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预制块嵌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28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坑槽修补的沥青混凝土预制块嵌挤结构,包括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沥青混凝土预制块置于坑槽中,坑槽具有矩形区域,且坑槽中央底部具有下凹矩形区域,同时,在垂直于行车方向两侧间隔设置凹槽区域;沥青混凝土预制块为矩形,中央底部为下凸形状,且两侧边缘间隔存在凹槽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预制块和坑槽之间嵌挤牢固,稳定性好,有效延长了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修补后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预制块嵌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修补坑槽病害的沥青混凝土预制块嵌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我国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之一,具有行车舒适、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随着道路交通量的不断增长以及道路服役年限的延长,沥青路面的坑槽病害层出不穷。目前,坑槽修补方法多采用现场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填补,即首先破碎旧路面,然后喷洒沥青粘结层并填充热拌沥青混凝料,最后进行摊平和压实。此方法劳动设备成本较高,且现场施工受气温环境条件限制,维修质量有待提高。
[0003]近些年,采用预制块结构进行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方法受到了道路工程界广泛的关注,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坑槽修补的工期时间,达到短时间内快速通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预制块嵌挤结构,以克服沥青路面修补结构的不稳定性,提高坑槽快速修复技术的实际效果。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坑槽修补的沥青混凝土预制块嵌挤结构,包括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沥青混凝土预制块置于坑槽中,坑槽具有矩形区域,且坑槽中央底部具有下凹矩形区域,同时,在垂直于行车方向两侧间隔设置凹槽区域;沥青混凝土预制块为矩形,中央底部为下凸形状,且两侧边缘间隔存在凹槽区域。
[0006]进一步,所述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的长和宽均为50

100cm,坑槽整体深度为20

40cm,中央区域的下凹深度为坑槽深度的一半;沥青混凝土预制块整体高度为20

40cm,下凸形状高度为预制块高度的一半。
[0007]进一步,所述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垂直于行车方向的两侧凹槽的间隔距离为10cm,深度为5cm。
[0008]进一步,所述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的侧面凹槽位置应相互错开,使沥青混凝土预制块填补坑槽后具有彼此嵌挤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的底部与侧面均涂抹SBS改性粘结沥青,沥青混凝土预制块与坑槽之间的间隙均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降低了路面养护的时间与人力成本,使沥青路面坑槽快速修补方法更加成熟,可以快速开放交通,显著降低施工对道路日常通行的影响程度;
[0012]这样带有凹槽的沥青混凝土嵌挤结构使预制块与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有效增强了接缝之间的粘结效果;
[0013]坑槽和预制块之间具有相互咬合与嵌挤的作用,可进一步增强预制块修复坑槽方法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效延长了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预制块放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坑槽修补的沥青混凝土预制块嵌挤结构,包括坑槽1和置于坑槽1中的沥青混凝土预制块2,坑槽1为矩形区域且坑槽中央底部包括下凹矩形区域1

1,同时,在垂直于行车方向两侧间隔设置凹槽区域1

2;沥青混凝土预制块2为矩形,中央底部包含下凸形状2

1,且两侧边缘间隔存在凹槽区域2

2。
[0018]坑槽1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2的长和宽均约为50

100cm,具体尺寸大小可根据现场坑槽面积而进行调整。坑槽1整体深度为20

40cm,中央区域的下凹深度为坑槽深度的一半;沥青混凝土预制块2整体高度为20

40cm,下凸形状高度为预制块高度的一半。
[0019]坑槽1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2垂直于行车方向的两侧凹槽的间隔距离为10cm,深度为5cm。值得注意的是,坑槽1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2的侧面凹槽位置应相互错开,以保证预制块填补坑槽后具有彼此嵌挤的结构特点。
[0020]坑槽1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2的底部与侧面均涂抹SBS改性粘结沥青,沥青混凝土预制块2与坑槽1之间的间隙均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
[002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
[0022]步骤一:根据坑槽尺寸大小,划定修补范围,并沿范围边界切缝;
[0023]步骤二:使用切割机对垂直于行车方向的坑槽两边及进行切割,从边缘依次间隔10cm切割出长10cm宽5cm的凹槽,其深度与第一层坑槽深度保持一致;
[0024]步骤三:根据现场沥青路面的骨料级配,提前预制好不同尺寸大小的矩形沥青混凝土预制块,其凹槽由特定形状的模具预制而成;
[0025]步骤四:将坑槽内废料清理干净,并使用高压吹风机充分吹净;
[0026]步骤五:在坑槽表面均与涂抹一层SBS改性粘结沥青;
[0027]步骤六:将沥青预制块嵌入带有相同尺寸凹槽的坑槽中去;
[0028]步骤七:使用SBS改性乳化沥青密封坑槽和预制块之间的接缝;
[0029]步骤八:开放交通。
[0030]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若在本技术的基础上稍加变化和修饰,均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预制块嵌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沥青混凝土预制块置于坑槽中,坑槽具有矩形区域,且坑槽中央底部具有下凹矩形区域,同时,在垂直于行车方向两侧间隔设置凹槽区域;沥青混凝土预制块为矩形,中央底部为下凸形状,且两侧边缘间隔存在凹槽区域;所述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的侧面凹槽位置应相互错开,使沥青混凝土预制块填补坑槽后具有彼此嵌挤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预制块嵌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和沥青混凝土预制块的长和宽均为50

100cm,坑槽整体深度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豪茅卫生张德佳刘钊戴齐富王海涵李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