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53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包括车身,在车身的中部设置有机体,在机体的内部固定设置一个固定块,在固定块的中部设置一个打坑旋转轴,再在机体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块的下方滑动设置一个外筒升降块,然后,在外筒升降块的下方转动设置一个打坑筒,在打坑筒的下端部呈环形阵列设置若干打坑齿,再在机体的上方设置一个打坑气缸,将打坑旋转轴的一端与打坑气缸的伸出端转动连接,再将打坑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通过外筒升降块且在其端部设置螺旋刀片,打坑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打坑效率高,避免打坑过程中土壤回落至坑内导致打坑的深度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保证了打坑的深度和完整性。完整性。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花卉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园林的建设多用绿化苗木,随着现代观念的不同绿化苗木的种植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多的是对环境的保护,释放更多的氧气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随着苗木种植数量的逐渐增加人工打坑工艺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需要农业机械进行协助,苗木种子机械主要有打药机、打坑机和播种机等。
[0003]打坑机是一种农用机械用具,主要功能是在地面上进行钻孔,以便于苗木进行种植或者其他杆状物体进行深埋和固定;公开号为CN10846408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苗木种植用打坑机,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固定板右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杆,所述固定板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推拉把手,所述固定板右侧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箱,所述液压箱的内部设有与液压箱相适配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贯穿液压箱并延伸至液压箱的外部,所述液压推杆延伸至液压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上述苗木种植用打坑机,具备便于用户携带,便于用户调节和方便用户操作的优点;但是上述打坑机在工作过程中,打坑效率低,并且在打坑时,土壤碎土会容易回落至坑内,使得坑内深度达不到使用需求,在进行种植时,还需要人工进行挖取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包括车身,所述车身的中部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设置有打坑旋转轴,所述机体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块的下方滑动设置有外筒升降块,所述外筒升降块的下方转动设置有打坑筒,所述打坑筒的端部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打坑齿,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打坑气缸,所述打坑旋转轴的一端与打坑气缸的伸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打坑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通过外筒升降块且设置有螺旋刀片。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转动设置有动力锥齿,所述打坑旋转轴与动力锥齿滑动连接,所述打坑旋转轴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动力限位槽,所述动力锥齿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打坑限位块且滑动设置于动力限位槽内;所述车身上且位于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通过机体且设置有传动锥齿,所述传动锥齿与动力锥齿啮合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坑筒位于外筒升降块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外筒齿
轮,所述外筒升降块的上方设置有外筒电机,所述外筒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外筒传动轮,所述外筒传动轮与外筒齿轮啮合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内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外筒升降滑槽,所述外筒升降滑槽内转动设置有外筒升降螺杆,所述机体的内部且位于外筒升降滑槽的上方设置有外筒升降电机,所述外筒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外筒升降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升降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动力块,所述升降动力块滑动设置于外筒升降滑槽内且与外筒升降螺杆螺纹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坑旋转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打坑气缸的伸出端上设置有下压块且转动设置于连接块内,所述连接块内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支撑滚珠且与下压块滚动接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坑筒的内侧设置有筒旋刀。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身内侧的下方呈矩形阵列转动设置有固定主臂,所述固定主臂的端部转动设置有三角转轴,所述车身的内侧且位于固定主臂的上方转动设置有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的伸出端与三角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三角转轴上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支撑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身的上方且位于机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池箱。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小车行走至指定位置,然后通转动打坑筒使打坑筒向下旋转运动对地面土壤进行下探钻进,同时,打坑旋转轴带动螺旋刀片进行转动,进而对打坑筒内部的土壤进行钻孔,当打坑筒和螺旋刀片下探至指定深度之后,同时进行向上移动,便可以将打坑筒内部的整块土壤提出,然后小车移动,再通过螺旋刀片将打坑筒内的土壤推出,使土壤落在坑的旁边,以便于后续花卉种植的埋土,打坑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打坑效率高,避免打坑过程中土壤回落至坑内导致打坑的深度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保证了打坑的深度和完整性;(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外筒电机带动外筒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外筒齿轮进行转动,此时便可以带动打坑筒进行转动,同时,在打坑筒的内侧设置有筒旋刀,当打坑筒在进行打坑旋转时,打坑筒内的筒旋刀也可以对其内部的土壤进行旋进,同时,配合螺旋刀片的转动可以快速地对土壤进行旋进,当深度达到一定的状态时,同时将打坑筒和螺旋刀片向上运动便可以将土壤整块提起,保证打坑的完整性,避免在打坑过程中土壤回落,坑的深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同时在打坑完成时可以控制打坑筒地上移,将土壤整块提出,保证了打坑的快速;(3)本专利技术中,在面对一些不同硬度的土壤打坑需求上,打坑时整个设备需要保证更好的稳定性,所以,在车身内侧的下方呈矩形阵列转动设置有固定主臂,固定主臂的端部转动设置有三角转轴,车身的内侧且位于固定主臂的上方转动设置有固定气缸,固定气缸的伸出端与三角转轴转动连接,三角转轴上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支撑脚,通过固定气缸的伸缩,可以控制固定主臂的转动角度,进而通过支撑臂作用于底面土壤上,然后便可以对该设备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外筒升降块与机体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打坑筒与外筒升降块连接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打坑筒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打坑气缸与打坑旋转轴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打坑旋转轴与动力锥齿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主臂与车身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6]图中:1、车身;2、机体;20、外筒升降滑槽;201、外筒升降螺杆;202、外筒升降电机;21、固定块;211、动力锥齿;2111、打坑限位块;22、外筒升降块;221、升降动力块;23、打坑旋转轴;230、连接块;231、螺旋刀片;232、支撑滚珠;233、动力限位槽;24、动力电机;241、传动锥齿;25、打坑筒;251、外筒齿轮;252、筒旋刀;253、打坑齿;26、外筒电机;261、外筒传动轮;27、打坑气缸;271、下压块;3、电池箱;4、固定主臂;40、三角转轴;41、固定气缸;42、支撑臂;43、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包括车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中部设置有机体(2),所述机体(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中部设置有打坑旋转轴(23),所述机体(2)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块(21)的下方滑动设置有外筒升降块(22),所述外筒升降块(22)的下方转动设置有打坑筒(25),所述打坑筒(25)的端部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打坑齿(253),所述机体(2)的上方设置有打坑气缸(27),所述打坑旋转轴(23)的一端与打坑气缸(27)的伸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打坑旋转轴(23)的另一端贯穿通过外筒升降块(22)且设置有螺旋刀片(2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的下方转动设置有动力锥齿(211),所述打坑旋转轴(23)与动力锥齿(211)滑动连接,所述打坑旋转轴(2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动力限位槽(233),所述动力锥齿(21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打坑限位块(2111)且滑动设置于动力限位槽(233)内;所述车身(1)上且位于机体(2)的一侧设置有动力电机(24),所述动力电机(24)的输出端贯穿通过机体(2)且设置有传动锥齿(241),所述传动锥齿(241)与动力锥齿(211)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花卉种植的打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坑筒(25)位于外筒升降块(2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外筒齿轮(251),所述外筒升降块(22)的上方设置有外筒电机(26),所述外筒电机(26)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外筒传动轮(261),所述外筒传动轮(261)与外筒齿轮(251)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枝张春全闫治国邱莉卢茜王玉斌王雪辉李泽黎闫令闫鹏飞邢家仲姚淅琳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