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烧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77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所述生物质燃烧锅炉包括依次相连的燃烧机以及锅炉,所述燃烧机上设有与所述锅炉连通的喷火管道,所述燃烧机的外周套设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锅炉包括第一端模、第二端模、多个炉体模块、扩宽支架、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多个所述炉体模块设于所述第一端模和所述第二端模之间,每个所述炉体模块内均设有蛇形的第一水道,以及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炉体模块的火道,相邻所述炉体模块上的所述火道上下交错分布;所述扩宽支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模和所述炉体模块之间、相邻所述炉体模块之间、以及所述炉体模块和所述第二端模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质燃烧锅炉减少加热时长,提高换热效率。换热效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燃烧锅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力、天然气供应和燃气管道的限制,无法将我国的燃煤锅炉全部改为电锅炉或燃气锅炉,而生物质燃烧锅炉的价格低及运行成本低更容易使用户接受并得以推广,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白。生物质能颗粒燃料是利用秸秆、水稻秆、薪材、木屑、花生壳、瓜子壳、甜菜粕、树皮等所有废弃的农作物,经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最后制成颗粒状燃料。
[0003]传统的生物质锅炉的结构为板火管式换热,通过火管道在锅体内2

3个回程,让高温烟气通过管道外壁把热量转换到锅体内部的水中形成换热,进而用于供暖,但是生物质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灰尘和焦油,长期积累容易导致锅炉的火管堵灰严重,清理困难,严重还会形成板结腐蚀锅炉钢板,提高锅炉的故障率,降低锅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旨在解决现有生物质燃烧锅炉容易累积灰尘和焦油发生堵灰,且形成板结还会腐蚀锅炉钢板,造成锅炉使用寿命短、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包括依次相连的燃烧机以及锅炉,所述燃烧机上设有与所述锅炉连通的喷火管道,所述燃烧机的外周套设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锅炉包括:
[0006]第一端模,设有与所述喷火管道连通的进火口;
[0007]第二端模,与所述第一端模间隔分布,所述第二端模上设有排烟口;
[0008]多个炉体模块,设于所述第一端模和所述第二端模之间,每个所述炉体模块内均设有蛇形的第一水道,以及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炉体模块的火道,相邻所述炉体模块上的所述火道上下交错分布;
[0009]扩宽支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模和所述炉体模块之间、相邻所述炉体模块之间、以及所述炉体模块和所述第二端模之间,所述扩宽支架的内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火道,所述扩宽支架内设有第二水道;
[0010]进水管道,连通于所述水套的出水口,且分别所述第一水道的进水端和所述第二水道的进水端连通;以及
[0011]出水管道,连通于所述水套的进水口,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水道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二水道的出水端连通。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火管道的外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燃烧机包括:
[0013]燃烧炉,设于所述喷火管道的底部,所述燃烧炉内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炉内位于所述燃烧室下方的空间形成第一风室,所述燃烧室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风室连通的第一通孔;
[0014]封套,围设于所述喷火管道外周,所述封套与所述喷火管道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风室;以及
[0015]鼓风组件,包括鼓风机,以及与所述鼓风机分别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风室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风室连通。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燃烧室为锥形构件,所述燃烧室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燃烧炉内周设有支撑平台,所述燃烧室的顶部外周凸出形成有凸环,所述凸环搭接于所述支撑平台上。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燃烧机的外周设有进料口,所述生物质燃烧锅炉还包括给料组件,所述给料组件包括:
[0019]料仓;
[0020]给料管,连接于所述料仓和所述进料口之间;
[0021]电机,设于所述给料管背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以及
[0022]螺旋给料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旋给料杆同轴设于所述给料管内,用于输送生物质燃料。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给料管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连通有阻火管。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宽支架上设有检修门,所述扩宽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过水腔,所述扩宽支架内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为中空构件以形成连通两个所述过水腔的连通腔;
[0025]两个所述过水腔、所述连通腔组成所述第二水道。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宽支架与所述炉体模块之间、所述扩宽支架与所述第一端模之间、所述扩宽支架与所述第二端模之间分别焊接连接。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宽支架、所述炉体模块、所述第一端模以及所述第二端模的外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用于安装螺纹紧固件。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炉体模块朝向所述扩宽支架的侧面设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呈阵列分布。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炉体模块、所述扩宽支架、所述第一端模和所述第二端模均为硅铝合金构件。
[0030]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多个炉体模块,并在炉体模块内设置蛇形的第一水道,其形状特征可满足更多的水量通过,扩宽支架内也有可提高过水量的第二水道,该结构有效延长水流时间,延长热销换时间,进而提高加热效率;在制造的过程中炉体模块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由拼装适当的数量,适应性更强;由于采用的原料为生物质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相比于燃气燃烧的过程烟气较多,通过增加扩宽支架,增大两个炉体模块的间距,实现火道扩宽,解决了生物质燃烧过程容易堵灰的技术问题;传统锅炉要想实现较高的加热效率需要较大的体积,本申请的生物质燃烧锅炉通过结构排布的改变提高了热效率,可以设置较小的体积就可以高于传统锅炉的换热效果,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生物质燃烧锅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锅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炉体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炉体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扩宽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燃烧机及给料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图6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
锅炉;10

炉体模块;11

第一水道;12

火道;13

导热柱;20

扩宽支架;21

支撑柱;22

第二水道;23

过水腔;24

连通腔;25

检修门;30

进水管道;40

出水管道;50

第一套筒;60

第二套筒;70

固定耳;80

第一端模;90

第二端模;
[0040]2‑
燃烧机;100

燃烧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燃烧机以及锅炉,所述燃烧机上设有与所述锅炉连通的喷火管道,所述燃烧机的外周套设有水套,所述水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锅炉包括:第一端模,设有与所述喷火管道连通的进火口;第二端模,与所述第一端模间隔分布,所述第二端模上设有排烟口;多个炉体模块,设于所述第一端模和所述第二端模之间,每个所述炉体模块内均设有蛇形的第一水道,以及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炉体模块的火道,相邻所述炉体模块上的所述火道上下交错分布;扩宽支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模和所述炉体模块之间、相邻所述炉体模块之间、以及所述炉体模块和所述第二端模之间,所述扩宽支架的内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火道,所述扩宽支架内设有第二水道;进水管道,连通于所述水套的出水口,且分别所述第一水道的进水端和所述第二水道的进水端连通;以及出水管道,连通于所述水套的进水口,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水道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二水道的出水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管道的外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燃烧机包括:燃烧炉,设于所述喷火管道的底部,所述燃烧炉内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炉内位于所述燃烧室下方的空间形成第一风室,所述燃烧室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风室连通的第一通孔;封套,围设于所述喷火管道外周,所述封套与所述喷火管道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风室;以及鼓风组件,包括鼓风机,以及与所述鼓风机分别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风室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风室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自然人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