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增楼专利>正文

一种无土养鱼池池底沉淀物清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582 阅读:159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土养鱼池池底沉淀物清理方法,其特征是在鱼池的平面池底上造有一个紧靠一个的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形集污室,每个集污室上口盖着一个网罩,鱼儿在网罩上面活动,排泄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沉淀物会通过网罩沉到集污室下口,通过排污管排出池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排污迅速快捷高效,浪费水少,省时省耗,对鱼儿无干扰,是工厂化养鱼池理想的清除沉淀物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方面,特别是涉及养鱼池中沉淀物清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们对于无土养鱼中沉淀物的清理,往往是排干池水,把鱼儿集中在一边,冲洗了之,称为彻底清池;技术设备先进的地方,采用在池水中让水泵或气泵使水形成环流,并在容易积污的部位设置集污室,吸取走沉淀物,此两种清理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前者是排水量大,鱼儿受惊动大;后者是为了产生水流,耗能多,而且水中的鱼儿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必须不断作出动作,无一刻安宁,影响鱼的生长,特别是喜静的鱼和想产卵的鱼,而且还有死角多的缺点,其它还有各种排污方法,但以这两种为主。2009年专利号2120082005738 6.乂向人们公布了一种圆锥形底部的技术养鱼池,无疑是一种传统思维的突破和技术上的标新立异,但严重缺陷是整个底部只有一个漏斗形集污室,且是45度角,如果造直径10米池就要池高5米以上,造直径20米池就要池高10米以上,而且10米高以内是不养鱼的,只是为了集污,明显是代价大,而且是对温室内宝贵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没有上述缺点的清除池中沉淀物的方法,它技术方案简单,清除沉淀物效果好,并且对鱼儿不产生干扰。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目的的。在平底的养鱼池底部造有一个紧靠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集污室,漏斗的上口可以是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多边形,或者是圆形,(如图l、图2所示)不是圆形的漏斗内角要抹角的。在漏斗的上口盖着一个与池底在同一水平或者略低于池底的网罩,网罩的作用是把鱼儿挡在上面好水部分,鱼儿的粪便与食物残渣等却通过网罩进入漏斗内,集中到漏斗的下口,在漏斗的下口连接一根排污软管,排污软管接到排污总管上,总管上装有定时打开阀门(根据所养鱼的多少,每一分钟或半小时打开一次)打开阀门时,汇集于漏斗下口的沉淀物在水压作用下迅速排出池外,经过过滤,净化,消毒,增温,增氧,再用循环水泵重新加入池中,让鱼儿一直活动在清洁安静的水中。另外,在圆形的漏斗内部还可以加一个利用外力使其自转的小毛刷或小划水板,扫除漏斗内壁细小附着物,(如图3、图4所示)使漏斗内壁时时清洁。在圆形漏斗上口之间,会产生一些空隙(如图2所示)无法接集沉淀物,会使沉淀物在此停留,释放有害物质,但实际的情况是此种无土养殖,饲养密度都较高,鱼儿在池中动来动去,拂起的水流会把这些停留的沉淀掀向网罩上漏下,还可以专门放养些爱在池底活动的鱼类,让其负责清扫,还可以设计一些三边形或四边形"金字塔"形空心塑料体放在此空隙处,让沉淀物从塔体上一直滑向网罩上漏下,如图5所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形漏斗集污室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圆形漏斗集污室示意图。图3是圆形漏斗集污室内利用外力使其自转的小毛刷示意4是圆形漏斗集污室内利用外力使其自转的小划水板示意图。图5是金字塔形空心塑料体俯视图(a)和侧视图(b)本专利技术具体示意图l池体,2网罩,2a是方形网罩;2b是圆形网罩。3漏斗形集污室,3a是方形漏斗;3b是圆形漏斗;4排污软管,5定时打开阀门(受定时器控制的电磁阀);6小型传送带(利用微型电机把力量传送给小毛刷或者小划水板使其自转的传送带);7清扫器,7a是小毛刷,7b是小划水板;8金字塔形空心塑料体,8a是俯视图,8b是侧视面。9圆形漏斗上口之间产生的空隙。权利要求1、一种无土养鱼池池底沉淀物的清理方法,其特征是在平面池底造有一个紧靠一个的正多形(内角抹角的)或者圆形的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形集污室(图1、图2所示)。2、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漏斗,其特征是水平向下的坡度是30度至80度角范围,比较适宜的角度是50-70度,并且内壁是光滑的。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圆形漏斗集污室,其特征可以在漏斗内装有可以自转的清扫漏斗内壁上细小附着物的小毛刷或小划水板。(图3、图4所示)。4、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所述的漏斗,在上口盖着的网罩其特征是与养鱼池池底在同一水平上或者略低于池底。全文摘要,其特征是在鱼池的平面池底上造有一个紧靠一个的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形集污室,每个集污室上口盖着一个网罩,鱼儿在网罩上面活动,排泄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沉淀物会通过网罩沉到集污室下口,通过排污管排出池外。本专利技术具有排污迅速快捷高效,浪费水少,省时省耗,对鱼儿无干扰,是工厂化养鱼池理想的清除沉淀物设计方案。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632347SQ20091005174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增楼 申请人:王增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土养鱼池池底沉淀物的清理方法,其特征是在平面池底造有一个紧靠一个的正多形(内角抹角的)或者圆形的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形集污室(图1、图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楼
申请(专利权)人:王增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11月20日 04:43
    为一个露天观赏兼养殖自然流水渔池清理流水带来的污泥杂质及鱼饲粪便杂质,面积约150平方,该技术是否可行,代价多大?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