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收集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82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收集转移装置,包括运输小车,该运输小车上具有一支撑面;废液收集桶,承载于所述支撑面上,所述废液收集桶设置有与废液收集桶内部腔体连通的废液进出口;吸口组件,包括盖体、进液接头、出液接头和抽吸管道,所述盖体罩设于所述废液进出口,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抽吸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抽吸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废液收集桶内部腔体的底部;抽吸组件,包括分别连通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的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的气动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安全高效的从将废水从产生点转运至处理点。理点。理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收集转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关于一种能够安全高效转移废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很多工厂以及实验室会产生废水,这些废水无法直接排放,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而对于一些废水排放量较少的实验室或者工厂可能不会配备专门的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水需要运输至废水处理地点进行处理;或者废水产生地点距离处理地点较远,专门布设管道成本较高。在上述情况下需要专门的废水转移装置,其中吨桶由桶体和金属框架组合而成,桶体通常采用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成型,强度高、耐腐蚀、卫生性好,是现代仓储、运输液体产品的必备工具,也是理想的废水暂存和转移容器。而如何在不影响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下,使用吨筒对废水进行安全高效的转移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收集转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安全高效的对废水进行转移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废水收集转移装置,包括具有一支撑面的运输小车;废液收集桶,承载于所述支撑面上,所述废液收集桶设置有与废液收集桶内部腔体连通的废液进出口;吸口组件,包括盖体、进液接头、出液接头和抽吸管道,所述盖体罩设于所述废液进出口,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抽吸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抽吸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废液收集桶内部腔体的底部;抽吸组件,包括分别连通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的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的气动泵。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将所述支撑面的上方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第一隔板,所述废液收集桶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抽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间底部铺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下方设置有接液盘,所述废液收集桶支撑于所述格栅板上。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间内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废液收集桶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移动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隔板。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支撑有至少一挡条,所述挡条延伸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方向。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空间内还设置有围板,所述围板与
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围成一顶部开口的保护空间,所述气动泵设置于该保护空间内。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抽吸组件包括分别连通于所述气动泵出口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气动泵进口端的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所述第二接头连通于所述出液接头,所述第三接头连通于所述进液接头。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支撑于所述第一隔板上并露出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废液收集桶内外的补气阀。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收集桶的下方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托架。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其在废液收集桶上设置有吸口组件,包括罩设在收集桶开口处的盖体,防止内部液体外溢,并且设置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使用气动泵将废水泵入收集桶以及从收集桶内泵出,避免了转移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废水外溢的情况。同时使用运输小车支撑收集桶,以方便的将废水产生点产生的废水转移至处理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的正试图;
[001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的侧视图;
[0019]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运输小车的结构图;
[0021]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抽吸组件的结构图;
[0022]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吸口组件的结构图。
[0023]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0

废水收集转移装置,10

运输小车,11

第一隔板,12

第二隔板,13

挡条,14

围板,15接液盘,16

格栅板,17

滚轮,18

推拉把手,20

废水收集桶,21

桶体,22

金属框架,23

托架,30

吸口组件,31

盖体,32

抽吸管道,33

进液接头,34

出液接头,35

补气阀,40

抽吸组件,41

气动泵,42

第一接头,43

第二接头,44

第三接头,45

第四接头,46

Y型过滤器,47

调压过滤器,48

缓冲罐,49

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6]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7]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100,包括运输小车10、废液收集桶20、吸口组件30和抽吸组件40。其中废液收集桶20主要由桶体11和金属框
架22组合而成,其中桶体21主要采用的是IBC吨桶,其是现代仓储、运输液体产品的必备工具。IBC吨桶采用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成型,强度高、耐腐蚀、卫生性好。IBC吨桶采用集装桶包装,可以大副降低生产、储存、运输、操作成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储存相比传统包装可节省35%的空间。内部空间大,单次可称装较多液体,灌装过程中减少了多次重复操作的麻烦,同时避免灌装过程中漏料、遗洒等浪费。集装桶使用方便、经济耐用,可盛装Ⅱ、Ⅲ类危险品,产品结构合理,牢固结实,由于外部包裹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收集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小车,具有一支撑面;废液收集桶,承载于所述支撑面上,所述废液收集桶设置有与废液收集桶内部腔体连通的废液进出口;吸口组件,包括盖体、进液接头、出液接头和抽吸管道,所述盖体罩设于所述废液进出口,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抽吸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抽吸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废液收集桶内部腔体的底部;抽吸组件,包括分别连通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的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的气动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将所述支撑面的上方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第一隔板,所述废液收集桶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抽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底部铺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下方设置有接液盘,所述废液收集桶支撑于所述格栅板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收集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内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废液收集桶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移动的第二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成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