(15)、下盖板(16)、若干热流体板片(1)及若干冷流体板片(8),其中,各热流体板片(1)及各冷流体板片(8)依次交错分布于上盖板(15)与下盖板(16)之间,热流体板片(1)及冷流体板片(8)上均蚀刻有流体通道(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热流体板片(1)上的流体通道(2)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流道入口(3)、第一进口分流区(5)、第一中间区域(6)、第一出口汇流区(7)及第一流道出口(4),热流体进口集箱(18)与第一流道入口(3)相连通,热流体出口集箱(21)与第一流道出口(4)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冷流体板片(8)上的流体通道(2)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二流道入口(9)、第二进口分流区(11)、第二中间区域(12)、第二出口汇流区(13)及第二流道出口(10),冷流体进口集箱(20)与第二流道入口(9)相连通,冷流体出口集箱(19)与第二流道出口(10)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入口(3)位于热流体板片(1)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杨永军张佳刘祥杨玉李红智张一帆吴家荣张磊张旭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