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54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5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和设置在配电箱前壁的合页门,所述配电箱前壁活动安装合页门,所述配电箱后壁开设通口,所述通口内侧安装组装板,所述组装板顶部安装卡环,所述卡环契合开设于配电箱顶面后端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握住握把转动螺杆,随着螺杆旋转带动底部的卡环转动,从而使得组装板一并转动,此时组装板前壁从配电箱内侧向外翻转露出滑轨,将需要安装的电闸从滑轨处滑接完成固定,由于组装板从配电箱内侧翻转到箱体外侧,此时安装人员不再受到配电箱内侧空间限定,可以多角度观察滑轨和电闸安装情况,达到了组装配电箱内的电闸时不会受视野和空间限制的优点。电闸时不会受视野和空间限制的优点。电闸时不会受视野和空间限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一般来说分为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与计量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一般是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0003]配电箱使用之前需要组装使用,如公开号为(CN 214337250 U)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户外用配电箱,就公开了针对配电箱体快捷组装的技术,又比如公开号为(CN 213782630 U)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就公开了针对电线组装的技术。
[0004]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均没有涉及到内部电闸组装,现有的组装方式依然是将电闸后壁的凹槽对接配电箱内壁的滑轨,但是配电箱是单一开口的箱体,需要安装者将手臂伸入箱内操作,箱内空间有箱壁限制视线,安装时很难将电闸后壁对位滑轨,且安装的电闸一般是成批次的排列,安装过程中很难确定电闸是否对接滑轨完成固定,而不是因为多个已安装的电闸夹紧将其锁定,具备一定的脱落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具备组装配电箱内的电闸时不会受视野和空间限制,组装电闸后可以快速检查是否固定在电箱内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和设置在配电箱前壁的合页门,所述配电箱前壁活动安装合页门,所述配电箱后壁开设通口,所述通口内侧安装组装板,所述组装板顶部安装卡环;
[0009]所述卡环契合开设于配电箱顶面后端的通孔,所述卡环顶面固定安装螺杆,所述螺杆外表面螺纹连接位于通孔上方的螺环,所述螺杆顶部固定安装握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装板位于配电箱内侧一面安装滑轨,所述滑轨由上而下排列连接于组装板,所述组装板底部活动安装转轴,所述转轴契合开设于配电箱内侧后端底面的卡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口开设于配电箱后壁且贯穿配电箱联通其内部,所述通口内侧中端活动安装组装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箱后方且位于组装板后壁螺栓连接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覆盖通口。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环固定安装于组装板顶面中心,所述卡环转动连接于通孔内侧,所述卡环顶面轴心固定连接螺杆底部且二者形成垂直状态,所述
螺杆穿过通孔位于配电箱顶部。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环螺纹连接于螺杆顶部且位于握把下方,所述螺环直径大于通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具备以下
[0016]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握住握把转动螺杆,随着螺杆旋转带动底部的卡环转动,从而使得组装板一并转动,此时组装板前壁从配电箱内侧向外翻转露出滑轨,将需要安装的电闸从滑轨处滑接完成固定,由于组装板从配电箱内侧翻转到箱体外侧,此时安装人员不再受到配电箱内侧空间限定,可以多角度观察滑轨和电闸安装情况,达到了组装配电箱内的电闸时不会受视野和空间限制的优点。
[0018]2、本技术通过组装板从配电箱内侧翻转到箱体外侧,此时安装人员不再受到配电箱内侧空间限定,可以多角度观察滑轨和电闸安装情况,且在安装完毕电闸后可以直接手动拉扯确定是否稳定安装,达到了组装电闸后可以快速检查是否固定在电箱内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配电箱结构后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配电箱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2]其中:1、配电箱;101、卡孔;2、合页门;3、通口;4、组装板;401、滑轨;402、转轴;403、密封板;5、卡环;6、通孔;7、螺杆;8、螺环;9、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阅图1

3,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1和设置在配电箱1前壁的合页门2,配电箱1前壁活动安装合页门2,配电箱1后壁开设通口3,通口3内侧安装组装板4,组装板4顶部安装卡环5;
[0027]卡环5契合开设于配电箱1顶面后端的通孔6,卡环5顶面固定安装螺杆7,螺杆7外
表面螺纹连接位于通孔6上方的螺环8,螺杆7顶部固定安装握把9。
[0028]进一步的,在组装配电箱1内部的电闸之前,首先将密封板403从配电箱1后壁取下,进一步的转动螺环8使其远离配电箱1顶面,接触锁定,进一步的握住握把9转动螺杆7,随着螺杆7旋转带动底部的卡环5转动,从而使得组装板4一并转动,此时组装板4前壁从配电箱1内侧向外翻转露出滑轨401。
[0029]进一步的,将需要安装的电闸从滑轨401处滑接完成固定,由于组装板4从配电箱1内侧翻转到箱体外侧,此时安装人员不再受到配电箱1内侧空间限定,可以多角度观察滑轨401和电闸安装情况。
[0030]进一步的,组装板4在转动时其底部的转轴402在卡孔101内侧转动,从而支持组装板4稳定转动。
[0031]进一步的,在将电闸安装完毕后握住握把9并翻转,随着握把9带动组装板4翻转一百八十度,此时组装板4安装有滑轨401一侧又重新复位到配电箱1内部,随后转动螺环8锁定螺杆7从而限定组装板4,最后将密封板403复位即可完成组装工作,更进一步的电线组装属于现有配电箱组装技术,该部分结构本申请并未进行改进,在此不多做介绍。
[0032]在使用时,在组装配电箱1内部的电闸之前,首先将密封板403从配电箱1后壁取下,转动螺环8使其远离配电箱1顶面,接触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1)和设置在配电箱(1)前壁的合页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前壁活动安装合页门(2),所述配电箱(1)后壁开设通口(3),所述通口(3)内侧安装组装板(4),所述组装板(4)顶部安装卡环(5);所述卡环(5)契合开设于配电箱(1)顶面后端的通孔(6),所述卡环(5)顶面固定安装螺杆(7),所述螺杆(7)外表面螺纹连接位于通孔(6)上方的螺环(8),所述螺杆(7)顶部固定安装握把(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板(4)位于配电箱(1)内侧一面安装滑轨(401),所述滑轨(401)由上而下排列连接于组装板(4),所述组装板(4)底部活动安装转轴(402),所述转轴(402)契合开设于配电箱(1)内侧后端底面的卡孔(101)。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智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