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采用永磁体作为磁源,密封装置的启动扭矩将会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启动扭矩的增大是制约磁性液体密封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而若单纯的用电磁铁替代永磁体,一方面其产生的磁场强度难以达到密封要求,另一方面电路一旦断路,会直接导致磁性液体密封件的密封间隙处失去磁场,对于密封有毒有害物质的场合,密封失效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将电磁铁与永磁体同时安置于两极靴之间,从永磁体N极发出的磁感线会直接经过电磁铁内部的导磁芯,返回永磁体S极,削弱了密封间隙处的磁场强度,同时电磁线圈的发热会削弱永磁体的性能,这极大削弱了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如果采用不带导磁芯的线圈与永磁体搭配,虽然解决了导磁芯的漏磁问题,但是无法消除线圈发热对永磁体的影响。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冷却槽安置带芯电磁线圈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转轴(1)、左极靴(2)、带芯电磁线圈Ⅰ(3)、外壳(5)、密封圈Ⅰ(6)、密封圈Ⅱ(7)、密封圈Ⅲ(9)、永磁体(10)、密封圈Ⅳ(11)、密封圈
Ⅴ
(14)、端盖(15)、带芯电磁线圈Ⅱ(16)、右极靴(17)、磁性液体(19);构成该装置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所述带芯电磁线圈Ⅰ(3)安装于左极靴(2)的冷却槽Ⅰ(4)中,带芯电磁线圈Ⅱ(16)安装于右极靴(17)的冷却槽Ⅱ(13)中,需保证带芯电磁线圈内部的导磁芯两端与冷却槽两壁相接触;带芯电磁线圈Ⅰ(3)和带芯电磁线圈Ⅱ(16)的数量和尺寸由实际工况确定,需保证在冷却槽中沿周向均匀密布排列;所述密封圈Ⅰ(6)安装于外壳(5)左端面的环形凹槽内,密封圈Ⅱ(7)和密封圈Ⅲ(9)分别安装于左极靴(2)外环面的两个环形凹槽内,此处的两个环形凹槽布置在冷却槽Ⅰ(4)的两侧;密封圈Ⅳ(11)和密封圈
Ⅴ
(14)分别安装于右极靴(17)外环面的两个环形凹槽内,此处的两个环形凹槽布置在冷却槽Ⅱ(13)的两侧;所述左极靴(2)、永磁体(10)和右极靴(17)依次安装于外壳(5)内,需保证冷却槽Ⅰ(4)和冷却槽Ⅱ(13)分别正对冷却口Ⅰ(8)和冷却口Ⅱ(12),外壳(5)上的冷却口Ⅰ(8)和冷却口Ⅱ(12)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用于冷却液或冷却气体流入和流出;将组装好的部件套装到已经被轴承定位的转轴(1)上;所述左右两极靴内圆面均加工有极齿(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斌,李德才,何新智,杨祖龙,刘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