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赛络纺苎麻高支纱和高支股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81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赛络纺苎麻高支纱和高支股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苎麻粗纱与水溶性维纶纤维粗纱采用赛络纺方法,在细纱机上牵伸过程中混合,纺制成混纺纱;将混纺纱在水中退去维纶、水洗和烘干制得细度为100~300公支的苎麻高支纱,将单纱合股制得细度100/2~300/2公支的苎麻高支股线。与先合股后退维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做单纱,并且针对单纱的捻度更合理地选配股线捻系数,使股线的成纱结构更紧密、纱体更光洁、毛羽更少、条干均匀性更好,从而使股线的整体质量更优;充分发挥苎麻的优良性能,扩大苎麻产品的应用领域,适用于生产细薄高档的苎麻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工程

技术介绍
苎麻是中国的特产,苎麻纺织产业是我国在世界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世界麻纺 织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资源上的绝对优势,全世界95%以上的苎麻产自中国, 在世界上被誉为"中国草"。其具有强力高,吸湿、散湿快,透气性好,抑菌,具有优良 的服用性能,是一种广受青睐的绿色纺织原料。但因其纤维刚性大,硬挺,柔性不足,造 成成纱支数低和毛羽多,可纺纱支低(36 48公支),其所织织物刺痒感强,致使苎麻产品 的应用受限。长期以来人们致力于苎麻的高支化的研究,但是进展有限,现有的苎麻纺高 支纱的方法即爽丽纱的生产技术,采用苎麻与水溶性维纶混纺制成混纺纱,织成织物后在 后整理过程中将维纶溶掉,布中的苎麻纱最高支数可达300支甚至是500公支。但是现有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 尽管最终织成的织物中苎麻纱的支数很高,但是不能制得单独使用的高支苎麻纱 (线);2. 生产的产品品种和质量有限,制约了苎麻产品的推广和苎麻产业的发展;3. 织物退维后,纯苎麻织物的密度和强力很低,只能用于做纱巾等,不能做服装用织 物等;4. 水溶性维纶的水溶温度一般在3(TC 10(TC之间,在浆纱等工艺过程中可能会使得 部分水溶性维纶溶解,其溶解量的大小影响成纱强力、结构和织造过程;5. 采用的混合方式为散纤维混合或条子混合,可能出现纱线的某一部分截面内分布的 全是维纶,造成该处退维后将出现断头等情况,此外,散纤维或条子混合时,必定有一部 分维纶分布在纱的内层,这会造成退维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纺纱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赛络纺苎麻高支纱和高支股线的 生产方法,获得优质苎麻高支纱和高支股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赛络纺苎麻高支纱和高支股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苎麻粗纱与水溶性维纶纤维粗纱采用赛络纺方法,在细纱机上牵伸过程中混合,纺制成混纺纱;将混纺纱在水中退去维纶、水洗和烘干制得 细度为100 300公支的苎麻高支纱,将单纱合股制得细度100/2 300/2公支的苎麻高支 股线。所述的将苎麻粗纱与水溶性维纶粗纱釆用赛络纺方法纺制混纺纱的步骤中,在细纱机 牵伸区中混合前苎麻粗纱与水溶性维纶粗纱的间距优选为0 14mm。所述混纺纱中水溶性维纶含量优选为10 70wt%,苎麻含量优选为30 90wt%。 所述的退去维纶温度优选为40'C 10(TC,退去维纶时间优选为0. 5 6小时。 所述的退去维纶过程中优选加入助剂。 所述的助剂优选为氢氧化钠和JFC。所述的烘干温度优选为5(TC 10(TC,烘干时间优选为0. 5 6小时。 所述的苎麻单纱的捻系数优选为60 160,苎麻股线的捻系数优选为60 180。 利用该方法,可以按照有关的捻合理论,即当"j^〈c^,,形成的股线成外松内紧的结构,强力、刚性、回挺性差。当"股^>"单&,时,股线的强力一般大于单纱的强力,并且当"股线=(1.2~1.4)"单纱时股线结构呈外内松紧一致,强力高, 一般用机织用经纱。"股线^ ##时,生产的股线表面的纤维轴向性好,股线的光泽和轴向耐磨性好,并且手感柔软。 一般用作针织用纱和纬纱。因此,可以根据单纱的质量及股线的用途有针对性地选 择不同的股线捻系数,以获得条干均匀、强力较高的、纱体光洁的苎麻高支股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 采用先退维后合股的方法,可纺制出苎麻高支单纱;(2) 可根据捻合理论和纱(线)的用途选择股线的捻系数,与直接合股后再退维而生产 的股线相比,本方法可以生产单纱,并且可针对单纱的捻度更合理地选配股线捻系数,使 股线的成纱结构更紧密、纱体更光洁、毛羽更少、条干均匀性更好,从而使股线的整体质 量更优;(3) 采用赛络纺在细纱机上实现苎麻和维纶混合的方法,纺制的纱线的强力好,条干佳;(4) 水溶性维纶作为伴纺纤维参与纺纱过程的时间短,工艺简单,对纺纱过程影响很小, 且对后续的加工整理无影响;(5) 赛络纺纺制的纱的结构类似股线的结构,退维容易,且与合股后退维的工艺相比退 维速度更快;4(6) 突破中低档苎麻纤维无法高支纱的局限,解决了一直来人们追求的利用中低档苎麻 纤维制得高支高档产品的问题;(7) 纺制成的高支股线可用于开发不同结构、组织,并具有一定密度的高支细薄机织物 和针织物,解决了苎麻透气、吸湿好,适宜夏季穿着,但却由于纤维特性而无法制作细薄 面料的缺陷。提高苎麻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大的同时,扩大苎麻产品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图1为细纱机牵伸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采用本专利技术纺制100公支/2的苎麻股线,主要工艺流程为将苎麻纤维90机%和30x:可溶于水的维纶纤维10wty。采用赛络纺方法,在细纱机上牵伸过程中混合,纺制成90公支,捻系数为60的混纺单纱,如图1所示,为细纱机牵伸区示意图,将苎麻粗纱1和水 溶性维纶粗纱2依次经过牵伸区中的后皮辊3和后罗拉4之间、双皮圈5之间以及前皮辊 6和前罗拉7之间后混纺,其中,在细纱机牵伸区中混合前苎麻粗纱与水溶性维纶粗纱的 间距为Omm,然后将单纱后在4(TC的水中退去维纶0.5小时,完全退去维纶后用水清洗干 净后5(TC烘干6小时,可得细度为100公支、捻系数为60的苎麻单纱,再将单纱进行合 股,得到细度为100公支/2的,捻系数为60的苎麻股线。本实施例制得的苎麻股线质量如下表所示强度 cN/tex强度不匀 CV%伸长率 0/o条干 cv%千米粗节 +50%千米细节 -30%千米麻粒 +200%100公支苎麻纱16.222.92.4526.79550698676100公支/2苎麻股线22.7819.72.9422.92356463307实施例2采用本专利技术纺制150支/2公支苎麻股线,其工艺流程为将苎麻纤维60wty。与水溶性 维纶纤维40wty。采用赛络纺方法,在细纱机上牵伸过程中混合,纺制成90公支,捻系数为 120的混纺单纱,其中,在细纱机牵伸区中混合前苎麻粗纱与水溶性维纶粗纱的间距为 14ram,然后将纱线放入IO(TC的水中退去维纶3小时,完全退去维纶后用水将清洗干净后 在80'C烘干3小时即可得细度为150公支、捻系数为160的苎麻单纱,单纱再合股,可得5细度为150/2公支、捻系数160的苎麻股线。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95。C可溶于水的维纶,所以在退去维纶过程中加氢氧化钠(每 5L水加入2.2g)和JFC (每5L水加入2.2g)加快退去维纶速度。本实施例制得的苎麻股 线质量如下表所示强度 cN/tex强度不匀 CV%伸长率 %条干 CV%千米粗节 +50%千米细节 -30%千米麻粒 +200%150公支苎麻纱15.9825.32.3428.09569698681150公支/2苎麻股线20.3423.82.9524.85432439306实施例3采用本专利技术纺制300公支/2公支苎麻股线,其工艺流程为将苎麻纤维30讨%与可溶 于95。C水的维纶纤维70wtW采用赛络纺方法,在细纱机上牵仲的过程中混合,纺制成90 公支,捻系数为160的混纺单纱,其中,在细纱机牵伸区中混合前^麻粗纱与水溶性维纶 粗纱的间距为7mm,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赛络纺苎麻高支纱和高支股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苎麻粗纱与水溶性维纶纤维粗纱采用赛络纺方法,在细纱机上牵伸过程中混合,纺制成混纺纱;将混纺纱在水中退去维纶、水洗和烘干制得细度为100~300公支的苎麻高支纱,将单纱合股制得细度100/2~300/2公支的苎麻高支股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红英周绪波郁崇文杨建平郭建生张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