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循环灌注系统以及灌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858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真空循环灌注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中的第一、第二真空抽管分别接真空泵,且第一真空抽管和第二真空抽管的一端与待灌注模具的抽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真空抽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通过抽料管连接待灌注模具的抽入端组成灌注回路;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真空抽管工作;(2)关闭第一真空抽管,打开第二真空抽管;(3)进行循环灌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灌注材料在储料装置和模具中循环灌注,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注工艺,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用于产品要求相对较高的真空灌注 系统,以及与之配合的灌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叶片行业、游艇行业、复合材料体育器械行业等复合材料的整体飞速 发展,真空灌注工艺日益成熟,但同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普通的真空灌注工艺会造成相对较大的浪费,通常一个产品灌注下来会剩下好几 公斤甚至十几公斤树脂。而且普通的真空灌注工艺对于那些较难浸润的玻纤铺层结构很难 做到完全灌透。普通的真空灌注工艺适合于一些铺层结构比较简单,玻璃纤维浸润性良好的产 品。但是当遇到一些产品质量要求比较高,铺层中的玻璃纤维浸润性差,铺层结构比较厚, 可能厚度还不均勻,夹芯材料导流性差以及树脂粘度大等等问题的时候,普通的真空灌注 工艺将无法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真空灌注工艺存在的资源浪费,以及无法很好完成对质量要 求比较高的产品的灌注,而提供了一种能够节约灌注成本,同时能够灌透较难浸润的玻纤 铺层结构的真空循环灌注系统,以及与之配合使用的灌注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真空循环灌注系统,该系统由包括第一、第二真空抽管、一个抽料管、以及储料装 置;所述第一、第二真空抽管分别接真空泵,且第一真空抽管和第二真空抽管的一端与待灌 注模具的抽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真空抽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通过抽料 管连接待灌注模具的抽入端组成灌注回路。基于上述系统实施的真空循环灌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使第二真空抽管关闭,并使第一真空抽管工作,处于抽气状态,使得储料装置 内的灌注材料通过抽料管进入到待灌注模具内;(2)灌注材料灌注到待灌注模具内,在灌注材料将要到达待灌注模具的抽出端时, 关闭第一真空抽管,打开第二真空抽管;(3)待灌注模具内的灌注材料通过第二真空抽管进入到储料装置,并进行循环灌注。所述步骤3中的循环灌注次数与待制作产品的要求、产品的铺层结构、灌注材料 的粘度相适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真空循环灌注系统以及相应的灌注方法能让灌注材料 灌注一次后直接回收然后进行两次或者多次灌注,达到对产品的完全灌透,从而提高产品 的质量;有效解决普通的真空灌注工艺对于那些较难浸润的玻纤铺层结构很难做到完全灌透的问题,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产品成本,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能够有效解决一些产品质量要求比较高,铺层中的玻璃纤维浸润性差, 铺层结构比较厚,可能厚度还不均勻,夹芯材料导流性差以及树脂粘度大等等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灌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灌注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真空灌注工艺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循环灌注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待灌注待灌注模具1、储料装置2、真空泵3、4、抽料管5、第二真空抽管6、以及第一真空抽管7。第一真空抽管7和第二真空抽管6分别接真空泵3、4为整个系统提供运行的动 力。第一真空抽管7和第二真空抽管6分别连接待灌注模具1的抽出端,而第二真空抽管 6还接入到储料装置2,该储料装置2通过抽料管5连接待灌注模具1的抽入端,将形成一 个循环灌注的回路。第二真空抽管6上接的真空泵4能够为灌注材料循环灌注提供一个可控的动力 源。第一真空抽管7上接的真空泵3可以抽出待灌注模具1中的空气使待灌注模具1 中的铺层经过第一次树脂的灌注。基于上述方案得到的循环灌注系统的循环灌注方法如图2所示,其包括以下步 骤第一步,使用时,在待灌注模具1的铺层、整个真空循环灌注系统铺设完毕后,在 储料装置2中添加灌注材料;灌注时,使第二真空抽管6上接的真空泵4处于停止工作的状 态,及关闭第二真空抽管6,同时使得真空泵3处于工作的状态,打开第一真空抽管7,通过 第一真空抽管7开始向外抽待灌注模具里面的空气。第二步,由于抽气后空气产生的压力差,灌注材料先从储料装置2中通过抽料管5 抽到待灌注模具1的铺层,经过一段时间的灌注后,灌注材料慢慢从待灌注模具1的抽入端 到达抽出端,当灌注材料即将达到抽出端时,打开安装在第二真空抽管6上的真空泵4,同 时关闭真空泵3和第一真空抽管7,这样使从待灌注模具1里抽出来的灌注材料通过第二真 空抽管6回流入储料装置2中。第三步,接下来通过真空泵4的持续工作,灌注材料就会不断的通过抽料管5、待 灌注模具1和第二真空抽管6进入储料装置2中进行循环灌注,循环的次数可以根据具体 一个的产品要求、产品的铺层结构、灌注材料的粘度等来决定。如果铺层中的玻璃纤维浸润 性差,铺层结构比较厚,可能厚度还不均勻,夹芯材料导流性差,我们可以增加循环灌注的次数来使产品的质量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循环灌注需要较多的时间,所以通常我们在灌注的时候可 以根据灌注的时间长短来灵活调节储料装置2中的固化剂含量。必要时可以在循环灌注的 过程中通过添加灌注材料来降低固化剂的含量从而延长灌注材料凝胶时间。上述的循环灌 注工艺对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的RTM工艺有很大帮助。当铺层复 杂,产品异型,难以灌注时,循环灌注就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循环灌注可以持久灌注,从而填 补一次灌注留下的空白干区。对于异型产品,往往也有包围的死角,难以灌注,也同样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 空循环灌注工艺达到灌注的更好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真空循环灌注系统,该系统由包括第一、第二真空抽管、一个抽料管、以及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真空抽管分别接真空泵,且第一真空抽管和第二真空抽管的一端与待灌注模具的抽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真空抽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通过抽料管连接待灌注模具的抽入端组成灌注回路。2.基于真空循环灌注系统实施的真空循环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步骤(1)使第二真空抽管关闭,并使第一真空抽管工作,处于抽气状态,使得储料装置内的 灌注材料通过抽料管进入到待灌注模具内;(2)灌注材料灌注到待灌注模具内,在灌注材料将要到达待灌注模具的抽出端时,关闭 第一真空抽管,打开第二真空抽管;(3)待灌注模具内的灌注材料通过第二真空抽管进入到储料装置,并进行循环灌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循环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循环灌注次 数与待制作产品的要求、产品的铺层结构、灌注材料的粘度相适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真空循环灌注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中的第一、第二真空抽管分别接真空泵,且第一真空抽管和第二真空抽管的一端与待灌注模具的抽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真空抽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通过抽料管连接待灌注模具的抽入端组成灌注回路;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真空抽管工作;(2)关闭第一真空抽管,打开第二真空抽管;(3)进行循环灌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真空循环灌注系统,该系统由包括第一、第二真空抽管、一个抽料管、以及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真空抽管分别接真空泵,且第一真空抽管和第二真空抽管的一端与待灌注模具的抽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真空抽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通过抽料管连接待灌注模具的抽入端组成灌注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国栋闭业波张啸天王萍萍马光志庄南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