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40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该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包括缸体、活塞杆、防尘组件,所述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缸体与防尘组件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式,所述防尘组件由端盖、密封圈、盖板、垫圈、防尘管组成,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凹孔,所述凹孔底部设有垫圈,所述垫圈还与缸体接触,所述端盖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凹孔,所述密封凹孔设有密封圈,所述盖板安装固定在端盖并固定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尘组件,在活塞杆往复运动过程中,防尘管保护活塞杆表面不受细微颗粒侵害,盖板不断擦除活塞杆表面的细微颗粒,细微颗粒进入凹槽进行分流,使产品具有活塞杆防尘、避免细微颗粒进入油缸、降低活塞杆维修频率等优点。维修频率等优点。维修频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


[0001]本技术涉及活塞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

技术介绍

[0002]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以液压油缸为例,由缸筒、活塞杆、活塞、端盖几部分组成,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现有油缸、气缸通常处于复杂环境作业,而活塞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表面有液压油存在容易沾上细微颗粒,这些细微颗粒随着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堆积在端盖上,当细微颗粒堆积达到一定量后,受挤压影响随着活塞杆进入到油缸内部,对密封圈造成破坏进而导致油缸漏油情况出现,影响活塞杆的往复运动速度和运动频率。
[0003]因此,本申请人做了有益的设计,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包括缸体、活塞杆、防尘组件,所述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缸体与防尘组件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式,所述防尘组件由端盖、密封圈、盖板、垫圈、防尘管组成,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凹孔,所述凹孔底部设有垫圈,所述垫圈还与缸体接触,所述端盖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凹孔,所述密封凹孔设有密封圈,所述盖板安装固定在端盖并固定密封圈,所述端盖设有锥形圆柱,所述锥形圆柱表面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活塞杆设置于端盖、密封圈、盖板、垫圈、防尘管的中心点位置,所述防尘管一端安装固定在活塞杆,另一端安装固定在端盖并保护盖板及活塞杆。
[0007]优选地,所述缸体内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盲孔底部保持一定间隙并设有弹簧,所述缸体外管壁设有第一油口并靠近盲孔底部,所述缸体底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有固定孔,所述缸体与固定环之间设有加强筋。
[0008]优选地,所述端盖设有油压孔,所述油压孔与凹孔连通,所述端盖设有第二油口并连通至油压孔,所述油压孔直径大于活塞杆直径,所述端盖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一端与油压孔连通,另一端与密封凹孔连通,所述导向孔直径与活塞杆直径一样。
[0009]优选地,所述垫圈、密封圈、端盖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与活塞杆直径一样。
[0010]优选地,所述缸体外管壁与盲孔端面齐平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固定块。
[0011]优选地,所述凹孔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L形缺口,所述L形缺口底部设置有垫圈。
[0012]优选地,所述可拆卸式是通过固定块设置在L形缺口并通过旋转一定角度与端盖
连接固定。
[0013]优选地,所述防尘管内部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直径大于活塞杆及锥形圆柱的直径。
[0014]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一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设置于盲孔,所述活塞另一端设有档环,所述档环与防尘管连接,所述档环设有固定连接座。
[0015]有益效果:
[0016]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防尘管并与端盖及活塞杆连接,保护盖板及活塞杆表面不受复杂环境侵害,避免灰尘、粉尘、细微颗粒沾上活塞杆表面,并且,盖板设有锥形圆形,锥形圆柱表面设有多个凹槽,当活塞杆做往复运动时,还是会有一些体积较小的细微颗粒从防尘管与端盖及活塞杆连接的缝隙处流入附着在活塞杆表面,此时,盖板可以将活塞杆的表面细微颗粒进行擦拭,擦拭下来的细微颗粒通过凹槽分流,避免因细微颗粒的堵塞造成挤压而进入到油缸内部,造成缸体磨损、液压油污染、活塞杆运动速度慢等问题出现,降低活塞杆的维修频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的结构爆炸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的细节A的结构爆炸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4]附图标记:1、缸体;2、活塞杆;3、防尘组件;
[0025]11、盲孔;12、弹簧;13、第一油口;14、固定环;15、固定块;
[0026]21、活塞;22、档环;23、固定连接座;
[0027]31、端盖;32、密封圈;33、盖板;34、垫圈;35、防尘管;36、通孔;
[0028]141、固定孔;142、加强筋;
[0029]311、凹孔;312、密封凹孔;313、油压孔;314、导向孔;315、第二油口;
[0030]331、锥形圆柱;332、凹槽;
[0031]351、穿孔;
[0032]3111、L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参照例图1至5,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包括缸体1、活塞杆2、防尘组件3,缸体1内部设有活塞杆2,缸体1与防尘组件3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式,防尘组件3由端盖31、密封圈32、盖板33、垫圈34、防尘管35组成,端盖31的一端设有凹孔311,凹孔311底部设有垫圈34,垫圈34还与缸体1接触,端盖31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凹孔312,密封凹孔312设有密封圈32,盖板33安装固定在端盖31并固定密封圈32,盖板33设有锥形圆柱331,锥形圆柱331表面设有多个凹槽332,活塞杆2设置于端盖31、密封圈32、盖板33、垫圈34、防尘管35的中心点位置,防尘管35一端安装固定在活塞杆2,另一端安装固定在端盖31并保护盖板33及活塞杆2;
[0036]值得一提的是,缸体1内部设有盲孔11,所述盲孔11设有活塞杆2,活塞杆2与盲孔11底部保持一定间隙并设有弹簧12,缸体1外管壁设有第一油口13并靠近盲孔11底部,缸体1底部设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设有固定孔141,缸体1与固定环14之间设有加强筋142,盲孔11的长短影响到活塞杆2往复运动的行程距离,弹簧12起到缓冲作用,由于活塞杆2是处于频繁往复运动的过程,如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杆(2)、防尘组件(3),所述缸体(1)内部设有活塞杆(2),所述缸体(1)与防尘组件(3)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式,所述防尘组件(3)由端盖(31)、密封圈(32)、盖板(33)、垫圈(34)、防尘管(35)组成,所述端盖(31)的一端设有凹孔(311),所述凹孔(311)底部设有垫圈(34),所述垫圈(34)还与缸体(1)接触,所述端盖(31)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凹孔(312),所述密封凹孔(312)设有密封圈(32),所述盖板(33)安装固定在端盖(31)并固定密封圈(32),所述盖板(33)设有锥形圆柱(331),所述锥形圆柱(331)表面设有多个凹槽(332),所述活塞杆(2)设置于端盖(31)、密封圈(32)、盖板(33)、垫圈(34)、防尘管(35)的中心点位置,所述防尘管(35)一端安装固定在活塞杆(2),另一端安装固定在端盖(31)并保护盖板(33)及活塞杆(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部设有盲孔(11),所述盲孔(11)设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与盲孔(11)底部保持一定间隙并设有弹簧(12),所述缸体(1)外管壁设有第一油口(13)并靠近盲孔(11)底部,所述缸体(1)底部设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设有固定孔(141),所述缸体(1)与固定环(14)之间设有加强筋(1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尘且防堵塞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1)设有油压孔(313),所述油压孔(313)与凹孔(31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军熊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浙南焊钳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