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前处理预检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29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海参加工工艺的一种改进方法及其相应的设备,海参前处理预检工艺,在现有技术的清洗工序前增加一道预检工序:①将海参分散排布;②将海参由净水喷淋湿润冲洗;③将海参以一定几何尺寸的孔、缝为界筛选;④将合格的海参与分选出的杂物分别存放。一种海参前处理预检设备,包括前后相继衔接的自动送料机构(1)和分筛机构(2)两部分;所述自动送料机构(1)为由电机(1c)作为动力配置滚筒传送带(1a)结构;所述分筛机构为由入口高出口低倾斜配置的管子(2b)组成筛分滑道,在筛分滑道的上方设置喷淋系统,在筛分滑道的下方设置杂物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孔、缝无损伤、高效率地分筛预检变质死参、附着杂物,为后续加工提供良好条件,提高了整个海参加工质量和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海参加工工艺的一种改进方法及其相应的设备,具体是涉及适宜 由机械化进行处理加工的一种海参前处理工艺改进方法及其相应的设备。
技术介绍
海参是海产的八珍之首,它是中华民族青睐的名贵的食品。世界上IOOO 多种海参,可以食用的有40多种,其中品质最好的是我国辽鲁沿海出产的海 参。海参喜欢在北纬39度的含盐量高的海域生长,因此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是世界最适宜养殖海参的地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养殖业高速发展, 目前国内产量已经达到4万吨,产值45-50亿。同时海参出口逐渐增加,除了 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外,还有世界各地华人集聚的地方,可以预见, 海参的产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海参是保健功能明显、活性成分极为丰富的食品。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 它的保健作用,经常食用海参不但健身,而且能够防治很多疾病。作为海参加工,国内外己经摸索和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加工工艺了,无 论是海参的干品加工、盐渍加工、超高压加工其前处理均基本一致,通常按以 下环节处理鲜参清洗、去内脏、煮参,只是在后续分别有腌渍、下缸、烤参、 拌灰、晒干,即成成品干参。或者,盐渍将预煮的参放入容器中加适量的盐 盐渍,无任何添加剂;沥干将盐渍参放入筛网上沥干3至5分钟成为盐渍参。 或者以新的加工工艺方法制成超高压海参产品。为了加快海参加工处理的速度、效率和质量,近年开展了机械化加工处理的工艺和装备,在前处理阶段,目前定型的工艺过程如下清洗,将海参胞体放入容器内,用净水冲淋漂洗海参。去内脏,用尖刀在海参背面中下部至肛门 处,向其体内深切一刀至内脏,将其内脏、肠衣等全部剔出,只留海参胴体加沸水中连续蒸煮一定时间后取出待用。但是,在传统的海参前处理加工工艺中,经常发现已经化皮变质的死亡海 参以及掺杂的海参内脏组织以及体表附着物与正常的海参混和在一起,再进入 后续工序时严重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影响后续加工的阶段和最终成品的 品性质量,与此类前处理的加工工艺相应运用于机械化流水生产线上,有时甚 至发生部分垃圾杂物不仅影响产品质量,甚至还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经过国内外联机检索,传统的前处理工艺,无论机械还是人工处理均是从 清洗工序开始的,因此迫切需要有所改变改良和提高对海参前处理的质量。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适宜机械化处理海参前处理工艺的改进方法及其加 工设备,确保后续处理顺利正常进行,提高加工过程和成品质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海参前处理预检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现有技术去内脏工序前增加一道预 检工序,所述预检工序为①将海参分散排布;②将海参由净水喷淋湿润冲洗;◎ 将海参以一定几何尺寸的孔、缝为界筛选;④将合格的海参与分选出的杂物分 别存放。进一步,所述的几何尺寸中至少有一个对应两侧的距离为大于7毫米,小 于20毫米。一种海参前处理预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检设备包括前后相继衔接 的自动送料机构和分筛机构两部分;所述自动送料机构为由电机作为动力配置滚筒传送带结构;所述分筛机构为,由入口高出口低倾斜配置的管子组成筛分滑道,在筛分 滑道的上方设置喷淋系统,在筛分滑道的下方设置杂物水槽。进一步,所述筛分滑道采用不锈钢材质管子,管子直径为30至50毫米, 管子管壁间距为7至20毫米。进一步,所述喷淋系统为压力水通入装有喷嘴的水管组成。进一步,所述筛分滑道与水平呈5至20度夹角。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为在宽幅橡胶带、塑料带或合成编织带,上设置横向 止滑条。进一步,所述传送带la呈入口低出口高的倾斜配置,倾斜角度为与水平 呈20至45度夹角。进一步,所述杂物水槽为在一个实底的水槽上,活动配置一网格或孔板为 底的杂物盛器。进一步,在所述杂物水槽的上方两恻设置两块可拆卸式挡水护板。采用本技术方案,需要前处理加工的海参经过将海参分散排布,易于进行 机械化分筛;将海参由净水喷淋湿润,活性海参在遇到净水喷淋刺激后会产生 应激反应而变硬,而形成一个比较规范、偏硬质的形状物体,便于以比较严格 的几何尺寸进行分选,而死参则无应激反应,且由于自融导致体态极度软化, 通过滑道缝隙筛除。湿润后,掺杂的海参内脏组织以及体表附着物杂物易于从 活性海参上脱落;在经过上述条件后海参可以以几何尺寸为界进行筛选,最后 达到将合格的海参与分选出的杂物分别存放,分别处理,以便为后续清洗、除 脏、蒸煮,加工出清洁、合格、高质量的海参产品提供条件。所述的几何尺寸 中至少有一个对应两侧的距离为大于7毫米,小于20毫米,此条件可以保证 大于此孔、缝的新鲜活性海参被筛选出来,而小于此尺寸的则作为杂物清除掉。与之相应,需要前处理待加工的海参从配置滚筒传送带的自动送料机构送 至分筛机构,在传送带上分理排列,然后进入倾斜配置的管子组成筛分滑道, 从上向下滑行,在滑行的过程中,上方又受喷淋系统的净水喷淋湿润冲洗,使 活性海参应激变硬,使附着在海参上的杂物脱落,大于管子间隙的活性海参被 挡在管子上方,顺着管子的倾斜向下滑行,作为合格品送入下道处理加工工序。 同时,变质死参亦通过滑道缝隙筛除,被湿润冲刷下的附着杂物小于管子间隙, 从管子的缝隙中掉落至管子下方的杂物水槽,集中后另行处理。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和有益效果为在传统常规的海参前处理工序前增加了一道预检工序,填补了国内外在本 领域的前处理工艺的空白,为后续加工提供、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环境,提高了整个海参加工质量,提高了海参产品的品质。经过这道加工环节,提高了加工 原料的品质,消除了杂物在海参加工过程中对原料海参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减 少了以后加工中分拣的工作量,也间接提高了整个加工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接合、符合活性海参的习性和特点,海参体表柔软易破损,且易受 多种外部环境,如人体过分接触、油、体表摩擦、振动、温度易刺激导致化皮 自融,本专利技术不用手接触,不影响海参的活性,利用物理、机械方式,禾U用去 除对象为变质死参、海参内脏、体表附着物这类体积相对小的特点,无损伤、 高效率地剔除、清选、分筛预检附着的杂物,提供的机械设备装置,完全符合 所提供的加工处理工艺要求,结构简单、可靠,免除了人工的体力和视力,分 选正确度、准确率高。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海参前处理预检设备总配置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海参前处理预检设备其中分筛机构部分的侧视结构简图。图中1是自动送料机构,la是传送带,lb是输送机架,lc是电机,2分筛机构,2a是喷嘴,2b是管子,2c是挡水护板,2d是放水阀,2e是分筛机架,2f是杂物盛器,2g是水槽。(i)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结构。 海参前处理预检工艺,在现有技术的清洗工序前增加一道预检工序,所述 预检工序为①将海参分散排布;②将海参由净水喷淋湿润冲洗;③将海参以 几何尺寸为界筛选;④将合格的海参与分选出的杂物分别存放。所述的几何尺 寸中至少有一个对应两侧的距离为大于7毫米,小于20毫米。一种海参前处理预检设备包括前后相继衔接的自动送料机构1和分筛机构 2两部分;所述自动送料机构1为由电机lc作为动力配置滚筒传送带la结构; 所述分筛机构为由入口高出口低倾斜配置的管子2b组成筛分滑道,在筛分滑 道的上方设置喷淋系统,在筛分滑道的下方设置杂物水槽。需要前处理待加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海参前处理预检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现有技术的清洗工序前增加一道预检工序, 所述预检工序为:①将海参分散排布;②将海参由净水喷淋湿润冲洗;③将海参以一定几何尺寸的孔、缝为界筛选;④将合格的海参与分选出的杂物分别存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徐文其徐皓蔡淑君薛长湖欧阳杰虞宗敢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