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762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变速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具有进口端P1、进口端P2以及出口端S1的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S1连接在所述变速器冷却器的输入端,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1连接有发动机的缸体,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2连接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出端,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入端,所述变速器冷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入端连接。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变速器的快速暖机以及在高温环境下的高效冷却,保证变速器在最适宜温度工作,提升变速器效率,延长变速器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整车油耗。油耗。油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功率越高对整车散热性要求也越高,石油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正在逐渐减少,面对这样严峻的环境需要提高变速器的运行效率降低整车油耗,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延长变速器使用寿命。
[0003]目前变速器通过油冷系统对变速器温度进行冷却调节,通常使用风冷式油冷冷却或水冷式油冷冷却,水冷油冷器的变速器冷却系统采用发动机大循环水对变速器进行冷却,其受限于发动机大循环节温器的开启,在大循环未打开时,若此时变速器有冷却需求,无法对变速器进行冷却,同时在低温环境下无法提供变速器暖机功能,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水冷与暖风并联的油冷却系统,其不受到发动机大循环节温器的限制,能够实现独立冷并实现快速暖机,但由于采用的是发动机的缸体加热的冷却液对变速器进行冷却,若冷却液温度较高时,变速器冷却效果较差,无法有效的提高变速器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变速器运行效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变速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具有进口端P1、进口端P2以及出口端S1的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S1连接在所述变速器冷却器的输入端,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1连接有发动机的缸体,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2连接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出端,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入端,所述变速器冷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入端连接。
[0006]随着车辆运行,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快速上升至大于变速器油温时,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1与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S1形成通路,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2与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S1通路关闭,温度较高的冷却液从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1流入到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S1流出进入变速器冷却器对变速器润滑油进行加热,在小循环内实现变速器快速暖机,若此时变速器升温较快,此时冷却液可通过变速器冷却器对变速器润滑油进行冷却。当车辆大负载运行时,变速器润滑油快速升温并超过变速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需对变速器润滑油进行冷却,发动机冷却循环进入大循环,此时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2与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S1形成通路,通过经过散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液进入变速器冷却器对变速器润滑油进行冷却。通过上述冷却水循环过程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变速器的快速暖机以及在高温环境下的高效冷却,保证变速器在最适宜温度工作,提升变速器效率,延长变速器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整车油耗。
[0007]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中,本系统还包括发动机节温器,所述发
动机节温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缸体输出端以及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所述发动机节温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入端。当变速器润滑油的温度超过变速器最佳温度范围时,发动机内的冷却液因温度较高无法对变速器润滑油进行冷却,此时发动机节温器开启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通道,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发动机节温器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0008]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P1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连接支路上连接有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入端连接。机油冷却器用于冷却发动机机油。
[0009]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发动机节温器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之间连接有水泵,所述机油冷却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水泵的输入端,所述变速器冷却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水泵的连接支路上。水泵的设置为冷却液的循环提供了动力,加快循环速度,提高冷却效率。
[0010]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所述发动机的缸盖的输入端,所述发动机的缸盖的输出端连接有暖风风机,所述暖风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缸体。暖风风机的设置使得当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达到大循环时将送风机送来的空气与发动机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加热后的空气送入室内进行供暖,同时起到了一定的冷却发动机冷却水的作用。
[0011]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中,本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入端,所述发动机的缸盖、发动机的缸体以及水泵的排气口均与所述膨胀水箱连接。膨胀水箱的设置为冷却循环提供了水源的同时能够通过膨胀水箱将冷却循环中产生的废弃排到空气中。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冷却水循环过程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变速器的快速暖机以及在高温环境下的高效冷却,保证变速器在最适宜温度工作,提升变速器效率,延长变速器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整车油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框图。
[0014]图中,1、变速器冷却器;2、机油冷却器;3、三通电磁阀;4、发动机;41、缸体;42、缸盖;5、散热器;6、发动机节温器;7、暖风风机;8、水泵;9、膨胀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变速器冷却器1、机油冷却器2、散热器5、暖风风机7、发动机4以及水泵8,其中,变速器冷却器1的输入端连接有三通电磁阀3,三通电磁阀3具有进口端P1、进口端P2以及出口端S1,三通电磁阀3的进口端P1连接有发动机4的缸体41,机油冷却器2的输入端连接在三通电磁阀3的进口端P1与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连接支路上,三通电磁阀3的进口端P2连接有散热器5,散热器5的输入端连接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输出端,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输出端连接发动机4的缸盖42的输入端,暖风风机7的输入端连接
在发动机4的缸盖42的输出端,暖风风机7的输出端连接发动机4的缸体41。
[0017]上述系统中还包括发动机节温器6的输入端连接发动机4的缸体41输出端以及散热器5的输出端,发动机节温器6的输出端连接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输入端,水泵8连接在发动机节温器6与发动机4的缸体41之间,机油冷却器2的输出端连接在水泵8的输入端,变速器冷却器1的输出端连接在机油冷却器2和水泵8的连接支路上。
[0018]上述系统中还包括膨胀水箱9,膨胀水箱9的输出端连接水泵8的输入端,发动机4的缸盖42、发动机4的缸体41以及水泵8的排气口均与膨胀水箱9连接。
[0019]三通电磁阀3默认三通电磁阀3的进口端P2与三通电磁阀3的出口端S1通路为常通,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发动机4冷却液及变速器润滑油温度较低,三通电磁阀3的进口端P1与三通电磁阀3的出口端S1通路关闭,避免发动机4的低温冷却液冷却变速器润滑油而导致变速器润滑油升温缓慢。当发动机4冷却液温度快速上升且此时发动机4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变速器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具有进口端P1、进口端P2以及出口端S1的三通电磁阀(3),所述三通电磁阀(3)的出口端S1连接在所述变速器冷却器(1)的输入端,所述三通电磁阀(3)的进口端P1连接有发动机(4)的缸体(41),所述三通电磁阀(3)的进口端P2连接有散热器(5),所述散热器(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输出端,所述散热器(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输入端,所述变速器冷却器(1)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发动机节温器(6),所述发动机节温器(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散热器(5)的输出端,所述发动机节温器(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4)的缸体(41)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电磁阀(3)的进口端P1与所述发动机(4)的缸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来刚田义卢振廷鲁彬储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