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多弹二维协同制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导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多弹二维协同制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同于传统制导技术,仅考虑单枚导弹是否命中目标,弹群协同制导在飞行过程中相互通信、协同配合,具有特定战术策略意义上的运动学规律。而随着拦截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多弹协同进行突防可以显著提高突防概率。同时对于机场、港口等部分关键打击对象,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特定的攻击角度实施打击,发挥导弹的最佳打击效能。这就为制导提出了带攻击角度约束和攻击时间约束的弹群协同制导问题。
[0003]具体而言,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过渡过程控制方法主要有几何法、偏置比例导引法、滑模控制法等。现存的几何法通常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圆弧、贝塞尔曲线等曲线工具构造出固定长度的飞行轨迹,但在飞行过程中基本无法实时调整预定轨迹,可能会导致较大偏差。偏置比例导引法基本思路是在比例导引控制的基础上添加负责角度控制和时间控制的附加项。这类方法为了控制攻击时间,往往需要假设导弹匀速运动,推导剩余攻击时间,以实现攻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多弹二维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弹群中每一枚导弹的贝塞尔初始打击轨迹,具体为:记第i枚导弹的航迹角为θ
i
,初始航迹角为θ
1i
,期望攻击角为θ
2i
,侧向加速度为a
i
,初始位置为E
1i
(x
1i
,y
1i
),打击目标位置为E
2i
(x
2i
,y
2i
),记直线y=tanθ
1i
(x
‑
x
1i
)+y
1i
与y=tanθ
2i
(x
‑
x
2i
)+y
2i
的交点为控制点P
ci
(x
ci
,y
ci
),则E
1i
(x
1i
,y
1i
)、P
ci
(x
ci
,y
ci
)、E
2i
(x
2i
,y
2i
)三点组成初始贝塞尔曲线B
i
(τ)=(1
‑
τ)2E
1i
+2τ(1
‑
τ)P
ci
+τ2E
2i
,0≤τ≤1,其中τ为曲线参数值,记E
1i
P
ci
对应直线倾角为S2:选择弹群中每一枚导弹对应贝塞尔曲线的跟踪点,具体为:选取S1中贝塞尔曲线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强,张帆,王吉心,陈华,刘梦觉,孟祥芸,彭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一七七六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