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能效
‑
收益双重激励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购售能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综合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考虑能效
‑
收益双重激励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购售能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如何寻找安全高效、低碳清洁的能源运营方式和市场交易机制,打破传统能源市场的交易壁垒,促进各类资源的优化调控,实现智能电网中能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0003]耦合电力、天然气和热力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成为能源行业的研究重点。综合能源市场(integrated energy market,IEM)也应运而生。综合能源服务商(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provider,IESP)作为IEM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可采集内部多类资源数据,协调多类能源形成互补,灵活参与市场交易。IESP在参与IEM交易前,需对自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能效
‑
收益双重激励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购售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步骤1:需求响应模块构建用户侧电气热多能需求响应模型,获取多能响应量以及多能用户实际电气热量,分别输入至效用模块和动态激励模块;步骤2:效用模块构建电气热多能用户效用模型,经多次迭代计算后获得电气热多能用户的最大效用,然后输出用户响应后实际负荷需求量至收益模块;步骤3:收益模块构建IESP购售能收益模型,经多次迭代计算后获得综合能源服务商IESP购售能最大收益,然后输出综合能源服务商IESP购售能最大收益、成本、中长期市场购能量、现货市场购能量至动态激励模块;步骤4:动态激励模块结合收益模块以及需求响应模块输入的数据计算IESP实时收益率以及综合能效,然后构建双重动态激励因子;步骤5:动态激励模块基于双重动态激励因子,重新制定合同价格与激励价格,然后判断上层的电气热多能用户效用模型和IESP购售能收益模型是否达到最优,若是则输出最优购售能方案,同时输出新的合同价格以及购售能量,否则采集新的能价数据并反馈传递到上层的电气热多能用户效用模型和IESP购售能收益模型,再次循环,直至得出最优购售能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能效
‑
收益双重激励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购售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户侧电气热多能需求响应模型如下:电负荷包含刚性负荷、可平移负荷、可中断负荷、可替代负荷;气负荷包含刚性负荷、可中断负荷、气电替代负荷;热负荷包含刚性负荷、可转移负荷、热电替代负荷;可平移负荷通过下式表示:且满足:其中,为第i个用户在t时段第s
j
类负荷第i个可平移负荷平移量;为t0时段的负荷可平移量;为1时表示平移,为0时表示不平移;t0表示初始负荷时段;T
t1
表示可平移时段长度;表示第i个用户在t时段第s
j
类负荷第i个可平移负荷平移进量;表示第i个用户在t+Δt时段第s
j
类负荷第i个可平移负荷平移出量;表示第t个时段内t0时段可平移负荷的平移量权重;可转移负荷通过下式表示:式中,为初始负荷时段的可转移负荷量;为t时段分散转移后的负荷量;对于可中断负荷,其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表示第i个用户在t时段第s
j
类负荷第i个可中断负荷量;表示第i个用户在t时段第s
j
类负荷第i个可中断负荷的上限;对于可替代负荷、气电替代负荷以及热电替代负荷,在t时刻,多能用户经用能替代项目调节后的电负荷表示为:调节后的气负荷表示为:调节后的热负荷表示为:其中,为t时刻用户用气替代电的负荷;为t时刻用户用热替代电的负荷;表示第t时段第i个用能替代项目调节后的电负荷;表示第t时段第i个用能替代项目调节后的气负荷;表示第t时段第i个用能替代项目调节后的热负荷;为参与用能替代项目前的用户电负荷值;为参与用能替代项目前的用户气负荷值;为参与用能替代项目前的用户热负荷值;δ
e/g
为气
‑
电替代系数;δ
e/h
为热
‑
电替代系数;因此,用户的实际电量为:用户的实际气量为:用户的实际热量为:其中,表示第t时段第i个用户的可转移负荷;表示第t时段第i个用户的气转电负荷;表示第t时段第i个用户的热转电负荷;表示第t时段第i个用户的热转电负荷;分别为电负荷中的刚性负荷、可平移负荷、可中断负荷;分别为气负荷中的刚性负荷、可中断负荷;分别为热负荷中的刚性负荷、可转移负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能效
‑
收益双重激励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购售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电气热多能用户效用模型如下: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电气热多能用户效用模型如下:
其中,R
i
为第i个用户的综合效用;s
j
为用户负荷种类;为用户的响应后负荷与初始负荷的偏差;为舒适度函数系数;为用户可响应部分负荷的实际未响应量;为用户的响应后实际负荷需求量;为用户的刚性负荷需求量;为满意度函数常数;为签订的合同价格;为用户的购能成本;λ为用户的弹性系数;ε1、ε2、ε3均为比例系数;为初始用电合同量;为用户的可中断负荷响应量;为用户的可平移/可转移负荷响应量;为用户的气电/热电替代负荷响应量;为激励价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能效
‑
收益双重激励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购售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I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迅,范冬楼,吴晨,薛贵元,张寒,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