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24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涉及顶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包括第一车底式炉、第一烧罐、空心方板和第二支撑台,支撑槽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弹簧。该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通过第一限位块的设置,使该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具备了防止第一支撑方杆的底部从曲形直杆内滑出的效果,通过第二限位块、第一弹簧和第一支撑方杆的配合设置,达到了方便焙烧烧罐的目的,通过曲形直杆的设置,使该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具备了防止半回形板脱离第一方杆的效果,通过第一方杆、半回形支撑台和支撑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烧罐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达到了不易损坏烧罐的目的。达到了不易损坏烧罐的目的。达到了不易损坏烧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顶推机构
,具体为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底式炉是一种以活动台车为炉底,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烧罐装在台车上被推进炉内加热焙烧,焙烧好后,再退出炉外,卸下烧罐,取出炭素焙烧品的炉窑设备,车底式炉在焙烧炭素生制品的过程中,炉子侧面位置安装的若干个烧嘴向炉内喷射天然气、煤气、雾化柴油、雾化汽油或其他雾化燃料油并燃烧,炉顶安装有2至3台循环风机,循环风机把高温烟气迅速吹散到炉子的各个部位,以达到使炉温均匀的目的,而在车底式炉进行加热焙烧的过程中,要把装在台车上的陶罐顶起并且要把顶起的陶罐推进车底式炉内加热焙烧,因此,需要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5852608 U中公开的顶推机构,虽然该顶推机构能够便于驱动,但是该顶推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其顶推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烧罐到车底式上进行焙烧时,烧罐难以被其固定牢靠,导致烧罐容易因晃动而增加焙烧难度,并且在其顶推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烧罐到车底式上进行焙烧的过程中,其难以间接顶推烧罐到第一车底式炉上进行焙烧,导致烧罐容易因直接被其顶推而增加碎裂可能性,综上所述,该顶推机构,存在不便焙烧烧罐和不易损坏烧罐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包括第一车底式炉、第一烧罐、空心方板和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烧罐的外侧面设置有耳形把手,所述第一烧罐和耳形把手均与空心方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烧罐与第二支撑台活动连接,所述空心方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方杆,所述第二支撑方杆与耳形把手活动连接,所述空心方板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半圆形环,所述第一半圆形环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长板,所述第二长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方杆,所述第一半圆形环的底部的设置有限位长板,所述第一支撑方杆和限位长板均与空心方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长板与第二支撑方杆相互配合;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侧面设置有半回形支撑台,所述半回形支撑台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方槽,所述半回形支撑台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方杆,所述第一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半圆形环,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长板,所述第一长板与空心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板与第二支撑台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长板和支撑块均与第一方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半圆形环
与支撑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方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半回形板,所述半回形板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方杆,所述限位方杆与限位方槽相互配合。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方杆贯穿于部分空心方板,所述第二支撑方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三长板,所述第二支撑方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空心方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面设置有正极磁铁块,所述正极磁铁块贯穿于部分第二限位块,所述空心方板的内部设置有负极磁块,所述正极磁铁块与负极磁块相互吸引。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形环与第一烧罐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方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空心方板滑动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轴贯穿于部分第一方杆,所述支撑轴的底部设置有梯形柱,所述梯形柱与第一方杆转动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方杆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所述半回形板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贯穿于半回形板,所述半回形板与第二限位槽螺纹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方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与半回形支撑台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方杆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限位方槽的数量为四个。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方杆的一侧设置有曲形直杆,所述曲形直杆与半回形支撑台滑动连接,所述半回形板与曲形直杆滑动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方杆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撑轴的顶部设置有支撑长杆,所述支撑长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贯穿于支撑长杆,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一方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一限位槽(2)螺纹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通过第一限位块的设置,使该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具备了防止第一支撑方杆的底部从曲形直杆内滑出的效果,通过第二限位块、第一弹簧和第一支撑方杆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本装置顶推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第一烧罐到第一车底式炉上进行焙烧时使第二支撑方杆穿过耳形把手进入到空心方板内,并且可以使限位长板进入到第二支撑方杆内,从而起到了在本装置顶推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第一烧罐到第一车底式炉上进行焙烧的过程中使第一烧罐与空心方板之间固定牢靠的作用,进而起到了使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第一烧罐在被本装置顶推到第一车底式炉上进行焙烧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因晃动而增加其焙烧难度的作用,达到了方便焙烧烧罐的目的。
[0018]2、该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通过曲形直杆的设置,使该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具备了防止半回形板脱离第一方杆的效果,通过第一方杆、半回形支撑台和支撑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烧罐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从而起到了当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第一烧罐位于空心方板内时使本装置间接顶推第一烧罐到第一车底式炉上进行焙烧的作用,进而起到了避免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第一烧罐在被本装置顶推到第一车底式炉上进行焙烧的过程中因直接被顶推而增加其碎裂可能性的作用,达到了不易损坏烧罐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一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二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第一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第二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支撑长杆;2、第一限位槽;3、第一方杆;4、第一长板;5、曲形直杆;6、第二长板;7、半回形板;8、第一半圆形环;9、耳形把手;10、半回形支撑台;11、限位方槽;12、第二支撑台;13、第一车底式炉;14、第三长板;15、空心方板;16、第一烧罐;17、第二限位柱;18、第二限位槽;19、梯形柱;20、支撑轴;21、第二半圆形环;22、支撑槽;23、第一弹簧;24、第一限位柱;25、第一支撑方杆;26、第一限位块;27、限位长板;28、第二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包括第一车底式炉、第一烧罐、空心方板和第二支撑台,其特征在于:第一烧罐的外侧面设置有耳形把手,第一烧罐和耳形把手均与空心方板活动连接,第一烧罐与第二支撑台活动连接,空心方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方杆,第二支撑方杆与耳形把手活动连接,空心方板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半圆形环,第一半圆形环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长板,第二长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方杆,第一半圆形环的底部的设置有限位长板,第一支撑方杆和限位长板均与空心方板滑动连接,限位长板与第二支撑方杆相互配合;第二支撑台的侧面设置有半回形支撑台,半回形支撑台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方槽,半回形支撑台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方杆,第一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半圆形环,支撑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长板,第一长板与空心方板固定连接,第一长板与第二支撑台相互配合,第一长板和支撑块均与第一方杆滑动连接,第二半圆形环与支撑块活动连接,第一方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半回形板,半回形板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方杆,限位方杆与限位方槽相互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车底式炉顶推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方杆贯穿于部分空心方板,第二支撑方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三长板,第二支撑方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空心方板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凤丽王彬汪洪杰邵海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