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44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包括机箱侧板、座椅套模具和推送组件,机箱侧板外壁安装有沿机箱侧板长度方向输送的传送结构,座椅套模具安装在传送结构上并通过传送结构输送运动,座椅套模具包括上下铰接的椅背架和椅座架,椅背架与椅座架在自然状态下均处于竖直状态,推送组件固定安装在机箱侧板外壁,当传送结构输送座椅套模具至推送组件处时,推送组件推动椅座架向外并向上旋转至椅座架与椅背架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座椅套套置方便易操作,大大减轻了工作劳累度。大减轻了工作劳累度。大减轻了工作劳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整烫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自动化整烫设备,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衣物的整烫,但对于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座椅的座椅套而言,由于座椅套立体结构的限制,现有的整烫设备并不适用于座椅套的自动、高效整烫,其实目前还是主要依赖于人工熨斗熨烫,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自动化座椅套专用自动化整烫设备。为了减少蒸汽外泄,需要将内部的整烫腔体设置得较小,座椅套以竖直挂置状态进入,也就是说座椅套模具以竖直挂置状态进入整烫腔体,但座椅套要套置在竖直座椅套模具上操作不便,需要人工弯腰处理,长时间工作易劳累,而如果是座椅套模具呈直角状,就不用弯腰套置座椅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将竖直座椅套模具翻折成直角状又能恢复竖直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座椅套套置方便易操作,大大减轻了工作劳累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包括机箱侧板、座椅套模具和推送组件,所述机箱侧板外壁安装有沿机箱侧板长度方向输送的传送结构,所述座椅套模具安装在传送结构上并通过传送结构输送运动,所述座椅套模具包括上下铰接的椅背架和椅座架,所述椅背架与椅座架在自然状态下均处于竖直状态,所述推送组件固定安装在机箱侧板外壁,当传送结构输送座椅套模具至推送组件处时,所述推送组件推动椅座架向外并向上旋转至椅座架与椅背架垂直。
[0006]所述椅座架包括横向连板和与连板垂直固连的连杆,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机箱侧板上的第一推送气缸和第二推送气缸、固连在第一推送气缸轴端的第一推杆、固连在第二推送气缸轴端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可前移至抵接连杆并推动椅座架由竖直状态翻转45

50度,所述第二推杆可上移至抵接已翻转45

50度后椅座架的连杆并推动椅座架翻转至水平。
[0007]竖直状态的所述椅座架与第一推杆前后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所述第二推杆位于已翻转

度后椅座架的连杆的下方。
[0008]所述椅背架底部两端固装有上铰接件,所述椅座架上部两端固装有下铰接件,所述上铰接件与下铰接件相互铰接。
[0009]所述椅背架包括一对间隔的竖直上背侧板、连接在一对上背侧板上端部间的横杆、连接在一对上背侧板下端部间的连接板,所述上铰接件固定在连接板下表面两端,所述
椅座架还包括一对间隔的竖直下座侧板,所述连板横向连接一对座侧板中部,所述下座侧板上端安装下铰接件。
[0010]所述下铰接件包括固定在下座侧板内壁上部的直角片和固定在直角片上部的直角状铰连片,所述上铰接件呈直角结构,所述铰连片的竖直部与上铰接件的竖直部铰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椅背架与椅座架相互铰接的座椅套模具,通过可前移的第一推杆推动竖直状态的椅座架向前翻转45

50度,再通过第二推杆推动已向前翻转45

50度的椅座架翻转至水平,不用弯腰就能套置好座椅套,椅座架由水平恢复至竖直时,椅座架带动座椅套的座部翻转从而使座椅套呈竖直状态,结构设计简单,座椅套套置简便,大大减轻了工作劳累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4]图3为座椅套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6]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17]图6为椅座架由竖直状态翻转是水平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中:机箱侧板1、推送组件2、第一推送气缸21、第一推杆22、第二推送气缸23、第二推杆24、传送结构3、传动带31、滑轨32、滑槽321、座椅套模具4、椅背架41、上背侧板411、横杆412、连接板413、上铰接件414、通孔415、椅座架42、下座侧板421、连板422、下铰接件423、直角片4231、铰连片4232、连杆424、连接架43、连接块44、滚轮45、座椅套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1~图6所示,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包括机箱侧板1、座椅套模具4和推送组件2,座椅套模具4用于套置座椅套5,所述机箱侧板1外壁安装有沿机箱侧板1长度方向输送的传送结构3,所述座椅套模具4安装在传送结构3上并通过传送结构3输送运动,所述座椅套模具4包括上下铰接的椅背架41和椅座架42,所述椅背架41与椅座架42在自然状态下均处于竖直状态,所述推送组件2固定安装在机箱侧板1外壁,当传送结构3输送座椅套模具4至推送组件2处时,所述推送组件2推动椅座架42向外并向上旋转至椅座架42与椅背架41垂直。通过推送组件2使座椅套模具4呈直角状,便于座椅套的套置,之后使座椅套模具4恢复直线状,又对座椅套有一定的拉伸作用;座椅套以直线状态进入隧道腔,可以保证隧道腔宽度最小,尽量避免蒸汽外散。
[0021]所述椅座架42包括横向连板422和与连板422垂直固连的连杆424,连杆424优选圆柱状结构,连杆424固连在连板422的后侧,所述推送组件2包括分别固定在机箱侧板1上的第一推送气缸21和第二推送气缸23、固连在第一推送气缸21轴端的第一推杆22、固连在第二推送气缸23轴端的第二推杆24,所述第一推杆22可前移至抵接连杆424并推动椅座架42由竖直状态翻转45

50度,所述第二推杆24可上移至抵接已翻转45

50度后椅座架42的连杆424并推动椅座架42翻转至水平。
[0022]竖直状态的所述椅座架42与第一推杆22前后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两者间隔2

5cm。所述第二推杆24位于已翻转45

50度后椅座架42的连杆424的下方。第一推杆22与第二推杆24均为横向且相互平行设置,也就是均与连杆424向垂直,第一推杆22与第二推杆24优选为圆柱状结构。通过上述第一推杆22、第二推杆24设置保证推送组件2不对座椅套模具4的输送造成阻挡干涉。
[0023]所述椅背架41底部两端固装有上铰接件414,所述椅座架42上部两端固装有下铰接件423,所述上铰接件414与下铰接件423相互铰接。
[0024]所述椅背架41包括一对间隔的竖直上背侧板411、连接在一对上背侧板411上端部间的横杆412、连接在一对上背侧板411下端部间的连接板413,所述上铰接件414固定在连接板413下表面两端,所述椅座架42还包括一对间隔的竖直下座侧板421,所述连板422横向连接一对座侧板42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包括机箱侧板(1)、座椅套模具(4)和推送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侧板(1)外壁安装有沿机箱侧板(1)长度方向输送的传送结构(3),所述座椅套模具(4)安装在传送结构(3)上并通过传送结构(3)输送运动,所述座椅套模具(4)包括上下铰接的椅背架(41)和椅座架(42),所述椅背架(41)与椅座架(42)在自然状态下均处于竖直状态,所述推送组件(2)固定安装在机箱侧板(1)外壁,当传送结构(3)输送座椅套模具(4)至推送组件(2)处时,所述推送组件(2)推动椅座架(42)向外并向上旋转至椅座架(42)与椅背架(41)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座椅套套置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架(42)包括横向连板(422)和与连板(422)垂直固连的连杆(424),所述推送组件(2)包括分别固定在机箱侧板(1)上的第一推送气缸(21)和第二推送气缸(23)、固连在第一推送气缸(21)轴端的第一推杆(22)、固连在第二推送气缸(23)轴端的第二推杆(24),所述第一推杆(22)可前移至抵接连杆(424)并推动椅座架(42)由竖直状态翻转45

50度,所述第二推杆(24)可上移至抵接已翻转45

50度后椅座架(42)的连杆(424)并推动椅座架(42)翻转至水平。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隧道式座椅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谋王芳祥张德鑫陈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丸三浩联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