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05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具体涉及碳排放监测领域,包括应用层、平台层和数据层,其中应用层作为安全保障体系运行,而平台层和数据层共同组成运维保障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碳排放数字化和碳资产管理的综合平台的建立,基于碳排放核算流程动态配置不同行业的核算模型,满足多场景的核算需求,帮助企业高效精确完成核算,制定企业减排计划,基于碳排放核算分析和节能分析,加强企业节能管理、优化用能方式,为企业节能降碳提供有效手段,并整合清洁能源数据和企业用能数据,对于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履约,制定碳配额履约目标,结合碳排放预测模型对碳配额盈缺提供实时预警,对配额目标考核进行分析跟踪。额目标考核进行分析跟踪。额目标考核进行分析跟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监测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计量、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0003]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关键的基础支撑。开展碳排放术语、分类、碳信息披露等基础标准制定。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不同层面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标准。探索建立重点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制定绿色低碳产品、企业、园区、技术等通用评价类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研究制定不同应用场景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设计、实施评价等通用标准。
[0004]但市面上没有对各行业适宜有效的监管平台,能够针对行业进行碳排放项的准确监控,在统计时会出现漏统计等问题,从而造成监测数据的失真,在年底碳配额与碳排放数据的比对中出现与预期相差的情况,不便于个行业从业者对排放量的管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包括应用层、平台层和数据层,其中应用层作为安全保障体系运行,而平台层和数据层共同组成运维保障体系,其特征在于:碳排放管理:利用平台层与对接方系统/设备进行数据对接,依照对接主体行业的种类制定专属排放因子,其中每组排放因子对应数据按照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类型进行划分;各行业的专属排放因子共同组成因子数据库;应用层根据因子数据库内行业因子划分,制定行业专属碳排放核算计算公式,多行业的碳排放核算计算公式共同组成碳排放核算计算公式库,在行业排放因子确定后再进行碳排放核算计算公式的匹配;应用层依照对接主体的组成单元分项制定排放单元,并按照排放单元配置各自的碳排放考核量,各排放单元组合整体碳排放考核量和为对接主体分配的碳配额量;应用层按照各单元分配的碳考核量设定周期性碳排放预警值,达到设定预警值向主体单位负责人发出预警;并且周期性生成符合第三方监管单位格式要求的碳排放报告并在界面处生成相应可查看的数据图表;由周期的碳排放报告及数据图表作为校准项,对应用层制定排放单元的碳排放考核量进行更新校准,确保单元碳排放考核量与实际发生量的吻合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本平台是基于.NET技术,采用B/S架构和Web Service技术共同创建的页面登陆端;所述数据层用于碳配额及核算边界的确定,确定周期性碳配额量以及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的条件认定,数据层还包括实时或第三方平台数据监控,对碳排放量进行对项认定,并给予关于碳交易的公示化待核查数据支持;所述平台层包括支撑服务和采集服务,其中采集服务根据数据层数据的来源进行对应采集;支撑服务根据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基于分析数据生成分类的数据簇,并根据排放历史数据生成的数据库比对进行预测预警;所述应用层包括数字碳资产、数字碳减排和数字碳排放,利用来自平台层的整合分析数据簇进行显示界面的分类展示,直观展示碳源及碳排放的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碳资产包括且不限于碳配额管理、碳排放目标考核、碳排放预测报警和碳交易辅助;其中,碳配额管理用于碳配额总量及碳配额使用量的实时显示;碳排放目标考核用于以月份/季度/监测单项的碳排放量的制定目标值和实时统计;碳排放预测报警用于碳排放目标考核中超出制定目标值的超出预警提示;碳交易辅助用于碳交易买卖信息的公示,以及碳交易链接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碳减排包括供能侧和用能侧两部分;其中供能侧以光伏管理发电及储能管理为主,用能侧以空调、照明的智慧控制作为低碳行为,辅助碳排放目标考核的计量以及光伏发电量作为碳中和量的计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服务采取方式包括对数据层产生的监测数据进行手工填报采集、实时采集及第三方对接采集;其中,第三方对接采集数据上传至监管中心进行备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中心马俊欧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蔚蓝智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