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35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胶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包括外管、内管和连接头,外管同轴设置在内管外部,连接头设置在内管一端;还包括固定环、弧形抵触板和推动机构;固定环同轴设置在内管内部;固定环内部设置有环形安装腔,固定环外壁设置有用于容纳弧形抵触板的环形缺槽,环形缺槽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引导孔,弧形抵触板有多个,每个弧形抵触板上设置有引导杆,引导杆滑动设置在对应的引导孔内;推动机构设置在固定环内部并能够随着胶管内部液体的流动从而同步推动多个引导杆伸出环形安装腔。本申请在液体流通时,推动机构能够驱动多个弧形抵触板对内管产生径向的推力,从而提高胶管、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密封效果。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密封效果。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胶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

技术介绍

[0002]胶管(软管)总成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辅助装置。它是由高压钢丝编织或缠绕胶管及钢件接头经专用设备扣压而成,用来连接液压系统中各类液压元件,主要应用于在工作温度

40℃至+100℃条件下,进行液压动力传送或输送水、气、油等高压介质,以保证液体的循环和传递液体能量。
[0003]接头与胶管的连接大多数采用“扣压”方式连接,通过扣压机施压使金属接头产生形变,从而使接头与胶管相互挤压从而进行密封,接头的结构设计关系到胶管总成的扣压可靠性,进而影响胶管总成的质量,由于接头在扣压完成后及为定型状态,当胶管内部液体流通时,由于胶管内部的压力作用,液体会对胶管与接头的接触位置产生冲击,轻则造成胶管总成容易渗漏油,严重则会造成胶管总成在工作时接头“拔脱”或“扣压处爆管”的质量问题,并且仅依靠单次扣压对金属接头所产生的形变对胶管进行固定,当胶管的橡胶层老化后,由于金属接头的形变为固定量,容易使金属接头对胶管的挤压效果下降,进而导致金属接头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通过推动机构、弧形抵触板和固定环的配合下,从而能够在液体流通时,多个弧形抵触板能够对内管产生径向的推力,从而提高胶管、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密封效果。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包括外管、内管和连接头,外管同轴设置在内管外部,连接头设置在内管一端,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胶管的容纳腔;还包括固定环、弧形抵触板和推动机构;外管内壁设置有波浪形状的第一抵触部,内管外壁设置有与第一抵触部对应的第二抵触部;固定环同轴设置在内管内部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固定环内部设置有环形安装腔,固定环外壁设置有用于容纳弧形抵触板的环形缺槽,环形缺槽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连通环形安装腔的引导孔,弧形抵触板有多个,每个弧形抵触板中心处设置有引导杆,多个弧形抵触板沿环形缺槽圆周方向等距设置,引导杆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对应的引导孔内;推动机构设置在固定环内部并能够随着胶管内部液体的流动从而同步推动多个引导杆伸出环形安装腔。
[0006]优选的,推动机构包括移动盘和连接杆;移动盘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固定环内部,移动盘中心处设置有通液孔;移动盘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铰接槽,连接杆有多个,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对应的铰接槽内,固定环内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连接杆的引导槽,每个引导槽均与环形安装腔连通;每个引导槽两侧内壁镜像设置有条形滑槽,每个连接杆两侧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对应的条形滑槽内;每个连接杆伸入环
形安装腔的一端设置有与引导杆配合的引导块。
[0007]优选的,内管外壁靠近固定环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密封环。
[0008]优选的,外管内壁靠近连接头的位置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刺破锥,每个刺破锥的轴线均与内管外壁相切。
[0009]优选的,内管外壁靠近刺破锥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凸块,环形凸块外壁设置有用于容纳刺破锥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环形分隔块,每个刺破锥上设置有与环形分隔块配合的矩形切口。
[0010]优选的,内管内部靠近环形凸块的位置设置有抵触环,抵触环与内管同轴设置。
[0011]优选的,连接头处设置有沉槽,沉槽内固定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抵触环和固定环之间通过多个螺旋连接条连接。
[0012]优选的,内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倒钩,外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内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倒钩。
[0013]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通过移动盘、连接杆、弧形抵触板和固定环的配合,当胶管内部有液体流通时,多个弧形抵触板能够对内管内壁施加径向的推力,从而提高内管、外管和胶管之间的密封效果,通过第一抵触部和第二抵触部的配合,从而能够使胶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被挤压成波浪形状,不仅能够提高胶管、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密封效果,还能够对胶管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胶管连接的稳定性。
[0014]2.本申请通过刺破锥和环形凸块的配合下,在扣压过程中,刺破锥能够刺破胶管,从而对胶管的位置进行二次固定,并且通过环形凹槽和环形分隔块的配合下,能够对刺破锥的位置进行锁定,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对胶管的固定效果。
[0015]3.本申请通过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的配合下,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能够进入到胶管的内外橡胶层,当连接头受到拉力时,多个伸入到橡胶层内的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能够对胶管产生反向的作用力,从而避免胶管产生脱离。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的立体图;图2是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的正视图;图3是图2沿A

A方向的平面剖视图;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沿A

A方向的立体剖视图;图7是图6中D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中E处局部放大图;图9是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中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10是图9中F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标号为:1

外管;11

第一抵触部;12

刺破锥;121

矩形切口;13

第二倒钩;2

内管;21

第二抵触部;22

密封环;23

环形凸块;231

环形凹槽;232

环形卡槽;
24

环形分隔块;25

抵触环;26

第一倒钩;3

连接头;31

沉槽;32

法兰盘;321

螺旋连接条;4

容纳腔;5

固定环;51

环形安装腔;52

环形缺槽;53

引导孔;54

引导槽;541

条形滑槽;6

弧形抵触板;61

引导杆;7

推动机构;71

移动盘;711

通液孔;712

铰接槽;72

连接杆;721

滑动柱;722

引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参见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包括外管1、内管2和连接头3,外管1同轴设置在内管2外部,连接头3设置在内管2一端,内管2与外管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包括外管、内管和连接头,外管同轴设置在内管外部,连接头设置在内管一端,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胶管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环、弧形抵触板和推动机构;外管内壁设置有波浪形状的第一抵触部,内管外壁设置有与第一抵触部对应的第二抵触部;固定环同轴设置在内管内部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固定环内部设置有环形安装腔,固定环外壁设置有用于容纳弧形抵触板的环形缺槽,环形缺槽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连通环形安装腔的引导孔,弧形抵触板有多个,每个弧形抵触板中心处设置有引导杆,多个弧形抵触板沿环形缺槽圆周方向等距设置,引导杆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对应的引导孔内;推动机构设置在固定环内部并能够随着胶管内部液体的流动从而同步推动多个引导杆伸出环形安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压式液压胶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推动机构包括移动盘和连接杆;移动盘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固定环内部,移动盘中心处设置有通液孔;移动盘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铰接槽,连接杆有多个,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对应的铰接槽内,固定环内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连接杆的引导槽,每个引导槽均与环形安装腔连通;每个引导槽两侧内壁镜像设置有条形滑槽,每个连接杆两侧设置有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霞李修文曹锐田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金液压胶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