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570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包括自动换料盘装置耗材仓,主控中心与成形仓,其中主控中心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耗材仓的内部设有第一料盘,第二料盘与第三料,所述成形仓上依次设有自动换料环、主送丝装置、感应加热喷头和基板;其中第一料盘上的第一线材依次经过第一线材续接装置和第一辅助送丝装置送入自动换料环;第二料盘的第二线材依次经过第二线材续接装置和第二辅助送丝装置送入自动换料环;第三料盘的第三线材依次经过第三线材续接装置、第三辅助送丝装置送入自动换料环。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实现太空在轨制造装备的小型化与智能化,采用自动换料盘装置与线材续接装置,实现打印线材用尽后的自动换料与续接。与续接。与续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空间增材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材料、自动化、快速成型等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使太空制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地面的环境相比,太空的长时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交变冷热循环等环境也给太空制造技术带来了新的科学问题,同时,太空制造装备也须满足高精度、低功耗、小型化、智能化等技术要求。
[0003]同时,与地面增材制造装备相比,在空间环境中,受到环境限制,热对流与热传导受到影响,传统热传递方式受到限制;同时在打印过程中需要尽可能提升能量利用率,降低能量损耗,因此需要对打印头的结构进行优化,以适应空间环境下的增材制造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与方法,针对太空环境下微重力、高真空的特征,改进了增材制造系统的设计方案。
[0005]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包括自动换料盘装置(1)耗材仓(4),主控中心(9)与成形仓(11),其中主控中心(9)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耗材仓(4)的内部设有第一料盘(2),第二料盘(3)与第三料盘(20),所述成形仓(11)上依次设有自动换料环(14)、主送丝装置(13)、感应加热喷头(10)和基板(12);感应加热喷头(10)的最上方为固定支架(21),连接管(26)与固定支架(21)直接相连,下方为热传递模块(25),热传递模块(25)下方为打印喷嘴(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料盘(2)上的第一线材(17)依次经过第一线材续接装置(5)和第一辅助送丝装置(15)送入自动换料环(14);第二料盘(3)的第二线材(7)依次经过第二线材续接装置(6)和第二辅助送丝装置(8)送入自动换料环(14);第三料盘(20)的第三线材(18)依次经过第三线材续接装置(19)、第三辅助送丝装置(16)送入自动换料环(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线材续接装置(5)、第二线材续接装置(6)和第三线材续接装置(19)结构形状一致,其中第一线材续接装置(5)包括上模(39)和下模(37);其中上模(39)上设有第一加热棒(32)和第一铠装热电偶(33);所述下模(37)上设有第二铠装热电偶和第一加热棒(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换料环(14)包括主环体(28),所述主环体(28)上分别设有第一丝束过道(27),第二丝束过道(29)和第三丝束过道(30);其中高密封转动轴承31安装在主环体(28)的中心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太空在轨制造的多材料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忠德范聪泽郑菁桦陈意伟宋文哲于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