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24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支撑架、夹紧机构和动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紧组件对电路板的边缘进行夹紧,进而降低夹紧组件夹在电子元件处的几率,通过转动一号驱动件或者二号驱动件带动一号滑动件滑动,带动该夹紧组件移动,使夹紧组件与电路板边缘的电子元件错开,降低夹紧组件夹在电子元件处的几率,进而降低电子元件损坏的几率,同时保证夹紧组件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震动过程中电路板的稳定性,进而降低震动过程中因碰撞导致电路板损坏的几率;驱动组件带动所有的转动板同时转动,使所有的夹紧组件同时对电路板边缘进行夹紧或者放松,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便利性。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便利性。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路板检测
,具体的说是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路板是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将导电通路以及电子元件集成在板上并提供电流通道的电器元件,电路板具有导线通路多,体积小的特点,一些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使电路板受到震动力的作用,为了保护电路板一般在电路板的附近加装抗震装置来减弱电路板的震动,但是电路板本身的抗震性能对电气设备的稳定也尤为重要,因此在焊接电子元件后一般采用震动装置对电路板进行抗震性能检测,通过夹紧机构对电路板进行夹紧固定,并通过震动机构带动夹紧机构进行震动,从而使电路板进行震动,震动完成后通过检测机构对震动后的电路板进行检测,判断电路板是否合格。
[0003]电路板上安装有很多的电子元件,夹紧组件夹在电子元件处时会对电子元件产生作用力,增加电子元件损坏的几率,同时电子元件与夹紧组件的接触面积小还会降低电路板震动时的稳定性,增加震动过程中电路板移动的几率,增加震动过程中夹紧组件与电子元件产生碰撞的几率,增加震动过程中因碰撞导致电路板损坏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因目前的夹紧组件夹在电子元件处时会对电子元件产生作用力,增加电子元件损坏的几率,同时增加震动过程中电路板移动的几率,增加震动过程中夹紧组件与电子元件产生碰撞几率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支撑架、夹紧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连接所述夹紧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实现电路板的上下震动;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一号连接板、一号滑动件、一号驱动件、二号驱动件、夹紧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四个边缘上均设置所述一号滑动件;所述一号滑动件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上表面上;其中两个相对的边缘上均设有一个所述一号滑动件;另外两个相对的边缘上均设有两个所述一号滑动件;所述一号滑动件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边缘滑动;设有一个所述一号滑动件的边缘上设置所述一号驱动件;所述一号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号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驱动件与所述一号滑动件螺纹连接;设有两个所述一号滑动件的边缘上均设有两个所述二号驱动件;所述二号驱动件对称设置;所述二号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号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二号驱动件与所述一号滑动件螺纹连接;每个所述一号滑动件上均连接所述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靠近所述一号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座、支撑板、转动板和一号连接轴;所述一号滑动件上连接所述夹紧座;所述夹紧座上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夹紧座上连接所述一号连接轴;所述一号连接轴上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转动板一端的上侧固
定连接有一号柔性层;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支撑板一端的下侧固定有二号柔性层;所述二号柔性层设置在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一号连接轴的一侧;所述一号连接板上设置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实现所述转动板的同时转动;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所述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震动后的电路板进行检测。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号弹性件、一号滑动柱、二号滑动件、一号滑动板、一号导柱、二号弹性件、一号转动轴、一号转动件和一号电机;所述夹紧座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连接轴;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有一号安装槽;所述一号安装槽内设置所述一号弹性件;所述一号弹性件为弹性片状材料弯曲制成;所述一号弹性件套在所述一号连接轴外;所述一号弹性件的内端卡在所述一号连接轴上的一号卡槽内;所述一号弹性件的外端卡在所述转动板上的二号卡槽内;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一号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所述一号滑动柱;所述一号滑动柱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板铰接;所述夹紧座上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滑动件;所述二号滑动件水平滑动;所述二号滑动件内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动柱;所述一号滑动柱上下滑动;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所述一号滑动板;所述一号滑动板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一号导柱;所述一号导柱与所述一号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导柱的上端与所述一号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柱外套设所述二号弹性件;所述二号弹性件的下端抵触在所述一号导柱下端的一号固定部上;所述二号弹性件的上端抵触在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一号滑动柱的下端抵触在所述一号滑动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所述一号转动轴和所述一号电机;所述一号转动轴与所述一号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动轴上设置所述一号转动件;所述一号转动件上设有偏心孔;所述一号转动轴从所述偏心孔内穿过;所述一号转动轴与所述一号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动件抵触在所述一号滑动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一号电机与所述一号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一号转动轴之间通过一号传动组件传动。
[0007]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二号滑动板、二号导柱、三号弹性件、二号电机、二号转动件、三号滑动件、五号驱动件、三号转动轴、一号蜗杆和一号蜗轮;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号连接部;所述一号连接部的上方设置所述二号滑动板;所述二号滑动板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二号导柱;所述二号导柱与所述一号连接部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导柱的上端与所述二号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导柱的下部套设所述三号弹性件;所述三号弹性件的下端抵触在所述二号导柱下端的二号固定部上;所述三号弹性件的上端抵触在所述一号连接部的下表面上;所述一号连接部上设有二号转动件;所述二号转动件的两端对称设有二号转动部;所述二号转动部与所述一号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连接部上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机;其中一个所述二号转动部与所述二号电机的转轴之间通过二号传动组件传动;所述二号转动件设置所述二号转动部一端设有一号曲面;所述二号转动件的另一端设有二号滑动槽;所述二号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所述三号滑动件;所述三号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二号转动件滑动;所述三号滑动件的另一端设有三号曲面;所述二号转动件内转动连接所述五号驱动件;所述五号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三号滑动件螺纹连接;所述五号驱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蜗轮;所述二号转动件上转动连接所述三号转动轴;所述三号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蜗杆;所述一号蜗杆与所述一号蜗轮啮合;所述二号滑动板上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板。
[0008]优选的,所述二号滑动板与所述一号连接板之间通过一号连接机构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机构包括二号连接板、四号转动轴、三号电机、四号滑动件、一号导轨和二号螺杆;所
述二号滑动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所述四号转动轴;所述二号滑动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四号转动轴之间通过三号传动组件传动;所述四号转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四号滑动件;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轨;所述一号导轨的下端设有一号滑动槽;所述一号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四号滑动件;所述一号导轨的侧面设置所述二号螺杆;所述二号螺杆与所述一号导轨螺纹连接;所述二号螺杆的端部抵触在所述四号滑动件侧面的避让槽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支撑架(1)、夹紧机构(2)和动力机构(3);所述支撑架(1)上连接所述动力机构(3);所述动力机构(3)上连接所述夹紧机构(2);所述动力机构(3)用于实现电路板的上下震动;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一号连接板(21)、一号滑动件(22)、一号驱动件(23)、二号驱动件(24)、夹紧组件(25)和驱动组件(26);所述支撑架(1)上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板(21);所述一号连接板(21)的四个边缘上均设置所述一号滑动件(22);所述一号滑动件(22)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板(21)的上表面上;其中两个相对的边缘上均设有一个所述一号滑动件(22);另外两个相对的边缘上均设有两个所述一号滑动件(22);所述一号滑动件(22)沿所述一号连接板(21)的边缘滑动;设有一个所述一号滑动件(22)的边缘上设置所述一号驱动件(23);所述一号驱动件(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号连接板(21)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驱动件(23)与所述一号滑动件(22)螺纹连接;设有两个所述一号滑动件(22)的边缘上均设有两个所述二号驱动件(24);所述二号驱动件(24)对称设置;所述二号驱动件(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号连接板(21)转动连接;所述二号驱动件(24)与所述一号滑动件(22)螺纹连接;每个所述一号滑动件(22)上均连接所述夹紧组件(25);所述夹紧组件(25)靠近所述一号连接板(21)的内侧设置;所述夹紧组件(25)包括夹紧座(251)、支撑板(252)、转动板(253)和一号连接轴(254);所述一号滑动件(22)上连接所述夹紧座(251);所述夹紧座(251)上连接所述支撑板(252);所述夹紧座(251)上连接所述一号连接轴(254);所述一号连接轴(254)上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253);所述支撑板(252)靠近所述转动板(253)一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柔性层;所述转动板(253)靠近所述支撑板(252)一端的下侧固定有二号柔性层;所述二号柔性层设置在所述转动板(253)远离所述一号连接轴(254)的一侧;所述一号连接板(21)上设置所述驱动组件(26);所述驱动组件(26)用于实现所述转动板(253)的同时转动;所述支撑架(1)上连接所述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震动后的电路板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6)包括一号弹性件(261)、一号滑动柱(262)、二号滑动件(263)、一号滑动板(264)、一号导柱(265)、二号弹性件(266)、一号转动轴(267)、一号转动件(268)和一号电机(269);所述夹紧座(251)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连接轴(254);所述转动板(253)的一侧设有一号安装槽;所述一号安装槽内设置所述一号弹性件(261);所述一号弹性件(261)为弹性片状材料弯曲制成;所述一号弹性件(261)套在所述一号连接轴(254)外;所述一号弹性件(261)的内端卡在所述一号连接轴(254)上的一号卡槽内;所述一号弹性件(261)的外端卡在所述转动板(253)上的二号卡槽内;所述转动板(253)靠近所述一号连接轴(254)的一端设置所述一号滑动柱(262);所述一号滑动柱(262)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板(253)铰接;所述夹紧座(251)上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滑动件(263);所述二号滑动件(263)水平滑动;所述二号滑动件(263)内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动柱(262);所述一号滑动柱(262)上下滑动;所述一号连接板(21)的上方设置所述一号滑动板(264);所述一号滑动板(264)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一号导柱(265);所述一号导柱(265)与所述一号连接板(21)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导柱(265)的上端与所述一号滑动板(264)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柱(265)外套设所述二号弹性件(266);所述二号弹性件(266)的下端抵触在所述一号导柱(265)下端的一号固定部上;所述二号弹性件(266)的上端抵触在所述一号连接板(21)的下表面上;所述一号滑动柱(262)的下端抵触在所述一号滑动板(264)的上表面上;所述一号连接板(21)的下方设置所述一号转动轴(267)
和所述一号电机(269);所述一号转动轴(267)与所述一号连接板(21)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动轴(267)上设置所述一号转动件(268);所述一号转动件(268)上设有偏心孔;所述一号转动轴(267)从所述偏心孔内穿过;所述一号转动轴(267)与所述一号转动件(268)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动件(268)抵触在所述一号滑动板(264)的下表面上;所述一号电机(269)与所述一号连接板(2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269)的转轴与所述一号转动轴(267)之间通过一号传动组件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板抗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二号滑动板(31)、二号导柱(32)、三号弹性件(33)、二号电机(34)、二号转动件(35)、三号滑动件(36)、五号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实基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