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83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包括张拉端锚座、固定端锚座、碳纤维筋、张拉端锚块、固定端锚块、张拉端转接头以及固定端转接头;所述碳纤维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张拉端锚块和固定端锚块,所述张拉端锚块和固定端锚块分别通过张拉端转接头和固定端转接头连接于张拉端锚座和固定端锚座,所述张拉端锚座和固定端锚座固定于建筑物表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将千斤顶设置于张拉端锚座前端而不是后端,能够大幅降低张拉端后部空间的要求,节省空间,扩展锚具适用性。扩展锚具适用性。扩展锚具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属于建设工程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土木工程常采用钢绞线作为增强体,但钢材作为金属材料,无法避免金属腐蚀现象的发生,腐蚀造成截面损失,导致承载力下降,对结构安全造成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采取了表面刷涂法、阴极保护法等方法,但均无法从本质上避免钢材的腐蚀。碳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因其主动加固、耐腐蚀性能好等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新宠。但预应力碳纤维板对应的锚具尺寸较大,张拉过程繁琐、且碳纤维板为平面材料其平面外承载力差等特点,也限制了碳纤维板的应用。中国专利文献CN207597277U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将碳纤维板替换成了碳纤维张拉索(炭纤维筋),减小了锚座的体积。但在类似的结构中,张拉端锚座的前侧延伸出碳纤维张拉索,而千斤顶普遍设置于张拉端锚座的后侧,这就要求在张拉端锚座的后侧必须预留出足够的宽度来设置千斤顶,对于施工区域较为狭小的情况则会造成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能够对降低张拉端后部空间的要求,节省空间。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包括张拉端锚座、固定端锚座、碳纤维筋、张拉端锚块、固定端锚块、张拉端转接头以及固定端转接头;所述碳纤维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张拉端锚块和固定端锚块,所述张拉端锚块和固定端锚块分别通过张拉端转接头和固定端转接头连接于张拉端锚座和固定端锚座,所述张拉端锚座和固定端锚座固定于建筑物表面;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还包括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前挡块、中挡块、后挡块以及千斤顶,所述后挡块抵挡在张拉端锚座的后端,中挡块位于张拉端锚座的前侧,张拉端转接头位于中挡块与张拉端锚座之间并抵挡在所述中挡块上,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顶在中挡块与前挡块上,在后挡块、中挡块和前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螺杆穿过的通孔,两个平行设置的螺杆穿过后挡块、中挡块以及前挡块,张拉端锚座、张拉端转接头以及千斤顶位于两个螺杆之间;在螺杆上并且位于后挡块后侧设置有后螺母,在螺杆上并且位于前挡块前侧设置有前螺母;所述张拉端转接头上设置有转接头螺杆,在所述张拉端锚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抵挡部,所述转接头螺杆穿过第一抵挡部上的贯通孔后螺接于一顶紧螺母上。
[0005]所述张拉端锚座包括底板部,底板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锚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后将底板部固定于建筑物表面上;底板部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二抵挡部,所述后挡块抵挡在所述第二抵挡部上。
[0006]在所述前挡块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碳纤维筋进入的第一让位槽。
[0007]在所述中挡块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张拉端锚块进入的第二让位槽。
[0008]所述张拉端转接头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张拉端锚块包括螺接于所述内螺纹孔的外螺纹部。
[0009]所述张拉端锚块包括外套筒以及能够插入至外套筒内侧的楔块,所述楔块为锥筒形,碳纤维筋能够穿过所述楔块,在所述楔块上开设有多个贯通楔块内侧壁和外侧壁的直通槽,所述直通槽沿着轴向延伸,当楔块插入至外套筒内后外套筒的内壁能够对楔块进行挤压使所述直通槽的宽度减小,从而使所述楔块能够夹紧碳纤维筋。
[0010]多个所述直通槽分为第一直通槽和第二直通槽,第一直通槽起始于楔块的第一端并延伸至靠近第二端的位置,第二直通槽起始于楔块的第二端并延伸至靠近第一端的位置。
[0011]多个第一直通槽与多个第二直通槽相互间隔设置。
[0012]所述外螺纹部位于所述外套筒上。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在张拉过程中通过千斤顶推动中挡块向张拉端锚座移动,中挡块带动张拉端转接头移动,从而对碳纤维筋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旋拧顶紧螺母对张拉端转接头进行锁死,然后可以拆除千斤顶、前挡块、中挡块以及后挡块。本技术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将千斤顶设置于张拉端锚座前端而不是后端,能够大幅降低张拉端后部空间的要求,节省空间,扩展锚具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6]图3为张拉端锚座以及张拉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8]图5为锚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包括张拉端锚座1、固定端锚座2、碳纤维筋3、两个锚块以及两个转接头。所述碳纤维筋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锚块,两个锚块分别通过转接头连接于所述张拉端锚座1和固定端锚座2,所述张拉端锚座1和固定端锚座2固定于建筑物表面。
[0021]两个锚块分别为张拉端锚块4和固定端锚块5,两个转接头分别为张拉端转接头6和固定端转接头7。
[0022]所述预应力碳纤维筋3张拉装置还包括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前挡块8、中挡块9、后挡块10以及千斤顶11,所述后挡块10抵挡在张拉端锚座1的后端,中挡块9位于张拉端锚座1的前侧,张拉端转接头6位于中挡块9与张拉端锚座1之间并抵挡在所述中挡块9上,千斤顶11的两端分别顶在中挡块9与前挡块8上。
[0023]在后挡块10、中挡块9和前挡块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螺杆12穿过的通孔,两个平行设置的螺杆12穿过后挡块10、中挡块9以及前挡块8,张拉端锚座1、张拉端转接头6以及
千斤顶11位于两个螺杆12之间。在螺杆12上并且位于后挡块10后侧设置有后螺母13,在螺杆12上并且位于前挡块8前侧设置有前螺母14。
[0024]所述张拉端锚座1包括底板部101,底板部10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2,多个化学锚栓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孔102后将底板部101固定于建筑物表面上。底板部1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挡部103和第二抵挡部104,所述后挡块10抵挡在所述第二抵挡部104上。所述张拉端转接头6上设置有转接头螺杆60,所述转接头螺杆60穿过第一抵挡部103上的贯通孔后螺接于一顶紧螺母15上。
[0025]所述张拉端转接头6上设置有内螺纹孔601。如图5所示,所述张拉端锚块4包括外套筒41以及能够插入至外套筒41内侧的楔块42,所述张拉端锚块4包括螺接于所述内螺纹孔601的外螺纹部411,所述外螺纹部411位于所述外套筒41上。
[0026]所述楔块42为锥筒形,碳纤维筋3能够穿过所述楔块42,在所述楔块42上开设有多个贯通楔块42内侧壁和外侧壁的直通槽,所述直通槽沿着轴向延伸,当楔块42插入至外套筒41内后外套筒41的内壁能够对楔块42进行挤压使所述直通槽的宽度减小,从而使所述楔块42能够夹紧碳纤维筋3。
[0027]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拉端锚座、固定端锚座、碳纤维筋、张拉端锚块、固定端锚块、张拉端转接头以及固定端转接头;所述碳纤维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张拉端锚块和固定端锚块,所述张拉端锚块和固定端锚块分别通过张拉端转接头和固定端转接头连接于张拉端锚座和固定端锚座,所述张拉端锚座和固定端锚座固定于建筑物表面;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还包括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前挡块、中挡块、后挡块以及千斤顶,所述后挡块抵挡在张拉端锚座的后端,中挡块位于张拉端锚座的前侧,张拉端转接头位于中挡块与张拉端锚座之间并抵挡在所述中挡块上,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顶在中挡块与前挡块上,在后挡块、中挡块和前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螺杆穿过的通孔,两个平行设置的螺杆穿过后挡块、中挡块以及前挡块,张拉端锚座、张拉端转接头以及千斤顶位于两个螺杆之间;在螺杆上并且位于后挡块后侧设置有后螺母,在螺杆上并且位于前挡块前侧设置有前螺母;所述张拉端转接头上设置有转接头螺杆,在所述张拉端锚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抵挡部,所述转接头螺杆穿过第一抵挡部上的贯通孔后螺接于一顶紧螺母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碳纤维筋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锚座包括底板部,底板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锚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后将底板部固定于建筑物表面上;底板部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二抵挡部,所述后挡块抵挡在所述第二抵挡部上。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任旭谭成沈安迪卢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