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16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包括拦漂机构,拦漂机构包括若干浮筒,浮筒通过缆绳进行连接,拦漂机构一端固定在堤岸上,另一端设有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第一牵引绳与机组进水口拦污栅连接,第二牵引绳与堤岸连接。可主动清理水电站进水口的大片漂浮物,能够重复清理,提高清理效率。提高清理效率。提高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电站拦污清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水头水电站为防止树干、树根等大型漂浮物进入机组流道损坏水轮机,一般在坝前安装拦污栅,拦截坝前江面可能出现的大型漂浮物,再利用清污抓斗、回转式清污机等手段来及时清理。
[0003]现有清污抓斗、回转清污机等设备只能被动的等待漂浮物吸附到拦污栅之后才能清理,而且清理能力有限,无法清理短时间内聚集的大量漂浮物。通常一次暴雨带来的漂浮物,需要5~10天日夜不停才能完成清理,期间拦污栅前堆积的漂浮物直接影响机组的有效发电水头,且需要频繁停机返漂配合清理工作,严重影响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可主动清理水电站进水口的大片漂浮物,能够重复清理,提高清理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包括拦漂机构,拦漂机构包括若干浮筒,浮筒通过缆绳进行连接,拦漂机构一端固定在堤岸上,另一端设有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第一牵引绳与机组进水口拦污栅连接,第二牵引绳与堤岸连接。
[000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浮筒包括两组分瓣浮筒,分瓣浮筒的相对侧设有与缆绳配合的凹槽,缆绳上设有卡扣,卡扣分布在浮筒的两端。
[000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浮筒外侧设有防脱绳索,浮筒外侧设有与防脱绳索配合的限位槽。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缆绳通过绳索连接若干重锤,重锤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利用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配合,操作拦漂机构将水面的漂浮物聚拢到机组进水口一侧的岸边进行清理。利用进水口处的旋转水流对漂浮物进行反复清理,可主动清理水电站进水口的大片漂浮物,可重复清理,清理效率高、效果好,减少拦污栅压差,保障机组发电安全。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12]图2为拦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分瓣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浮筒1,缆绳2,第一牵引绳3,第二牵引绳4,卡扣5,防脱绳索6,重锤7,连接绳
8,分瓣浮筒101,凹槽102,限位槽1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包括拦漂机构,拦漂机构包括若干浮筒1,浮筒1通过缆绳2进行连接,拦漂机构一端固定在堤岸上,另一端设有第一牵引绳3和第二牵引绳4,第一牵引绳3与机组进水口拦污栅连接,第二牵引绳4与堤岸连接。
[0016]拦漂机构有效长度为80米,可通过调整浮筒1的间距增加到100米,浮筒1的直径30厘米左右,单个浮筒1长度1米左右,相邻浮筒1间距1米左右,可根据进水口漂浮物的多少和种类来调整浮筒1间距。
[0017]以某电站二江区域机组进水口区域为例:长江来水到达电站二江机组进水口区域时,水流流速减缓,若暴雨后来水中含有大量漂浮物,漂浮物会逐步在江面累积,并在二江机组进水口和三江防淤堤之间整体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随着进水口水流吸附到机组拦污栅上,导致拦污栅压差增加,威胁机组运行安全。
[0018]拉网清漂方案主要步骤:
[0019]一、将拦漂机构一端固定在三江防淤堤岸边,用救生抛投器或者无人机等设备将第一牵引绳3抛到机组进水口拦污栅门槽处,通过第一牵引绳3将拦漂机构拉到水面中心,第二牵引绳4与堤岸连接。
[0020]二、拉网清污人员收紧第二牵引绳4的同时,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处人员同步释放第一牵引绳3,将一定量的漂浮物聚拢到三江防淤堤岸边。
[0021]三、集中清理聚拢在岸边的漂浮物,将岸边聚拢的漂浮物清理完后,再通过第一牵引绳3将拦漂机构恢复到水面中心位置,等待一段时间,由于水流旋转作用漂浮物再次漂到拦漂机构和三江防淤堤中间,重复上面步骤将网住的漂浮漂浮物再次聚集到岸边。
[0022]该装置利用坝前区域内漂浮物整体呈逆时针旋转运动的特性,重复上述步骤,反复清理区域内漂浮物,以达到减轻现有清污装置的工作强度、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目标。
[0023]优选的,如图2和3所示,所述浮筒1包括两组分瓣浮筒101,两组分瓣浮筒101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分瓣浮筒101的相对侧设有与缆绳2配合的凹槽102,即绳揽2安装在分瓣浮筒101之间,缆绳2上设有卡扣5,卡扣5分布在浮筒1的两端。方便浮筒1的安装和拆卸以及间距调整。
[0024]进一步的,所述浮筒1外侧设有防脱绳索6,浮筒1外侧设有与防脱绳索6配合的限位槽103。
[0025]通过设置防脱绳索6,能够提高两组分瓣浮筒101的连接强度,防止分瓣浮筒101脱开。
[0026]在具体使用时,还可以设置副缆绳,副缆绳与缆绳2平行设置,副缆绳与防脱绳索6连接,提高浮筒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7]优选的,所述缆绳2通过绳索连接若干重锤7,重锤7之间通过连接绳8连接。通过设置重锤7,一方面能够防止浮筒1随意转动,另一方面提高清污能力。
[0028]该装置可以应用在水电站特别是低水头水电站的坝前清污,利用第一牵引绳3和第二牵引绳4配合,操作拦漂机构将水面的漂浮物聚拢到机组进水口一侧的岸边进行清理。利用进水口处的旋转水流对漂浮物进行反复清理,可主动清理水电站进水口的大片漂浮
物,可重复清理,清理效率高、效果好,减少拦污栅压差,保障机组发电安全。该装置可根据漂浮物情况进行调整,方便安装与拆卸,不用时可收纳在仓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漂机构,拦漂机构包括若干浮筒(1),浮筒(1)通过缆绳(2)进行连接,拦漂机构一端固定在堤岸上,另一端设有第一牵引绳(3)和第二牵引绳(4),第一牵引绳(3)与机组进水口拦污栅连接,第二牵引绳(4)与堤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拉网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1)包括两组分瓣浮筒(101),分瓣浮筒(101)的相对侧设有与缆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陈钢周伍雷海威贾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