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及特种游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893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及特种游乐设备,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升降油缸;控制阀组总成,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连接;防内泄结构,与所述控制阀组总成连接;蓄能器,与所述防内泄结构连接,所述防内泄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蓄能器中的压力油内泄;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油缸、所述控制阀组总成、所述防内泄结构以及所述蓄能器之间通过管路结构连接,所述管路结构上设有第一进油口和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防内泄结构连接蓄能器和控制阀组总成的设置方式,紧急启动应急液压系统时,可快速将与升降油缸连接的设备回到原始位置,且防内泄结构防止蓄能器中的压力油内泄,从而实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从而实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从而实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及特种游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设备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及特种游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根据特种游乐设备安全要求,在主系统外,均会设计一应急液压系统,当主系统故障或停电时,可通过应急系统将设备恢复到初始位置,避免乘客滞留。由于特种游乐设备其服务对象为游客,若当游乐设备运行到某一高度位置,动力系统突然断电或故障,游客将会滞留在高空。
[0003]在现有的应急液压系统设计方案中,遇到上述情况时,由于应急液压系统本身手动应急换向阀的特性,其阀芯为滑阀式阀芯,属于间隙密封,会存在一定的內泄量,当设备静置一个晚上后,会由于手动应急换向阀的內泄,导致蓄能器压力较比设定压力掉40%左右,此时将无法将设备恢复到初始位置,存在安全隐患。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及特种游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应急液压系统的安全性有待提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其中,其包括:
[0008]第一升降油缸;
[0009]控制阀组总成,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连接;
[0010]防内泄结构,与所述控制阀组总成连接;
[0011]蓄能器,与所述防内泄结构连接,所述防内泄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蓄能器中的压力油内泄;
[0012]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油缸、所述控制阀组总成、所述防内泄结构以及所述蓄能器之间通过管路结构连接,所述管路结构上设有第一进油口和出油口。
[0013]可选的,所述控制阀组总成包括:
[0014]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连接;
[0015]应急阀,与所述防内泄结构连接;
[0016]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应急阀连接;
[0017]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应急阀连接;
[0018]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应急阀与第一进油口或出油口连通。
[0019]可选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
[0020]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无杆腔;
[0021]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有杆腔、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出油口;
[0022]第三管路,连接所述蓄能器、所述防内泄结构、所述应急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有杆腔;
[0023]第四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应急阀和所述出油口。
[0024]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0025]第二升降油缸;
[0026]所述控制阀组总成还包括:
[0027]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升降油缸连接;
[0028]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应急阀连接;
[0029]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应急阀连接;
[0030]其中,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0031]可选的,所述管路结构还包括:
[0032]第五管路,连接所述应急阀、所述第四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有杆腔;
[0033]第六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三单向阀和所述应急阀;
[0034]第七管路,连接第二进油口和所述蓄能器。
[0035]可选的,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进油口端设有第五单向阀,所述第七管路的第二进油口端设有第六单向阀。
[0036]可选的,所述防内泄结构为防内泄球阀。
[0037]可选的,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应急阀为二位四通换向阀。
[0038]可选的,还包括:
[0039]蓄能器安全阀组,与所述蓄能器连接;
[0040]压力表,与所述蓄能器安全阀组连接;
[0041]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蓄能器安全阀组连接。
[0042]一种特种游乐设备,其中,其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
[004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及特种游乐设备,本技术通过将防内泄球阀与应急阀相邻连接设置,防内泄球阀连接蓄能器和应急阀的设置方式,紧急启动应急液压系统时,应急阀自身间隙密封形式的滑阀式阀芯在內泄时,被相邻连接设置的防内泄球阀进行隔档,达到防止蓄能器中的压力油内泄的效果,使蓄能器保压,通过操控应急阀可快速将与对应升降油缸连接的设备回到原始位置,进而提高系统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的正常状态下工作原理示意
图。
[0045]图2为本技术的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的应急状态下工作原理示意图。
[0046]附图标记说明:
[0047]110

第一升降油缸;120

第二升降油缸;200

控制阀组总成;210

应急阀;221

第一换向阀;222

第一单向阀;223

第二单向阀;231

第二换向阀;232

第三单向阀;233

第四单向阀;300

防内泄结构;400

蓄能器;410

蓄能器安全阀组;411

第一球阀;412

第二球阀;413

安全阀;420

压力传感器;430

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8]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及特种游乐设备,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9]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50]还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升降油缸;控制阀组总成,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连接;防内泄结构,与所述控制阀组总成连接;蓄能器,与所述防内泄结构连接,所述防内泄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蓄能器中的压力油内泄;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油缸、所述控制阀组总成、所述防内泄结构以及所述蓄能器之间通过管路结构连接,所述管路结构上设有第一进油口和出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总成包括: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连接;应急阀,与所述防内泄结构连接;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应急阀连接;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应急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应急阀与第一进油口或出油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无杆腔;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有杆腔、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出油口;第三管路,连接所述蓄能器、所述防内泄结构、所述应急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有杆腔;第四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应急阀和所述出油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內泄结构的应急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声涛朱洪泉邓坤法陈飞李坚文红光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